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值得去的地方1
2021年8月28日 周六 小雨转晴
卢沟桥,宛平城可能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地方。来了北京这些年,今天是第一次去。
宛平城是四四方方的一座城,因为原来是军营,是卫城,所以形制结构较为简单。不像一般县城有四个门,宛平城只有东西两门,东门顺治门,西门威严门。



宛平城现如今仍然是有居民居住生活的地方,并没有完全变成一个景区。有小超市,小饭馆,有人拎着买的菜回来,有跨栏儿背心卷成比基尼的北京大爷,还有一口地道的老北京腔儿在墙根儿聊天的老太太。
宛平城最吸引我去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抗战纪念馆建在这个地方就对了。进馆还出了个小插曲。进馆前,在路边啃烧饼的时候,顺便看了一下路边立着的 入馆须知,有一条是不允许穿拖鞋进入。我倒是没穿拖鞋,但是早上出门的时候在下雨,就穿了洞洞鞋,踩雨专用,不知道算不算拖鞋一类。排队安检的时候,果然保安说,“女士,请把鞋穿好。”啊,咋穿好啊。“把带子放下来”。 哦,这个我还可以做到,不让进就白来了。

一进馆,大厅内正面墙上把1937到1945年,每一年的关键事件列了出来,另一面墙上是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新四军军歌,八路军军歌。看着八年大事记,心中已经开始翻起波澜。中学学历史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对国家民族层面的悲愤。后来看过一些书,那些家庭和个人的生死沉浮,是对战争年代个人命运的唏嘘。生死旦夕之间,活着,哪怕屈辱的活下来都是奢侈的愿望。



展馆不小,对抗战每个阶段都有详细介绍。不过,说起震撼程度,还是腾冲那个抗战纪念馆更有冲击力。可能是因为展品更丰富,更“吓人”。
每个展厅我都仔细看了,除了日军恶行那一部分,不忍再看那些照片,不敢想象人可以对同类做出那样的戕害。
但是我仔仔细细看了东京审判里那十四个甲级战犯的介绍,仔仔细细看了每一张照片。没有全部判死刑,便宜他们了。
还有一个我感兴趣的地方,就是抗战受降仪式。打了八年,死伤那么多中国人,结果还不是冈村宁次向何应钦呈交的投降书,而是他的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作为投降代表的冈村宁次都没有呈缴象征武器的佩刀。给他们留这面子干什么。
另外,在一众黑白照片中,有一张年轻英俊的脸,太耀眼了,一下子被吸引。搜了一下,熊大缜,清华学霸,放弃留学机会参加八路军,领导研制烈性炸药,地雷和无线电设备。张艺兴在电视剧里扮演过他。网上看了生平介绍更难过了,离开时才26岁。

纪念馆对面是个小广场,有小孩子在那嬉笑玩耍。想起在长沙烈士公园和朋友的对话。公园里热热闹闹的,跳广场舞的,唱歌练乐器的。朋友说,如果这下面真的埋着烈士的话,他们会不会嫌太吵了呀。我说,如果下面真的有的话,他们听到上面歌舞升平,应该很欣慰吧,这不就是他们期望看到的日子么。


卢沟桥和宛平城只隔着一条马路,从威严门出来就是卢沟桥。卢沟桥收20元门票。我觉得这种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可以大气一点,应该放开让大家来瞻仰。

桥的两端是华表和碑,碑文是乾隆 康熙的御笔。卢沟桥也是个见证了沧海桑田的所在。
卢沟桥的狮子确实姿态各异,没有重样儿的。桥头的介绍说有五百多个,网上也有说四百几十个的。有的狮子那么胖,应该是怀孕的狮子吧。


桥上中间留了一段原来的桥面,以供缅怀纪念。老桥面都是大块石头做的,坑坑洼洼。

今年早上虽然下雨,后来雨停,太阳大好,带着孩子来玩的人不少。本来我一直在脑海里想象日本鬼子和中国军人在这里怎么开火,交战。人们怎么慌乱离京。但是周围的氛围,完全是换了人间。站在那,好像感受到两个时空里的情绪。
临走之前,到晓月湖岸边,看了一眼卢沟桥的全貌。有一座现代化的新桥,远看和卢沟桥垂直着,不停的有车辆在上面呼啸而过。早上小雨过后,中午放晴的天格外清朗。
换了人间。


最后希望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