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二)苏联的实际情况究竟是怎...

2022-11-06 23:18 作者:人民胜利今何在  | 我要投稿

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教育各个领域中的阶级斗争,是不可能停息的。这个斗争是长期的、反复的、曲折的、复杂的。这个斗争象波浪的起伏一样,高一阵,低一阵,有时候比较缓和,有时候十分尖锐。这是决定社会主义社会命运的斗争。这个长期的斗争,将决定社会主义社会是走向共产主义,还是复辟为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反映到共产党内部来。资产阶级和国际帝国主义懂得,要使社会主义国家蜕变为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要使共产党蜕变为修正主义的党。新的和旧的资产阶级分子,新的和旧的富农,以及形形色色的蜕化变质分子,他们都是修正主义的社会基础,他们千方百计从共产党内寻找自己的代理人。资产阶级影响的存在,是修正主义的国内根源。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是修正主义的国外根源。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中,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内,不可避免地存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各种机会主义、主要是修正主义的斗争。这种修正主义的特点,就是在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名义下,站在资产阶级方面向无产阶级进攻,把无产阶级专政改变为资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根据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根据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指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必须依靠无产阶级专政,别的道路是没有的。

马克思说:“阶级斗争必然要引导到无产阶级专政”。他又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革命的过程。马克思在解释革命社会主义的时候说,“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间断革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把这种专政作为必经的过渡阶段,以求达到根本消灭阶级差别,消灭一切产生这些差别的生产关系,消灭一切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改变一切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观念。”

列宁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创造性地阐明并且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而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式中的继续。无产阶级专政是取得胜利、夺得政权的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来反对已被打败但还没有被消灭、没有绝迹、没有停止反抗、反而加紧反抗的资产阶级。”他又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为反对旧社会的势力和传统而进行的顽强斗争,即流血的与不流血的,强力的与和平的,军事的与经济的,教育的与行政的斗争。”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部有名的著作以及其他著作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全面地、系统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毛泽东同志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出发,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他指出,矛盾的统一和斗争这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在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阶级矛盾仍然存在,阶级斗争并没有熄灭。在整个社会主义阶段,贯穿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和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必须在政治战线、经济战线、思想和文化战线上,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社会主义的彻底胜利,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经过五代十代,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够完全解决。

毛泽东同志还特别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矛盾分为两类,即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而人民内部矛盾是大量的。只有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不同的办法加以正确处理,才能够团结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战胜那些只占人口百分之几的敌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保证,是无产阶级在两条道路的斗争中战胜资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基本保证。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包括两个方面,即国内方面和国际方面。国内方面的任务,主要是彻底消灭一切剥削阶级,高度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消除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根绝产生阶级和资本主义复辟的任何可能性,为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准备条件。国际方面的任务,主要是防止国际帝国主义的侵袭(包括武装干涉与和平瓦解),支援世界革命,直到各国人民最后结束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剥削制度。在这两个方面的任务完成以前,在进入完全的共产主义社会以前,无产阶级专政是绝对必要的。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远远没有完成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无例外地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都还存在着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的问题,存在着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问题。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离开消除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差别、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离开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离开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都还很远很远。因此,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取消无产阶级专政,这就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背叛。

苏联存在着敌对阶级和阶级斗争

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宣布在苏联取消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根据,按照他们的说法,就是苏联已经消灭了敌对阶级,已经没有阶级斗争。

苏联的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呢?究竟还有没有敌对阶级和阶级斗争呢?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在苏联,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经过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摧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且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伟大成就。这是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在列宁和斯大林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不可磨灭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胜利。

但是,在苏联,在完成了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以后,已被推翻、但还没有被彻底消灭的旧的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仍然存在着。资产阶级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仍然存在着。在城市和乡村中,资本主义的自发势力仍然存在着。新的资产阶级分子和富农分子还在不断地产生。长时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中,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始终继续着。

由于苏联是第一个而且当时也是唯一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没有任何别国的经验可以借鉴;也由于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规律的认识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法,斯大林在苏联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以后,就过早地宣布苏联“已经不存在彼此对抗的阶级”,?“没有阶级冲突”,片面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一致性而忽视它的矛盾,不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势力的斗争,把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性问题仅仅看成是同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进攻相联系的问题。这无论在理论上或者在实践上都是不正确的。虽然如此,斯大林仍然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他在领导苏联党和国家的时期,坚持了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方向,实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保证了苏联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胜利前进。

赫鲁晓夫掌握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以后,推行了一系列的修正主义的政策,变本加厉地助长了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在苏联重新尖锐起来。

仅仅翻看近年来苏联报刊的报道,人们就看到许多事例,说明在苏联社会上,不仅有许多旧的剥削阶级分子,而且大量地产生着新的资产阶级分子,阶级分化正在加剧。

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二)苏联的实际情况究竟是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