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修德美人,来自儒门。

2021-09-14 15:52 作者:南風GT  | 我要投稿

修德美人,来自儒门。南风(一) 

 

     修德美人,在童子的阶段,

主要工作是要导正人伦。

再有,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项目的养成。

语言表达要清晰,能够读书写字,服装仪容整齐。

温和真实的态度,四体活泼,合群劳作,

并且乐于求知,以及探索。


在成人阶段,则是要做身心修养,与社会事功。

因为成人在心神上,有过许多不经意的影响,

从前各种走走停停的犹疑,那些恍恍惚惚之间的选择,

都会留下不同的痕迹。


上天的赋予,不会没有来由。

父母的养育,不会没有泪滴。

生命的继续,就有思想的发生。

思想的成长,都会有个频率。


人的精神堡垒,是无时无刻都会进行建设的,

如果没有意识的主动筛选,

随便使用的材料,就不一定能用。

任意涂上的颜色,也不一定适合。

这样的做法,只会离健康与和谐,

越来越远,越来越不清楚,模模糊糊。


比如说,偷了十万块,和丢了十万块,这两种状况。

不去主动侵害别人的权益,这是没有错的。

但是,自己丢了十万块?人们会以为,好像不是罪恶。

自己受得起,吞的下去,就可以不用在意?这是不对的。


不去探求,事情不会清楚。没有来由,问题不会发生。

这是一种疏忽的损失。

上天不会辜负你,除非你不清楚你自己。

如果,都一直不明不白,又怎么能够安心呢?


有一种损失!是多少人都没有认知。

是自己,偷走了那十万块的吗?

如果,真的不清楚,那是丢掉千万,也不会伤心的吧?


因为疏忽,使得认知,蒙上阴影,导致行为偏移。

事后的反省,又转不过来,找不到原因。

那会变成「四十五十,而无闻焉?」

过了大半辈子,不能尽心,什么都没具体,这样好吗?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都四十岁了,还让人讨厌,那是自己结出来的果子吧。

又说:「长而无述焉,是为贼。」

自己认为有成长了,却说不出东西。这就会变成虚言。

孟子于是说,「四十不动心」,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成年美人,身心的修为,是总归于和谐的气息。

按着「论语诗教传」的训导,进行不同阶段的学习。

学习的方向和脚步,只能借由真实的资讯,才能去做评量,

并且要有,清楚的事实,明白的善良,才可以进行的。


或许有人说,这帐本不去算它,就不会伤心了。

糊涂一点不好吗?

要知道,是聪明的人,才会一时会糊涂。

要是真的糊涂?那会是一种伤害。

没有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

自己对自己的生命无感!就是一种悲哀。


理解个人的品性,加以长善救失,

是健全生命,顺利生活的必要道路。


有一些错误的讯息,那是不可取用的!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会令人沉溺于过往的错误,

不会去寄望虚构的天堂,

也不会去期待,要从别人的口中获得滋味。


有需要的东西,才会出现价值。但是那不一定有益真实。

许多东西的存在,只是为了要,抵销人们,错误的欲望。

修德美人,来自儒门(一)



      圣贤所说过的内容,是要你警惕。

不是要你把文字,卡在喉咙,塞住脑袋。

完整的学习过程,在学记里面。

按照正确的程序来前进,

志向才会稳定,力量会持续不停。


端正的自身,哪里会有影子的偏移呢?

见到迷雾,需要扫除,清爽明亮,便有声响。

见到利害,有所思考,切合义理,得宜无碍。

遇到选择,有所取舍,安顿身心,活泼生机。

如果是这样,哪里会不快乐呢?

美人,之所认真的地方,

就在于语言,行动,思考这三样。

明白而不谄媚,体谅而不放弃,

心情开朗而且能够体验真实,这哪里会没有好人情呢?


或许,又会有人觉得,美人,美自身就可以了,

其它的一切就都会好起来,哪里需要主动出击呢?

这样想,就不对了!

如果天地两端没有关联,不会运转,哪里会有生命。

人我之间没有交谊,又哪里会有事情呢。

不存在独自一个人的社会。

若是

从天上看世界,那是密密麻麻。

从地上看天空,那会无比辽阔。

从被动来看事情,总是多有乌云。

从主观来看状况,那是常有疏忽。

能够体会真实,运动流转,

屈伸进退,送往迎来,

皆能操之在我,这些圆融神游的状况,

都是来自天心的体会。


美人的仁义礼智信,又是怎样动作的呢?

