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志裴注讲解8

2023-09-24 08:57 作者:丞相武乡侯  | 我要投稿

《献帝春秋》:袁绍叛卒诣公云:"田丰使绍早袭许,若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公乃解绣围。

周寿昌:叛卒此言,虽以败绍谋而启操心,操卒以此策定天下,是亦天之所启也

袁绍的士兵告诉曹操:“田丰劝袁绍袭击许都,如果他假借天子名义,号令诸侯,四海就会平定。”曹操害怕袁绍会袭击,就撤掉了对张绣的包围圈。

周寿昌对此分析道,袁绍这位士兵的话,无意间开启了一个潘多拉魔盒,让曹操意识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巨大价值,最后篡夺了汉室。

《魏书》: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公曰:"当今天下土崩瓦解,雄豪并起,辅相君长,人怀怏怏,各有自为之心,此上下相疑之秋也,虽以无嫌待之,犹惧未信;如有所除,则谁不自危?且夫起布衣,在尘垢之间,为庸人之所陵陷,可胜怨乎!高祖赦雍齿之雠而群情以安,如何忘之?"绍以为公外讬公义,内实离异,深怀怨望

裴松之:杨彪亦曾为魏武所困,几至于死,孔融竟不免于诛灭,岂所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哉!非知之难,其在行之,信矣

袁绍曾经和杨彪、孔融产生矛盾,就希望曹操找个借口,把他们杀了,曹操不同意,说:“天下土崩瓦解的时候,更应该用人不疑,如果都像你这样行事,谁不会感到紧张呢?你难道忘了汉高祖最后是如何对待仇人雍齿了吗?”袁绍一听这话,觉得曹操很虚伪,就对曹操失望了。

裴松之察觉了后来的事情,曹操差点害死了杨彪,直接杀掉了孔融,他相信了说到做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魏氏春秋》:答诸将曰:"刘备,人杰也,将生忧寡人。"

裴松之:史之记言,既多润色,故前载所述有非实者矣,后之作者又生意改之,于失实也,不亦弥远乎!凡孙盛制书,多用左氏以易旧文,如此者非一。嗟乎,后之学者将何取信哉?且魏武方以天下励志,而用夫差分死之言,尤非其类

曹操曾经对将领说,“刘备是人中豪杰,他会让我心怀疑虑。”裴松之对孙盛这段记录持否定态度,认为孙盛把吴王夫差临死前说的话套到这时的曹操身上不合适,这是孙盛记录历史的一个失误。

《曹瞒传》: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远,卿来,吾事济矣!"既入坐,谓公曰:"袁氏军盛,何以待之?今有几粮乎?"公曰:"尚可支一岁。"攸曰:"无是,更言之!"又曰:"可支半岁。"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公曰:"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为之柰何?"攸曰:"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公大喜,乃举精锐步骑,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夜从间道出,人抱束薪,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曹操钞略后军,遣兵以益备。"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既至,围屯,大放火,营中惊乱。大破之,尽燔其粮谷宝货,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未死,杀士卒千馀人,皆取鼻,牛马割唇舌,以示绍军。将士皆怛惧。时有夜得仲简,将以诣麾下,公谓曰:"何为如是?"仲简曰:"胜负自天,何用为问乎!"公意欲不杀。许攸曰:"明旦鉴于镜,此益不忘人。"乃杀之。

概括一下,曹操得知老朋友许攸到来,高兴得忘记穿鞋。许攸向曹操献计,袭击乌巢,曹操采纳了这条建议。之后曹操拿下了乌巢,生擒淳于琼(字仲简),震慑整个袁绍大军。曹操本想收淳于琼,但许攸从中劝说,曹操放弃了这个想法,杀了淳于琼。



三国志裴注讲解8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