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他本是楚国一介平民,却因老鼠领悟出人生哲学,终成秦国构建者!

2023-03-31 13:43 作者:木子的历史  | 我要投稿

公元前208年,秦朝一代名相李斯,被秦二世判处腰斩之刑,同时被夷三族(即父族、母族和妻族)。

曾经为大秦帝国立下如此之多卓越功勋的名相,如今落得这般凄凉下场,实在是令人千古惋惜!

李斯死后,赵高升任秦朝中丞相,从此独揽大权,朝堂内政外交大小事务皆由赵高一人决定。此后,大秦帝国再无力挽狂澜之人,自此在灭亡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李斯英明一世,在秦始皇时期可谓是功不可没,但是,为何如此精明的一个人,最后却惨遭赵高“毒手”?那么,李斯在历史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是如何一步步实现阶级跨越的?想要弄明白这些问题,咱们还得从李斯的发迹史谈起。

01 碌碌无为中领悟出的“老鼠哲学”

李斯的前半生默默无闻,史书上记载寥寥。但是,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草根,其实在前半生就已经显露出诸多的不同寻常。

李斯具体出生于哪一年,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根据史料推测,李斯大概出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80年的样子,大约比秦始皇大了21岁左右。


李斯的故乡是楚国北部的上蔡县(今河南驻马店),而他的社会阶层,仅仅是一介平民而已。

平民出生的李斯,长大成人之后,在上蔡郡的官府里谋得了一份差事,成为了一名“郡小吏”。

如今,人们经常把“官吏”并称,但其实,在古代,“官”和“吏”天差地别。官是上等人,吏是下等人;当官的前途光明,随时可以高升,至于小吏则没有任何实权,升迁基本无望,只能听命于当官的,然后将当官的吩咐的事情落实下去。


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李斯就相当于一个基层公务员,虽然说在单位需要随时听从领导的吩咐,但放在社会层面来说,那也算是个“铁饭碗”,很多普通人求之不得。

一个普通人捧着这么一个“铁饭碗”,大概率会非常满足,从此安安分分了此残生。然而,李斯虽然只是一介布衣出身,但却志向远大,且有足够多的聪明才智,可以让他攀爬到更高的位置。

只不过,在一个人尚未得志之时,这些所谓的聪明才智,将会成为自己最大的郁闷根源。打个比方,你本来有马云那样的创业才能,最后却让你在单位做一个憋屈的基层公务员,随时听命于领导安排,你能不郁闷吗?


时光飞逝,转眼间李斯已经二十多岁了,李斯时常问自己:难道这辈子真的就这样了吗?就这样终日碌碌无为,了此残生吗?这些时常蹦出来的念头,让暂时无法改变现状李斯感到无比焦虑和郁闷。

在那个七雄并峙,诸侯争霸的战国年代,有太多太多布衣庶民平步青云的传奇故事,比如苏秦、范雎等等。李斯经常问自己:他们都能做到,我为何不行呢?

直到有一天,李斯在单位的茅房里偶然瞧见几只老鼠,他毫无波澜的人生,才终于掀起了一丝涟漪。


据《史记》记载,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午后,李斯在茅厕里看到几只老鼠,一个个身形瘦小,烂皮包骨,听到狗吠声,见到人进来,即便只是在茅厕里舔食粪便,却也被吓得四处逃窜,似乎它们的生命从一开始就是见不得光的。

几日后,李斯又在粮仓里看见另外几只老鼠,个个硕大肥胖,躲在谷堆里,吭哧吭哧啃着粟米,看到人进来了,听到外面的响动声,依然大快朵颐,毫不畏惧,甚至还会贼眉鼠眼盯着你,似乎在告诉你“我才是这粮仓的主人”。

自此之后,李斯感慨不已:明明同样是老鼠,差别竟然如此之大。


当然,李斯从老鼠身上看到的不单单是“厕中鼠”和“仓中鼠”的差别,他看到的是人类的处境。明明都是老鼠,生存境遇却天差地别,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自此之后,李斯领悟出了一条“老鼠哲学: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一生过得好与坏,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他的“所自处”。出身、环境、生活阶层等外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

相同的特质,不同的环境里,一方可以平步青云,另一方却只能在地狱里苦苦挣扎。


然而,世道如此,有人生来食不果腹,有人生来地位显赫,这些都是人所无法改变的因素。而李斯接下来所面对的问题就是,在这样残酷的境遇里,是乖乖认命?还是做出改变,勇敢和命运拼搏?

最终,李斯选择了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要做的是饱食无忧的仓中鼠,而不是一辈子躲在阴暗处,食不果腹的厕中鼠。

自此,从出生起就输在起跑线上的李斯,将“老鼠哲学”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迈出了改变人生命运的第一步。


02 基层草根的“逆袭人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斯很清楚,想要升级成为衣食无忧,被人敬重的“仓中鼠”,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个人能力。

因此,李斯首先辞去了老家的“铁饭碗”工作,而后,来到楚国兰陵(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投奔当代圣人荀子,继而学习“帝王之术”。

在兰陵的几年里,李斯刻苦努力,习得了不少真才实学。并且,在与荀子、韩非的思想碰撞中,李斯逐渐成为了一名法家学说的信徒,从此将法家思想贯彻一生。


成为饱学之士后,李斯早已不是几年前那个看到“厕中鼠”后就会自哀自怜的小吏,此刻的他底气十足,信心满满,他即将以能够使他飞黄腾达的“帝王之术”敲开秦国王宫的大门。

在李斯看来,自己的故乡楚国,曾经虽然也是一方强国,但是如今朝堂内部阶级固化严重,接连几代君王昏庸无道,任用奸佞,基本已无翻盘可能性,其他五国,亦是如此,即便去了,也只能做一个中下层的小吏。

