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联合舰队的覆灭》——中途岛海战

2020-11-19 16:45 作者:nekor丶  | 我要投稿

笔者:中途岛海战算是我最了解的海战了,但本篇只打算记录该书作者的看法,更多的想法和资料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一)惨败的主要原因

从整个战局进行分析,军事专家们早就对中途岛海战的胜利持怀疑态度,对马里亚纳海战几乎也丧失了信心。事实果然如此,正是这两个规模宏大的航空母舰之间的大决战,使联合舰队的航空兵力丧失殆尽,也使得原寄以极大期望的“大和”、“武藏”的威力化为乌有,更何况还有那所罗门消耗战的溃败....总之,导致战争最后失败的根本原因(此原因日本国民一无所知)无疑与这两个大海战有密切的关系。尽管大本营接连不断地向日本国民发表辉煌战果,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可以说,亡国的主要原因也就在于此。同时,这两个大海战的惨败也决定了联合舰队覆灭的命运。


凡熟悉美日两国国情的评论家们都十分清楚。日本海军只不过是屈从于压力而被迫同意对美作战,一直抱有抵触情绪。日本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大将在昭和16年9月6日的御前会议上(决定和与成之会议)针对对美作战能否取胜一事作了这样的回答: “对美作战看来能坚持2年,2年以后如何,则很难预料。”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于同年10月初也曾对近卫首相说过:对美作战如果只用1年左右的时间,日本是满可以对付一阵子的,但是,1年以后如何,尚无信心。


这一番话充分表达了山本五十六具有知己知彼的战略家的眼光。山本所说的那个“1年左右”的“上半年”在胜利中过去了,决定命运的“后半年”已于昭和17年的5月来到了,那么,山本五十六在这“后半年”里将决定如何行动呢?当时,在朝野都为一时的胜利而昏昏然的时候,远见卓识的山本五十六一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冷静地意识到,奇袭珍珠港时那些没有受到攻击的美航空母舰以及新服役的若干艘战列舰,对他是一个极大的威胁,这一现实如同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他的心头。尤其是山本一贯重视以航空兵力克敌制胜,因而,美国的第一流航空母舰“萨拉托加、“企业”、“约克城”、“大黄蜂” 的存在确实是他的一块心病。因此千方百计歼灭美机动部队,已经成为日本海军的当务之急。



(二)缺乏长期作战信心

————期待对方妥协,急于早期决战

如果海上作战能获得胜利,那么,后面的事情只消由政治家们去处理了。但是,一且出现长期作战的局面,日本是不可能取胜的。即使是势力雄厚的美国,也难以坚持到三、四年之后。这样,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以安协达到和平的可能性。对此一点,永野和山本两位司令官都抱有一线希望。他们两人都曾担任过驻华盛顿的海军武官,对美国人的国民性和战斗意志了如指掌。因此,他们两位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的(而陆军却错误地认为可以说服他们)。


如果日本方面掌握绝对有利的战局,那么,双方达成妥协也许不无可能。这也就是永野和山本对此抱一线希望的原因所在。另外,如果海军只是眼睁睁地坐等敌人恢复元气,东山再起,那将是最大的失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决定在海上寻敌作战即便是个赌注,也是符合战略部署的,舍此将不会有其他良策。


问题是,海上决战的战场应选择何处为宜呢?也就是说,是选择所罗门群岛呢,还是夏威夷群岛的前哨、西部的中途岛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所罗门决战论。其主要内容是,在腊包尔和瓜达尔卡纳尔之间建立日本舰队的根据地,如果从这里向东南进击去切断美澳海上运输线的话,美国决不会置若罔闻,一定会出动舰队进行对抗。也就是说,把美国舰队诱至对日本有利的海域,然后一举将其歼灭。这是对日本海军非常有利的一个决战方案。但是美国如果深匿不出,那么早期决战的计划就会落空。


