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山西朝圣】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2021.10.2

2021-10-13 16:15 作者:雎鸠叫关关  | 我要投稿

佛光寺的东大殿,是唐代木构建筑里年纪排名第三的老人家,但她前面的南禅寺和广仁王庙在体量上远不及她的宏大,也因此,她最负盛名。

10月2日,秋高气爽的午后,我第一次拜访了我心目中地位最崇高的古建筑,给我的震撼和感动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太多关于她的话想说,这次就先用游记的方式聊聊最直观的感受。

10月2日 11:30 am 到达了豆村镇

那天上午,我们先拜访了最古老的南禅寺,从那出发,中途遇到骡子挡道的、货车车祸大堵车,而去往佛光寺的路就只有一条,走走停停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总算是到了。当然相比当年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纪玉堂四位老师又是马车又是毛驴的探访之路,我们走得可是轻松太多了。

大货车在弯道撞到了正在作业的吊机车,堵了好久好久

实在饿了,决定在镇子里先吃点东西,再往佛光寺去,想着中午饭点,游客也会少一些。

东大殿坐东面西,下午的光线也会更为理想。

10月2日 12:10 pm 终于到达心心念念的佛光寺

车沿着山路一直往上开,因为是十一假期,越接近目的地,路边停着的车越多,还好实际游客也只是少量。虽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中国第一国宝",但作为一座台外且现在没有香火的寺庙,并不热门。(佛光寺现为文保单位。

远远就能到这红底白字的照壁。

原有的山门在光绪年间被毁,现在出入的地方是佛光寺里最年轻的建筑,民国初年建的韦驮殿。工作人员在里面售票,我们当时也想要张实体票留念,但他们说,只有优惠票才会打印实体票,我们线上买全价票就只能扫码入场了。

从韦驮殿出来,豁然开朗。这是我们在山西的6天里,天气最好的,感谢天公作美。

我没能按捺住内心的期待和躁动,拍了个照就径直走向了那传说中极为陡峭的石梯。

一眼望上去,看不到顶,爬的过程中恨不得手脚并用,担心重心一失就会往后仰过去。但就算担心摔倒,还是忍不住每隔几步就抬头,一点点看到东大殿飘逸的屋檐,"佛光真容禅寺"的门额上盖、匾心、底,到最后看到大殿正门,这个过程真的颇有朝圣的意味。

佛光寺东大殿

微喘着登上了最后一级台阶,宏伟的东大殿矗立眼前,一时间竟觉得如梦如幻,似瞥见了千年前的大唐风光。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了,忽然明白了大师们说的"建筑意",那是一种能激发人内心原始感动的力量。

东大殿有种直击心灵的震撼,在于她的古老,在于她的宏大。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的体量、粗旷硕大的七铺作斗拱、飘逸洒脱的外挑屋檐,这些都仅仅是目之所及之处。网上不乏各种航拍或复原的视频,能清楚地看到坡度平缓的庑殿顶,屋顶上巨大的鸱尾,更能感受她雄伟的气魄。

(图源互联网,侵删)

亲身站在这座唐代经幢边,看着上面刻的"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我想,她可能不会想到,1100多年后的今天,会有那么多人知道她,并和她一样热爱这座殿堂。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一位叫宁公遇的贵族妇人出资重建了佛光寺东大殿,至今殿内仍存放着她的塑像。而因远视而发现了梁底上东大殿重建年份的林徽因先生和这尊塑像的合照,也成为了经典,两位女士仿佛有着穿越千年的默契。

(图源互联网,侵删)

当年结束考察,离开佛光寺时,林徽因对梁思成说:“我真想也为自己塑一座像,让自己永远陪伴这位虔诚的唐代大德仕女,在这儿盘腿再坐一千年”。

在东大殿的屋檐下,我好想不停地拍照,把我看到的每一个角度都收进相册里,但又舍不得不停地拍照,因为照片里的东大殿远不如我亲眼看到的美好。

背靠大殿,向山门的方向看去,一番开阔的景象。就是在这里,人们看见了佛光。

东大殿内

进入东大殿,佛像林立的内槽让人感觉仙气满溢,那么多的佛像簇拥在一起,却丝毫没有拥挤或压迫,反而让人感觉沐浴在菩萨仁慈目光里,倍感安宁。

佛光寺为衬托佛像的高大,建筑者有意将佛像伸出柱身,并使其后背光与后排柱头斗拱的出挑、天花的斜度相一致,达到了佛像与建筑空间的结合,加上内外槽上部繁密的天花与简洁明快的梁杭、斗拱、精致的背光等形成对比,体现出唐代建筑艺术处理空间位置的特色。

古建筑的领域我只是个小白,彩塑更是了解的不多,但自从知道了佛光寺以后,看到其他古建里的彩塑也会主动留意,对比之下,不知道是不是先入为主的审美,总觉得这里的彩塑是最美的。

东大殿是金厢斗底槽的结构,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在里面绕着佛像所在的内槽走一圈的,但出于对文物的保护,现在已经有铁栅栏围在内槽前面,不能往里走了。

欣赏完彩塑,另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抬头寻找林徽因先生看到的那根梁。最后在大殿的左侧看到了,字迹虽已模糊,但看到"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的时候,我也或多或少能感受到梁林那一瞬的喜悦。

佛光寺的其他宝贝

除了东大殿和里面的彩塑,佛光寺里的唐代雕塑、壁画、书法,东大殿旁的北魏祖师塔,还有在金代把减柱造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文殊殿和里面的金代彩塑,都是国之重宝,竟却在东大殿的对比下,显得不那么耀眼。

梁思成先生把佛光寺称为"中国第一国宝",不仅仅是因为在1937年这座1000多岁的东大殿打破了"大唐在日"的论断,更重要的是,这座占地34000平方米的庙宇院落,是集历史、建筑、艺术为一身的瑰宝。

尾声

在动笔写这一篇之前,我纠结了非常久。

一来,是因为佛光寺在我心目中有极为崇高的地位,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准确地表达我对这座中国第一国宝的狂热的喜爱。

二来,从梁思成先生开始,已经有无数的大师、专家、学者对佛光寺进行深入的调查、测绘和研究,也有无数古建筑爱好者对她进行过详尽无比的介绍,我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

三来,梁林与佛光寺的传奇故事已经颇为传颂,再叙也是老生常谈。

今天一觉醒来,脑子空荡荡之际,忽然意识到,我,一个古建筑小白,之所以对佛光寺如此执着,是因为她为我打开了中国古建筑世界的大门,带我走进了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充满美感和技术的世界,我能说的、也是我想说的,是这个过程里我反复感动和震惊的感受,而这也是古建筑最大的魅力所在。

【一点不成熟的小攻略】

必备:健康绿码

门票:¥15,现场扫码购买,无需预约

游览时长:2小时起,太值得细细欣赏,我愿意待上一天

看点:东大殿、东大殿前的唐代经幢、文殊殿、祖师塔


【山西朝圣】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2021.10.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