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展JK女生事件,其实还牵扯出互联网的“低俗产业链”

7月的艳阳是火辣辣的,也常常让人心生出踏出家门口的惧怕,毕竟没有人会去享受烈日当空汗如雨下的那种煎熬和邋遢。
这不只是健康和卫生问题,这更是一种似乎源自于基因深层的本能抗拒,而每年这个时候家里空调都总得24小时开足马力,方才可以浇灭各位阿宅们那颗焦躁且烦闷的心---

但2020年的夏天不一样,即便你足不出户,也即便你将空调调到绝对零度,但似乎也难以阻挡互联网上一次比一次火辣的与二次元相关的资讯轰炸。
我说的就是接连发生在广州漫展和上海漫展的“JK女生”事件,此两事均被推上了热搜前列,而如今也分别获得了数亿阅读量的累积。
虽然已经过去近10天时间,但它们的热度似乎仍未消弭,还依旧被不少二次元喜好者们反复调侃,或者说争执不停---


01.争执不休的JK女生事件
有关JK女生事件的争执主要集中在上海漫展(广州漫展的女生已经被实锤目的不纯了),这是一位自称有外国学历的妙龄小姐姐,而她的穿着也似乎从外到内都匹配着JK文化的要求,没有过分的暴露,安全裤也配备齐全。
并且在事后观其强硬的诉之于法律和警察来维护自身名声度的行为,似乎一夜之间互联网的大半人士都站到了JK女生这边,为她的“穿衣自由”点上大大的赞,也给污蔑和盗拍者予以严厉的批判---

不过“主流群众”的认同似乎也和某些“权威声音”发生了冲突,就比方说在7月27日晚上,作为一家在国内享有权威地位的“中国青年报”居然在自家微博对其做出了这样一番谴责---
“JK制服‘辣眼’出圈:雅观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自此,关于上海漫展JK女生事件的争执正式走向两极分化,一边是大举包容旗帜认为反对者只是思想守旧,而另一边则是厉声批判她在大庭广众面前的污浊不堪。
我不知道你们如何看待,但我想说的是,所谓的“火辣辣”,其实漫展JK女生事件本身也只是其中一部分,真正能刺痛我眼睛的还得属微博所衍生出来的这条“低俗产业链”。
02.不蹭热度的“片商”,不是一个及格的卖片人
对于长久浸泡在互联网资讯环境的大伙来说,相信各位也都清楚“营销”二字的内涵所在。
较真来说,营销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商品推销出去,而推销的第一步当属商品的“曝光”,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人了解商品的存在以及商品的质量情况。
怎样做才好?
挥霍金钱去购买广告位当然是方法之一,但真正具备性价比以及能够精准的匹配用户群体的方式,就绝非“蹭热度”莫属---

好了,事情又回到前文所述的“漫展JK女生事件”了。
就当这两件事情接连发生之后,我们居然看到微博涌现出了这样一大批名字非常简单粗暴的账号---
“广州漫JK漫展XXX视频事件68”
“广州漫JK漫展XXX事件视频3”
“广州漫JK漫展事件视频漫展XXX”

不难看到,上述账号均为“套娃”,也似乎没有任何逻辑上的合理性,纯属关键词的堆砌,而用一句SEO圈内术语来形容:这不完全是给用户看的,而是用来“欺骗”搜索引擎的!
而他们的目的也非常简单粗暴,尽可能的出现在漫展JK事件的前排位置,且通过极具暧昧内涵的“简介:主页自取”来诱导用户关注,以及诱发接下来的一系列的“付费观看”的操作。
说白了,他们是卖片的,而且还依托漫展事件的热度来完成了一次不错的流量转化(留意粉丝数,短短几天,几乎每个账号都能够累计有数千粉丝了)---

事情到来上海漫展也一样,一张妙龄小姐姐的照片设置为头像,外加关键词堆砌的账号名字,以及简单粗暴的简介说明,同样成功俘获到数千粉丝的关注量---

我常常会和身边任职互联网运营的朋友调侃,认为他们如果能有微博卖片商家1/10的执行能力,或许BAT等巨头也会争着要你了。
而所谓的财富自由的梦想也可能从遥不可及变成唾手可得,不再是当前的社畜模样---

相类似的卖片年入百万的文章在互联网随处可见,也不知道是段子还是虚假信息,亦或者真的确有其事...
毫无疑问,微博卖片的商家们对热点事件的嗅觉程度是极其灵敏的,而他们的“敬业度”也是值得肃然起敬的。
当然,这不仅体现在对热点的穷追不舍的韧性之上,这同时也诠释于他们的“春风吹又生”的坚毅当中。
哪怕被微博官方大规模的封杀和严打,但自始至终都依旧能够在每一个热点看到相关账号的涌现,也看到数以千计的阿宅们的钱包被收割---

这绝对是一场行走在铁丝上的火辣辣的商业游戏,而它们的“斩不断”也似乎很好的诠释出了马克思的那番洞见:“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当然,就正如俗话所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或许唯有网友们能够自律自身的求片渴望,上述低俗的产业链方才可能有被彻底摧毁的一天吧?
只是对于广大阿宅们来说,他们真的能够做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