第二个作战方案是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所极力提倡的中途岛决战。这个方案是针对上述所罗门决战方案而提出的。主要目标是攻陷中途岛,然后占领阿留申群岛。对于关岛、威克岛,美国也许可以暂时忍耐一下。然而,对于日本向中途岛进攻,美国必将无法容忍。再说,如果日本的进方锋芒越过了180度线,恐怕美国国民也是不会答应的。这样。美国海军就会在国内民众的愤慨情绪中发起进攻。换言之,这个方案是强行把美国拉向战场,与所罗门决战方案相比较,成功的希望较大。


但是,中途岛作战方案的危险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再说,即使能够占领中途岛,但今后能否坚守住,也是一个疑问。因为,从濑户内海到中途岛之间的距离是从珍珠港到中途岛之间距离的2.5倍。假若日本一旦占领该岛,那么,给这个孤岛的守卫部队补充给养虽说并不是不可能,但肯定是相当困难的。如果美军使用飞机或舰炮进攻该岛,岛上的守卫部队必将孤立无援而陷入迅速崩溃的境地,中途岛就有可能被美军重新夺回。总之,中途岛决战是一个相当冒险的方案。


另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中途岛决战固然有利可图,但这毕竟是一次佯攻作战方案,决战的主要目标应该放在歼灭敌航空母舰这一点上。 然而,这要比奇袭珍珠港困难得多。就航空母舰作战以及空战战术而言,美国都是世界第一流的,只有歼灭美航空母舰才能达到中途岛决战的战略目标。所以,必须通过占领中途岛把美海军吸引过来,然后全力以赴地将美舰队歼灭。


关于中途岛作战方案,还有一点值得忧虑的,那就是日本机动部队此时已经相当疲劳。南云部队从珍珠港凯旋返回后,又迅即南下作战,征尘仆仆地刚刚返回日本,又要即刻出征。而那些身经百战的飞机驾驶员差不多有一半转向了陆地,当上了飞行教官,从事训练飞行员的工作。鉴于上述情况,如果舰队在两、三个月以后稍事休整,待锐气恢复之后再重新出击,方为上策(草鹿参谋长提出了这一意见)。或者,至少也要有四、五十天的时间来重新整顿武器装备和鼓舞将士斗志。然而,从中途岛作战的详细计划来看,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三)美军早已获悉情报

那是昭和17年5月5日发生的事情。当时,根据“陆海军中央协议”,发布了如下作战命令(即《大本营海军部第十八号命令》) :攻陷中途岛, 封锁从夏威夷方面向我水士发动进改的政机动部队,同时,歼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舰队。


另外,根据协议,海军的作战要点如下:“海军以联合舰队主力支援攻略部队作战,并于登陆前使用航空母舰的舰载机空袭中途岛,空袭的主要目标是敌驻岛航空兵。”从上述的命令来看,很明显,占领中途岛是首要目的。当然,山本大将的内心深处还有他的最终目的,那就是以中途岛决战为诱饵把美国舰队引向这方面来。所以,只要是同这作战有关的行动,都要以先占领中途岛为目的,第二位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歼灭敌机动部队,二是把日本本土的防御圈推进数百海里,以便防止敌空袭日本本土城市。


进攻中途岛定于6月7日(东京时间),这是在战役开始前的一个月决定的。后来,实战证明这一攻击存在许多问题,但在当时,日本方面还是相当自信,并作了战斗编队,以为这次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


陆军一个大队,海军陆战队2800名士兵分乘16艘运输船出击(此外,还有工程兵2500人)。

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乘坐旗舰“大和”指挥全军,队编制情况是:

第一,航空母舰部队(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拥有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飞龙”,战列舰“榛名”、“雾岛”,重型巡洋舰“利根”、“筑摩”,轻型巡洋舰“长良”,驱逐舰16艘。①

第二,主力部队(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拥有战列舰“大和”、“陆奥”、“长门”、“伊势”、“日向”、"扶桑”、“山城”,载雷轻巡洋舰“北上”、“大井”,轻巡洋舰“川内”,轻型航空母舰“凤翔”,潜水母舰“千代田”、“日进”,驱逐舰12艘。

