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目体验丨还有两天就上市!抢先带你解读索尼“新旗舰”α6600

一个月前,索尼正式发布了APS-C画幅微单α6600,作为被大法定位为残幅微单“新旗舰”的6600,用起来到底怎么样?聚目很荣幸的作为这台相机发布会上产品体验视频的摄制方,在发布会结束后,通过一个月的时间进一步的体验了一下这台“被寄予厚望”但又“吐槽不断”的相机,在还有两天(9月29日)正式上市前,总结一下我们的亲身使用感受。

说起索尼家的α6XXX系列的APS-C画幅微单相机,很多人总觉得这是一个只为摄影小白准备的贵玩具而已。可怎奈这两年vlog势头正酣,让一个视频博主手举一台大单反拍东西,如果没有麒麟臂也是万万不行的。所以,一票比单反更小、更轻、更便携,但性能还不差的微单相机就势如破竹的飘进了更多专业影视制作者的摄影包里,而索尼正好赶上了这股风潮——的确,相对于后知后觉的佳能和尼康,索尼确实在vlog起势的时代走在了一票竞争对手的前面。
今天说的α6600其实应该算整个产品线的第二代产品了。第一代产品以α6000、6300、6500组成——小巧便携的机身、相对出色的拍照和视频能力、可更换镜头的卡口以及APS-C的“大画幅”,比竞争对手要么底小(1英寸或M43)、要么不可换镜头的产品要实在得多,那时,更多的相机品牌还都“玩儿闹”一般的看待微单产品呢。

在第一代产品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市场后,2019年,索尼全面更新这条产品线——年初发布了α6400 聚目体验丨专门为VLOG拍摄而生?索尼α6400使用体验 进一步完善了这个系列的产品,当然也被很多人开始冠以了“牙膏厂”的“美誉”——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或许是第一代产品索尼发力过大导致的产品迭代跨度不大的现实。


今年8月,在各种猜测和传言中,索尼发布了另外两款APS-C微单α6600和α6100,完成了第二代产品的高中低三档的产品布局。我们在发布会之前拿到了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真机,拍摄了一部用于发布会的短片。而后的一个月里,我们依旧那这台相机进行了长时间的体验,总结一下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希望对打算购入这台相机的朋友有所参考和借鉴吧。
定位稍有变化,价格小贵
我们还是先说价格吧!毕竟这类机器的实际用户对价格会比较敏感。α6600在发布会上公布的指导价是机身10599元,18-135镜头套装12999元。如果要是购入同时新发布的16-55 2.8G镜头的话,机身+镜头就要超过20000元了。贵不贵呢?有点儿贵。但是索尼说了,α6600的定位是“旗舰相机”,目标用户是高级的专业视频制作者——好吧,姑且算是借了vlog领域的火爆吧。那么,这台相机既然力求服务于“专业”创作者,那么都在哪些方面体现出“专业”了呢?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呢?
机身设计上更趋于专业化
第一眼看上去,α6600在机身外观上与前代和这一代中低端产品相差不大(这也是大法家机身设计最显得“偷懒”的地方),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还是向专业化做出相应的改变。


首先,α6600取消了内置的机顶闪光灯。的确,作为大部分高级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内置机顶闪光灯一直是一个鸡肋的存在,因为几乎不会被用到。就如同当初尼康D700“创造”性的在准旗舰单反机身上标配了闪光灯被一顿吐槽一样,索尼估计不想再在定位专业的机身上设计这种无用的配置了。

其次,没有了闪光灯以及控制闪光灯的按键,空出来的区域就要重新分配一下了。α6600在包括以前闪光灯按键的地方单独设计了3个自定义按键。加上常规位置的自定义按键,α6600独立的“一键直达”的自定义按键达到了4个,加上共用的自定义键,一共达到了11个。这对于现在功能越来越多的相机来说,方便使用中快速调取预设功能,免去了在菜单里费时费力的设置。


第三,α6600的机身手柄的体积与其他机型相比增大了不少,这极大改善了使用时的持握感——给人以很牢靠的感觉,握感与更高一级的α7系列基本一样。当然,手柄的变大是因为另一个重要改变。
电池变了,续航能力更强

这次α6600手柄里再也不是之前的NP系列电池,而是索尼首次在APS-C画幅微单里使用了全幅微单使用的Z系列电池,电池的容量变大了,体积也变大了,手柄也就随之变大了。在我们实际使用中,α6600在拍照和视频混合使用时,一块电池的续航基本上可以坚持多半天的时间,两块电池完全可以满足一整天相对高强度的拍摄需求了,这一点可以说是最大的进步。
视频拍摄能力依旧强大

虽说现在的索尼被冠以了“新进牙膏厂”的绰号(在它之前,“牙膏厂”是属于佳能的),但不得不说,索尼在很多性能上依旧保持着“大法”的本色——虽说没有大的改进,但性能依旧出色——比如α6600的视频拍摄功能。
首先,α6600的4K视频拍摄依旧采用6K超采,使得4K画面画质非常细腻,索尼的4K画面超采依旧能引领一阵子,毕竟竞争对手几乎没有在4K视频上采用超采技术。

其次,α6600依旧提供了索尼S-Log色彩模式,可以提供更大动态范围的视频画面,在后期调色还原时,能提供更加丰富的画面信息。在“不调色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拍视频”的当今,索尼很懂广大的视频内容创作者,提供了竞争对手甚至在电影摄影机中才提供的Log色彩。

第三,这次α6600首次搭载了机身防抖。在实际的使用中,哪怕用长焦手持拍摄,画面的抖动被防抖系统抵消得很流畅和稳妥,使得画面虽然避免不了晃动,但更缓和,视觉上更舒服。
说说不足

如果说最大的不足,就是索尼那个固执的菜单操作逻辑了。都说索尼是一个工程师主导产品的企业,没有错,操作索尼相机的菜单,你也需要有像理工科工程师一样思维逻辑。当然,这对于一直使用索尼相机的用户来说或许没有什么;对于初次上手的小白也还算友好;但如果碰上了为了索尼而“灭门”的摄影师或爱好者来说,会发现常见的相机品牌的菜单操作逻辑与索尼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过分点说就是让一个小学生去做大学生的题。
到底值不值得买?
最后又说道了最关键的问题上了。10599的售价可以买到的相机产品很多——从APS-C画幅的单反套机到全画幅的入门单反/微单机身,或是类单反样式的APS-C画幅微单。那么这样一个看上去不太专业的α6600到底值不值得呢?
如果你是索尼的忠实拥趸,这点钱或许不在话下。但如果不是,你可能需要考虑以下的几个问题:
第一,你经常会拿着相机出门拍照吗?如果会,估计你早有出掉笨重的单反相机而选择微单了。而索尼的微单系统当前可以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丰富的镜头群以及配件。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灭门”换索尼了。
第二,你有没有拍摄视频的需求。如果有,索尼在视频拍摄上的素质绝对是第一流的。4K超采、S-Log、机身防抖以及准确快速的连续对焦系统,都是视频创作必不可少又锦上添花的功能。当然,除了这些也要考虑是否有一套与之匹配的视频后期制作设备了。

总结来说,如果你是一个大法家的粉丝,这台α6600足以胜任索尼APS-C画幅微单“旗舰”的地位。如果你是一个不差钱的vlog创作者或者图片视频“同吃”的摄影师或摄影爱好者,这台轻巧便携的微单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α6600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靠市场说话。两天后,它将真正迎来消费者和市场的考验,是否对得起“新旗舰”的称谓,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以下是我们在这一期间用α6600和索尼新发布的两只APS-C新镜头拍摄的样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