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得做活动?(3个活动实验)《摘自索寂魁国际营销研究院》

你好,我是中国经营之神索寂魁。
这两天手里有一些项目已经开始在做“双十一”活动,所以今天就挑“做活动”这个话题来展开。
首先,你先看这两个问题:
1、为什么节日的时候,你就应该做活动?
2、为什么一到节日,顾客消费热情就会变高?

不要觉得这两个问题很简单,其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因素。
而且其实绝大部分经营者都不会做活动,甚至觉得节日和自己无关,所以从来都没有做过活动。
你先看三个活动实验
有实验者在街头支了一个销售蛋糕的摊位,并且做了三个不同的活动实验,以此来测试不同活动方案的成交率。
第一个活动实验分两组:
当路人到摊位询问蛋糕价格时,营业员先报价75美分。接着假装跟另一名营业员商量两三秒之后,告诉客户还可以再多送两块饼干,这个成交率可以达到73%。

但如果直接把蛋糕和两块饼干打包成套餐,价格同样还是75美分,成交率却只有40%。
第二个活动实验分两组:
当路人到摊位询问蛋糕价格时,营业员先报价1美元。这时候另一名营业员过来故意打断两三秒钟,假装说了句悄悄话。然后之前的营业员就告知客户,因为很快要收摊了,所以现在打算75美分就卖掉了。

这个成交率有73%,但如果一开始就直接报价75美分,成交率只有44%。
第三个活动实验分成了三组:
第一组营业员在报价1美元后,故意停顿了两三秒,然后对顾客说:
但是现在我很快要收摊了,所以我愿意75美分一个卖给你。
这个成交率达到了85%。

第二组的营业员也是先报价一美元,然后几秒钟之后另一个营业员过来说搞错价格了,然后对顾客说应该是75美分才对。
这个成交率是70%。

第三组从一开始就直接报价75美分,成交率只有50%。
这三个活动实验说明了什么?
第一,客户对价格和价值之间的认知,往往是受“认知锚点”影响的,他最开始看到的价格,或者是他以往的“经验价格”,很可能会成为他的价格锚点。(有若干种塑造认知锚点的方法,但这里不展开,等其他文章里再说)
第二,用有信服力的理由做活动促销(比如节日),能快速刺激客户形成下单,让客户觉得占了便宜。
第三,拿本子抄下我这句话:
客户不是要真便宜,而是要占便宜的感觉。
所以你就明白了,节日其实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容易让人信服的促销理由。
而且浓烈的节日和活动氛围,会形成了极其强大的心理势能。
这种氛围让人觉得,过大节不出去剁剁手都对不起自己,不消费点什么东西觉得全身不舒服,生活没了仪式感。

现在你明白了:
节日促销活动之所以重要,不是节日重要,而是借着节日的理由做促销很重要。
这个促销理由让人觉得特别合理,所以节日往往就是最佳的活动促销点。
甚至没有理由,也要创造理由。
所以,你就明白为什么淘宝会刻意造出一个双11的大节,而京东又要刻意造出一个618的大节。其实也是在刻意塑造一个做活动的理由而已。
这本质上和“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老板跟着小姨子跑了”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都是在找个借口做活动而已(当然,也不要瞎编乱造)。
至于怎么做活动,我已经发了很多案例,赶紧去看看我其他文章,你会找到很多方法的。
最后,再让我们回顾一下那段经典的鬼畜洗脑音乐,作为今天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