第三,中途岛攻略部队(近藤信竹海军中将),拥有战列舰“金刚”、‘比睿”,航空母舰“瑞凤”,重型巡洋舰“爱宕”、“鸟海”、“铃谷”、“熊野”、“最上”、三隈”、“妙高”、“羽黑”,轻型巡洋舰“那珂”、“神通',驱逐舰28艘,轻型航空母舰“千岁”、“神川丸”,运输船16艘。

第四,阿留申部队(细萱成子郎海军中将),拥有重巡洋舰“那智”、‘高雄”、“摩耶”,轻型航空母舰“龙骧”、“隼鹰”,轻型巡洋舰“木曾”、“阿武隈”、“多摩”,驱逐舰13艘。


除了向阿图岛和基斯卡岛出击的阿留申部队的17只战舰,其余80只的主攻方向都是中途岛。

5月27日和29日,航空母舰部队和主力部队分别从广岛湾起航。然而, 在联合舰队主力从柱岛锚地向丰后海峡进发途中,舰队被1艘美潜艇发现了。当继续向前行驶时,又发现了1艘美国潜艇。更加令人不安的是,30日这一天,攻略部队发现在它的前方有美潜艇向中途岛拍发冗长的紧急电报的迹象。接着,在途经威克岛的航路上又发现了美潜艇4艘。综合起来看,总计约有12艘乃至16艘潜艇从日本本土至中途岛形成1个侦查网,向中途岛不断传送情报。


然而,当时联合舰队完全沉醉在自己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无敌舰队的幻觉中,认为出现几艘敌潜艇“算不了什么!”仍旧按既定航线继续前进。当时,美潜艇奉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不实施攻击,只是收集、报告日本舰队运行的情报。


实际上,并不仅仅如此。大约在3个星期以前,美太平洋舰队就已获悉了日本的中途岛作战方案,舰队司令尼米兹已经命令弗菜彻的机动部队火速从珊瑚海海城返回,以加强中途岛的战备。可以说,美国为迎接这一战役的到来,早巳加紧布署,正严阵以待。


(四)日军骄横,掉以轻心

那么,中途岛之战的结果如何呢

战斗中,南云海军中将的机动部队单枪匹马孤军作战,最后导致惨败。山本大将的主力部队一炮未发,机动部队溃不成军的消息后,不得巳只好忍痛收员,向濑户内海退去。近藤海军中将的中途岛攻略部队也退。其结局就好象上帝故意捉养日本似的。


中途岛海战的作战概要大体如下:


5月27日,南云的机动部队首先踏上征途,满怀信心场向中途岛进发。途中于6月2日遇到前所未见的海上浓雾,因而,舰队只得排成一列纵队行进,并在每一艘舰的尾部瓶上浮标,利用浮标扬起的浪花作目标,在浓雾中摸索前进。可是,由于雾气越来越大,这种方法也无济于事了。至于鸣笛、探照灯信号等更是丝毫不起作用。预计浓雾在一两日内即可消失,在大雾消失之前舰队可以缓行待机,但是,如果这样,那就无法在6月7日这一规定的日 期发动攻势,不得已,南云终于决定用无线电进行舰与舰之间的联系。


当时,南云认为,如果用长波进行舰队之间的联系,恐怕远方的敌人是不会截收到的。而恰恰是这“恐怕"二字,使南云舰队丧失了它的隐蔽性。哪里知道,这种舰与舰之间的无线电联系竟连600海里之外的“大和”战舰也收到了。毫无疑问,它对正在搜索日本海军情报的美国海军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恩赐。(实际上美军没收到这个消息)


事出所料,第二天,海面雾开云散,竟是一个万里无云的好天气。自称是世界上第一流的航空母舰、曾在奇袭珍珠港战斗中威震四海的“赤城”、“加贺”、“苍龙”、“飞龙“4艘航空母舰按预定计划,向右方转向疾驶。6月4日下3时,日舰在近处截收到美侦察机的无线电波。“利根”号派出的侦察机、晚1时半,“赤城”号母舰的观察员也都先后发现了敌机,日机动部队立即派出战斗机,但没有搜索到美机。


