看动画片一坐就是半小时,是孩子有专注力的表现吗?
说起专注力这件事儿,成了很多宝宝的老大难问题。每天从早蹦跶到晚,能安心坐下来的时间,都贡献给了电子设备。很多爸爸妈妈带着这样的疑问,宝宝看动画就能坐得住、表现很专注,怎么一到读绘本就各种走开、走神呢,这算专注力好还是不好呢?
因为看动画受到声光感官刺激,宝宝不需要付出努力,在被动注意的状态下,就能够专注了,这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专注。

真正专注的时刻,思维在不停地积极运转,并能够带着明确的目的性,自发地想要去做事情,这时候是主动注意,真正的专注力。而长期以来被动专注,只会让宝宝的注意力更无法集中。
尤其在宝宝 1 岁左右,负责注意力的大脑额叶区开始飞速发展,这个时候,家长们只要使用一些科学的小方法,通过合理的引导,就能够轻松帮助宝宝化被动注意为主动注意。
不仅可以为宝宝接下来的学前期和学龄期打下一个好的学习基础,还可以规避日后可能出现的考试粗心、写作业拖沓、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丢三落四等现象。

那具体该如何做呢?很多家长都犯了难,其实用对方法,就能带宝宝轻松获得专注力。
比如日常我们在玩的「纸飞机」游戏,就是培养专注力的好方法。让宝宝追视飞机,并爬行去拿取飞机,这短短的几分钟,宝宝注意力高度集中。
每天通过类似形式的,宝宝感兴趣且有趣的专注力培养小游戏,能够轻松引导宝宝注意力主动集中,持续专注。
4 大阶段 5 大生活场景
养成终身专注好习惯

专注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积累过程,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要为宝宝创造培养专注力的条件,让宝宝能够自发进入专注的状态,再通过层层递进的去推动。
课程先通过好玩且宝宝爱玩的小游戏,先帮助注意力无法集中的宝宝,实现聚焦、专心。
再通过注意力持久、分配等培养目标,实现长时间高效专注,最终实现不受外界干扰,让宝宝长时间专注到一件事情上来。

针对生活中宝宝们普遍及高发的问题,例如读绘本无法专心、吃饭三心二意、做运动无法集中注意力等,课程内容都提供了对应解决方案,不知不觉中宝宝吃饭坐得住了,看绘本、收玩具都能安安心心独自来完成。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