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的原因与其对“创新”的扼杀
当下,父母们总是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好面对中考、高考,就能有个好出入…… 可是,我们该怎么“好好学习”,学生向往自由的学习,可以去学自己想学的,做自己想做的,学习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又怎么能不“好好学习”呢?而现代,人们大多将“学习”与“考试”挂钩,认为拿到了理想的成绩,就能有条好出路。国家提倡“素质教育”,而“应试教育”是地方的教育系统私设的一种教育体系,“应试教育”将一切学习活动都致力于拿到更高的“分数”,学生去学习想学的、不想学的,都只是为了那一串“分数”,其间的原因到底与什么有关: 国家社会原因: 中国人觉得中国是富强的,但它仅仅成立了六十年左右,虽然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甚至可以说一些模式与美国等强国别无二样,但中国的人口数量远远高于那些国家,可以说中国一直在负重前行,所以在一些管理、教育层面仍然是落后的。国家虽然十分关注并着手改革,可他们怎么能拔出这根驻啖进国家脊柱的蛀虫——这种教育隐隐中关乎国家经济与人文,国家除不掉,且在除掉后也需要担起那巨大的副作用。 监护人、家长原因: 虽然当下文化正慢慢革新,但一些家长的素质水平仍然低下——他们吃了苦,认为读书考试才有好生活,便直接影响了孩子;而那些水平高的——他们有好生活,就仍会认为读书考试才有好生活,也影响到了孩子。而那些例外的,也因为人数太少而慢慢淡出视野。 学校、教师原因: 这主要还是因为考试所引出的“升学率”与个人利益,除此之外不可疏忽的还有周围环境的感染。“素质教育”要求淡化分数,可在“应试教育”后一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却始终不变,“素质教育”在老实考试中的分数定然是低的,而这也恰恰让“应试教育”更为猖獗,打造出独属于“应试教育”的录取情形,要改变就需要一次大改革,但如果“应试教育”不消除,则一切此类改革只会残忍地加重负担。 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终究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写什么,他就可能变成什么,虽然他们可能会延误这一切,但那萌生的新意终究会被时代埋没,被所谓“正义”撕破。 这四点一环扣着一环,显而易见的难以修正,但我认为,这一切还是民众的麻木与被侵染。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差别还是创新,而所谓创新就是一次次革命,一次次接近真理的主要路径,它是国家向前推进的重中之重。“应试教育”是私设的,它为的,也是私自的利益,为了这一利益,而去扼杀创新,这就是最滑稽的事。 “应试教育”将让所侵染之任何事逐渐转为麻木,它扼杀了创新,那么它也“扼杀”了真理,它用分数直接佐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我认为,引领我们的应该是一个坚定的榜样,一种伟大的精神,而不是一串冰冷的分数,不是一串只能证明文凭的分数,更不是一种逆对真理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