激战的时刻就要来临了,离空袭中途岛只有两三个小时了。原订6月7日为登陆日,但为了击溃中途岛防御部队的抵抗势力,日军决定提前2天发动攻击,因而把进攻日期定为6月5日(此指东京时间,中途岛时间为6月4日一译校者)。日军把战役成功的希望寄托在这黎明前的进攻上。在出击的前夕,机动部队司令官南云海军中将对敌情的判断,无论是作为一个需借鉴的经验,还是作为一一个应该批判的对象,都有必要告诉日木国民。南云海军中将对敌情的判断由下列7项组成:


“敌人缺乏战斗意志,敌舰队大概会在我中途岛收略作战开始后出来应战。


判断美海军缺乏作战意志,显然是盲目自信,相反,美海军却一方面加紧为战争作着充分的准备,时刻准备给予前来进犯的日本海军以决定性的打出。这恐怕是导致日本个战失败的一大原因。战况判断的第四项(第二、三两项从酪)更显得乐观可笑:“敌人尚未察觉我军计划”事实上美海军已经非常清楚地探知了日本机动部队的企图并做好了反击准备。


战况判断报告第五项更具危险性:“没有迹象表明空母舰在中途岛附近海面。”日本机动那队间令官南分公中的这种判断是建立在盲目推利之上的,是没有任何根物助物象。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日本舰队事先根本楼的您出侦察机去搜索美航空母舰的行踪。直到进攻中途岛的起飞之际才派出侦察机,并且是抱着敌航空母舰不可能前来装击的想法去执行任务的。没有进行认真细致的侦察,规身致这次海战失败的直接原因。


对战况判断的第六项是,登陆作战之后“如果敌机动部队敢来反击,我们可以转过头来迎击并有可能将其开灭。”


战况判断的第七项是,“若敌基地空军敢来袭击,我截击机和对空炮火能够将其全歼。”


大本营对战况的判断也是过于乐观的。例如,大本营判断中途岛的美军守备部队兵力不过750人,而实际上却是5000人,陆基航空部队约有飞机60架,加上刚刚增援的最多不会超过220架,而实际上却是285架。由于错误地判断美守备部队为750名,所以,大本营只派遣了一木支队的2800名士兵出击登陆。2800名士兵与5000名相拼杀,难免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五)将士骄傲自满. 

6月5日凌展1时30分(日出时间为东京时间2时田),南云部队到达中途岛西北230海里的水域。1时45分, 空袭中途岛的战斗开始了,只见第一攻击波的战斗机36架、水平轰炸机36架、俯冲轰炸机36架,总计108架飞机, 在友永大尉的指挥下,气势威武、有条不紊地冲向黎明前充满朵朵白云的海空,向中途岛扑去。日机驾驶员都是奇袭珍珠港的勇士,虽然计划实行的是“强攻”方案,但个个都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机群腾空后不久,在友永机队的上空就出现了数架美PBY“卡塔林纳”式水上飞机,它们尾随在友永机队上空,在距离中途岛30海里处,突然投下巨大的照明弹——这是给中途岛上的美机发出的起飞信号。于是,美战斗机立即出击迎战,其余的全部飞到空中避难。


在日机群到达中途岛之前,从浚晨3时45分到4时10分,双方进行了25分钟的激烈空战,空战打乱了日机群空力中途岛的作战计划。然而,连美国方面也不得不承认。中的日本“零”式战斗机的性能和飞行员的技术远超美“格拉曼”式战斗机之上。这次空战,日方仅仅损失飞所2架,而美国却损失了40余架。确实显示了日本飞行员的高超技术。