因此,唯有秦国,才有可能让自己成为理想中的“仓中鼠”,让自己所学的“帝王之术”充分施展出来。可以说,李斯的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他的一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李斯马不停蹄来到秦国都城咸阳后,正好是秦国政权交替之际。此时,秦庄襄王嬴异人刚好去世,时年十三岁的公子嬴政登上秦国君王的宝座。

然而,嬴政尚且年幼,无法亲政,只能尊相邦吕不韦为“仲父”,此后数年,皆由相邦吕不韦和太后赵姬把持国政。

李斯非常清楚,在嬴政成年亲政以前,秦国的当家主人只可能是当下权倾朝野的吕不韦。因而,来到秦国之后,他首先敲响了相国府的大门。


李斯虽然出身卑微,但要论聪明才智绝对不输任何人,而且,当时吕不韦正好在招贤纳士、网罗贤才,而李斯则凭借着自己师出荀子门下的光环,成为了吕相三千门客中的一员。

李斯进入秦国后的第一个身份是“舍人”,当时的“舍人”并非正式官职,只能算是主人的杂役、侍从或者亲信,具体干什么因人而异,总之,身份依然很卑微。

不过,在吕不韦的三千门客中,李斯显得十分鹤立鸡群,很快就得到了吕不韦的赏识。


后来,吕不韦认为李斯这样的人才,让他留在相国府做一个小小的舍人,实属屈才,于是就询问李斯,有没有自己意向的官职,由他来引荐。

李斯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就告诉吕不韦,自己目前对秦国无尺寸之功,做什么官职不重要,只要能离秦王嬴政近一点就可以了。

就这样,在吕不韦的引荐之下,李斯获得了在秦国的第一份正式工作:郎官

按照秦国当时的格局来看,吕不韦才是那个执掌大权的人,而赢政无疑就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君主,那么,李斯为何还要把宝押在嬴政这个空架子身上呢?


前面说过,李斯的目标是成为“仓中鼠”,成为可以掌管自己命运的人。

而当时吕不韦、赵姬这边的基本盘大体已经成型,他们背后的旧官僚、大家族,基本都是希望秦国走回头路,让阶层固化,从而稳定属于自己的既得利益。

在这样的集团里发展,就如同当初在老家当公务员一样,不管怎么努力,基本都没有出头之日。

但是,选择嬴政就不同了,此刻的嬴政地位虽然很尴尬,但是他急需向李斯这样的新兴势力加入,以此来平衡吕不韦身后的那些既得利益阶层。

因此,在李斯看来,加入嬴政一派,虽然可能会输,但如果赢了,自己的目标很快就能实现。然而,加入吕不韦一派,那就是永无出头之日。

经过此次人事调动,李斯的身份地位虽然并无多大改变,但是对他而言意义非凡:首先,李斯算是成为了秦国正式的在编人员,其次,郎官相当于君王的侍从,离秦王嬴政非常近,这一点对他以后的发展来说无比重要。

李斯成为郎官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躲在暗处观察秦王赢政,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引起赢政的注意,此时此刻,李斯研习多年的“帝王之术”终于派上用场了。


03 君臣二人的风云际会

在一个看似普通的午后,秦王嬴政正在内殿批阅奏章,李斯眼看四下无人,于是鼓足全部勇气,来到嬴政面前,将自己准备许久的游说词一一说来。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

“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

“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


李斯大体就是告诉嬴政,必须抓住时机,消灭六国诸侯、实现天下一统,同时还要时刻防范六国合纵联盟做大做强。

李斯的想法无疑与嬴政不谋而合,此番游说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李斯也算是为自己接下来的发展打下了一个漂亮的开头。

首次游说之后,嬴政便任命李斯为长史,这个职位相当于秘书长的角色,专门负责顾问参谋。从郎官到长史,李斯的仕途实现了第一次阶级跨越。


接下来,赢政采取了李斯提出的针对六国的离间计策。他首先从国库中拨出黄金万两,由李斯负责间谍行动的具体策划执行,然后,安排秦国出色的“间谍”们,带着大量黄金潜入东方六国,主要目的就是行贿敌国大臣,刺探情报,分裂离间,如遇顽固不化的人,直接暗杀即可。

根据史料记载,秦国此次的间谍行动收买了很多六国高层贵族,其中,还包括赵国的丞相郭开,以及齐国的丞相后胜。

丞相这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都能被秦国给收买了,可想而知,此次间谍活动难度之大,成果之丰。


也正是因为六国大部分高层皆被秦国收买,后来,秦始皇击败六国,统一天下的难度才被大大降低了。

而作为此次行动背后的实际负责人,李斯可谓是功不可没,可以说,光是这一件事,就足以让李斯在秦国名垂千史了。

之后,李斯彻底得到了嬴政的青睐,并且再次实现阶级跨越,从长史升为了客卿。在当时,客卿属于大臣级别的顾问,每次秦王遇到重大决策皆会向客卿寻求意见。


在秦国,张仪、范雎、蔡泽等他国人才皆担任过客卿一职,可以说,客卿就是那些从外国来到秦国发展的人才实现跃升相国的跳板。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李斯升为客卿之后,还未来得及大展身手,秦国就接连发生了好几起政治风波,李斯又是如何在这滚滚浪潮中,与秦始皇共同构建秦朝宏图伟业的呢?(关于李斯的后半生,敬请期待下期)

他本是楚国一介平民,却因老鼠领悟出人生哲学,终成秦国构建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