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今天要来点通怪吗?熊猫
前言
通常怪兽同其他卡一样,本应是《游戏王》里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却连身为卡的事实都没有被认同:本体被视为废纸,描述被称为废话。
K社偶尔会把一些远古时代的通常怪兽翻出来画进卡图里,但更多时候他们无人问津。加之时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兽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兽甚至为玩家们所遗忘,失去了身为卡的意义。
通常怪兽采用率虽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处,值得娓娓道来(吐槽)。
目前似乎还没有多少专门解说通常怪兽的文章,因此决定开坑,至少教通常怪兽们留点念想。
如果未来K社能像翻出「圣夜龙」一样翻出其他通常怪兽,那再好不过了。
顺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兽”的搜索结果的倒序(也就是说最后一篇将会是「青眼白龙」)。
其他的废话放在文章末尾,总而言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标#的部分表示节选自CNOCG/中国游戏王联盟的内容,基本不做改动。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动。

熊猫,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真的?
和呆萌印象不同,熊猫依旧是杂食性动物,有着尖利的牙齿和爪子。
换句话说,既吃竹子,也吃肉。

总的来说,熊猫也是有攻击性的,甚至,袭击人类也有可能?

「杀人熊猫」

最早收录于远古卡包 Vol.3,罕贵度为N。
描述:经常手持一根粗大的竹子四处找茬,性格非常凶暴。
*日文原卡名「キラーパンダ」= Killer Panda。
熊猫的食物一般是竹子,可以说,这只怪兽使用竹子作为武器是合理的。
不过,$在大图鉴里记载有,这只怪兽“比起细竹叶,更喜欢肉”。
现实中的熊猫不光是竹子,有机会的话也会吃其他植物(比如杂草)和肉(※尤其是竹鼠),这取决于是否容易获取。因为主食物营养低劣,为了保存能量,必须控制能量消耗过大的活动。
所以多数时候,熊猫要么在进食,要么在睡觉。
这样的举动给无数人留下了其可爱的印象,然而实际上,熊猫的性情可以相当粗暴。
OCG 的其他卡片里也体现了这一点(※不过并不确定是否为同一只怪兽):
「动真格的熊猫」

*其效果似乎是想要表现,每有同伴死去,这只怪兽都会因愤怒而提高攻击力。再看卡图里,它踢倒矮脚桌,而身后蜷缩着疑似母子的熊猫,怎么看都像是乱发脾气,甚至是家暴。总之「动真格」的意义成谜。出于对暴力描绘的限制,TCG 和谐卡图之后,除了没有家人,还把这种情形下,架子上存在感微妙的熊猫头装饰品删除了:

(※顺带一提,!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交配完成后双方会再次分开,妊娠、分娩和育幼等工作将由雌性大熊猫独自完成。所以原卡图一开始就很奇怪?)
「反怒的熊猫」

*单看卡图,或许会以为它头上的叶片是竹子掉落的(卡图表现效果),但是怪兽在动画出场时,将其一同绘制了:

*另外,这只怪兽出现在其他卡图里,或许也可以看作是「杀人熊猫」的客串?:
「奇异三叶草」

(※被抓住的怪兽是「格里格尔」,被踩在脚下的怪兽是「杀人番茄」和「毒根王」。)
「抖落」

(※其他怪兽自上往下的顺序是「岩石巨兵」「空手道家」「音速鸭」「注射天使 莉莉」。)
补充内容:在 SEVENS 动画中,这张卡的马甲怪兽「キラーパンナコッタ」登场了:

Panna cotta(パンナ・コッタ)是一种意大利甜品,中文名「意式奶冻」大概足以说明:

*这只怪兽是「巴洛克斯」的融合素材:

收录于远古卡包 Vol.3,罕贵度为N。
融合:「杀人熊猫」+「石像怪」
*日文原卡名「バロックス」= Barox。
编者注:基于流传甚久的译名「巴洛克式」,或许你会以为这个名字与「巴洛克/Baroque」艺术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可能意义不明 ( ゚∀。) Barox 是 TCG 收录时的名字,原片假名也可以转换为 Valox,一种热塑型聚酯类树脂。作为一只怪兽,用这个来做名字实在费解,基本只将其作为纯粹的名字来理解。
*卡图里可能难以察觉,不过这只怪兽确实有一对翅膀:

——在决斗者王国篇中,这只怪兽由暗之决斗者杀手使用。对,就是贡献了数值特殊的怪兽的那场决斗。以前的专栏里解释过,这里不再重复:

※只是,原作中这只怪兽是通常怪兽,并且明确表示了攻守数值分别为 1800/2000。另外,万代版的这张卡保留了原本的数值,而配色与 OCG 反过来(或者说是 K社 故意的?)。

*动画贡献了其攻击名:「ダーク・アブソリュート/Dark Absolute」,可作“暗黑真理”?[思考]
$在 DM 系列游戏中,这只怪兽存在原创的描述:「在黑暗中来回飞翔,用毛发茂密的长臂击打对手」。

【碎碎念】
(゚Д゚≡゚Д゚) DL的新活动!游斗!为什么要这时候来啊!
肝,我的肝……|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