空战的成功,打开了轰炸中途岛的通道。当日机飞抵中途岛上空时,只见机场上空空如也,没有一架美机!美地面部队也全部进入防空壕,唯一能够看到的只不过是砂地、机场和一些临时木板房。第一攻击波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于是,永友发出了“请求进行第二次攻击”的电报,随即率机踏上了归途。空袭收效甚微的原因就在于美军早就作好了充分的迎击准备,这不是作战技术造成的,而是作战指挥官们思想麻痹造成的结果。


如前所述,南云海军中将错误的判断是:“没有迹象表明敌航空母舰在中途岛附近海面。”即便如此,为保证万无一失, 他仍然派出了一批侦察机。作为一位深谋远虑的司令官,他理应再派出第二批乃至第三批侦察机,可是他没有这样做,其原因,一是对协助作战的增援部队寄以希望,但主要还是临战前疏忽大意,结果使极为重要的战前侦察搜索徒具形式。


原来,在进攻中途岛的日机群出发的同时,南云海军中‘将就向东北方向海面派出了5路、向西南方向海面派出了2路侦察机成扇面进行搜索侦察。它们是:“利根”"筑摩"2艘重巡洋舰上的零式水上侦察机各2架(搜索距离300海里,左侧向60海里),“榛名”上的九五式水上侦察机1架(出航距离150海里,左侧向40海里)派往东北方向。航空“赤城”、“ 加贺”上的攻击机各1架,派往西南方向。“利根”、“筑摩”的水上侦察机在关键时刻因弹射器发生故障,比预定的出发时间晚了30分钟。这是一个严重的非同寻常的失误。“筑摩" 的六号机在搜索途中由于气候恶劣,不得不于3时35分返航。这一系列现象表明,日军的战前侦察是相当马虎草率的。相反,美军的3架水上侦察机于凌展2时30分就发现了日本的航空母舰,并把日本航空母舰的动向迅速电告美机动部队。很明显,美国获取了先发制人的重要情报。


南云长官并不是海战的外行,再说,草鹿和源田参谋也都是极其精明的海战专家,所以,他们在派出向中途岛进攻的第一攻击波和第一批侦察机之后, 立即布置了第二攻击波以对付有可能出现的敌航空母舰,其兵力除了由36架战斗机组成的空中巡逻队之外,还准备了36架99式俯冲轰炸机,36架97式鱼雷轰炸机,静侯侦察机的情报。这确实是一个万全之策,如果“利根”、“筑摩”的侦察机按时出发的话,那么最迟到清晨5时,这些智勇双全的侦察先锋(分别由久经战场的板谷、江草、村田等指挥),就一定能发现美特混舰队,结果,误时30分,造成千古恨。


如果南云长官进行第二次侦察搜索,譬如说,在派出第一批侦查机之后,隔30分钟乃至1小时再派出第二批补充搜索(这是进行严格搜索的常规) 恐怕在清晨3时30分左右就会首先发现美国的一支特混舰队(航空母舰约克城,巡详靓5艘,驱逐舰5艘)。“利根”第一次发现特混舰队是在它返航的途中,并立即向南整机令官发回了第一号报告。接着,又于5时25分发回了判明美舰队中拥有航空母舰的报告。也就是说,日本失去了命运攸关的宝贵的2小时,这失误最终导致了日本失去了4艘大型航空母观。


至于舰队作战情况,我相信各位看官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换弹的原因,以及大量截击机都去捕捉美军鱼雷机,美军舰载机轻松的就让赤城加贺苍龙瞬间报废。飞龙孤军奋战连续两次对约克城发起复仇终于换掉了对方,最后也与世长辞。


除四艘航空母舰,日方还损失322架飞机,而美军仅仅损失172架,和哈曼号驱逐舰而已。


至于战果报道,美日双方完全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美国当然是大幅度的宣传了自己的胜利,而日本海军则轻描淡写的汇报了自己所击沉的战果,完全不对国民汇报自己失败的真相。甚至还把大量参与中途岛的将领和士兵与世隔绝,让他们在海军学校和任务之间两点一线,一直隐瞒至战争结束。













《联合舰队的覆灭》——中途岛海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