仁爱是住所,正义是道路,礼仪是服装,

智慧有光芒,信用有力量。所以,

信用,就像一种真实。

没有真实的叫做虚假,那是不可接触,也不能把握住的。

智能,就像路灯。没有路灯,就会四处碰壁,招来痛苦。

礼谊,就像衣服。谁出门不穿衣服,要自取其辱呢?

正义,就像道路。行走在上面所有的可能都会通畅。

志向就是一条个人的道路,

没有志向,出门都会遇到流沙,

无论是哪里,都会让人沉没下去。

仁爱,就像房屋。若是没有房子住,

晚上要休息,都不会有安宁。


房子住得舒适,出门穿好衣服,地图清清楚楚,

道路是敞亮真实,步步来前进。又哪里会费工夫呢?

认真确实的行为,就会产生端正的态度。

仁、义、礼、智、信,都体会了,就更接近和谐健康。


目标志向定了,虽然会有一定的机率,不能完成。

但是虚假的会被排斥,堕落的会被拒绝,歪斜的会被禁止,

暴力的会招来攻击。这些都是要避免的。



不知道有没有人实验过,一位视力正常的人,

若把他放到黑暗中,持续三年完全看不见,

在第四年的时候打开电灯,

他会不会惊慌,会不会不知所措?

接下来,自我安慰说,宁愿回到黑暗中,一直这样下去。

要是这样子?就会真的失明了吧?


是不是也没有人想过?三年都不学礼仪,

再来进行,会不会只剩慌张,然后有许多怀疑呢?

更何况是将近三十年,都魂飞魄散了呢?

那么是怎样的人,可以称为美人呢?


可以说,有四个重点。

言语轻浮容易招人欺负。

行为不干净容易招来误解。

装扮不整齐,让人感受不到诚意。

思想太浅薄,容易自我放弃。

所以,

思想有深度,就容易让人有感触。

服装有整齐,与人来往也会有礼仪。

行为坦坦荡荡,别人亲近起来,也会很轻松。

言语说清楚,抓住要点,能点亮别人的想法,众人就容易佩服。

美人,要是美起来,就有这四种情形。

修德美人,来自儒门。 (二)


修德美人,来自儒门。 (三)南风


      大环境好,社会又健康,这时美人多丰富。

大环境若不好,社会上污浊,但是个人节用简朴,思想很清醒,

这时的美人更是坚贞。大约外在朴素,内心仔细充实,

那就会令人很舒服!这一种真实,纯粹看人品。


建设人的品质。如果,内心很充实,舞台却很小,那会有点野蛮。

装摆的很用力,味道却很单一,那是一种虚假。

坐在大座位上,却做不了大事情,那是一种可耻的错误。

好能力做不了好事情,那也是一种装饰。


小位置的小事情,容易做满分,人们看了也容易有掌声。大环境有大气象的流转,小家门有小地方的认真。

每个阶段,都有可以立德的地方。

人品是在于个人,不在于流俗色彩,也不在那金银名利。


那么人有志向,是不是都学儒门呢?能够体会天心与众人的,

自然会经由儒门。求教于圣贤,才会过程完整。


论语的厚实,引领了千秋万世。

经典的孰悉,更需要清楚的整理。

论语里,有关诗教的内容,由小到大,由浅入深,

从内到外,依照大学的逻辑来划分,

所以有了,论语诗教传。


天、地、人之间,各有不同的现象,

需要用亲近的例子,来加以了解。

为了确保天光的灵敏,所以会有时宜的乐音。

为了要引导活泼,所以用多层的形式。

就编辑了礼乐诗教一年份。


每当学子,

绕着万仞宫墙,仰望着圣贤,进行庄重的祭典。

这样身历其境,在踏步行走之间,魂魄也能沉浸,心神都会感染。

身心舒展呼应,古今来往一致,圣经因此绵延不息。


想说圣贤是人,那与众人,又有何不同呢?

圣人的耳光,敏感于危害,口中的表达是善良。

贤人所听到的,会有审辩,出口的内容是谨慎。

然而众人,就比较少注意到这些,

有些功能,没有确实发挥。

在通常的状态下,

物质利用,精神文明,健康生活等等,

这些都是人人会关注的。

贤人更关注,其中的行为,恰不恰当、合不合宜的问题。

圣人,就敏锐于各种元气,与天地的变化。


另外有一种无道的人,抢夺很积极,道不道理没关系,

讲话没信用,行为不检点。思想放荡,感情虚假。

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祸害。于是自己,就渐渐变成了祸害。


孟子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美德身心若是不运作,就算近在自身,那也不会有精神。

磅礡气象,若是没发现。千山万水,那也不值钱。


进行端正的修养,会是怎样的呢?要会下学而上达,这才有深度与空间。

个人的力行与心神一致,会有志向的威力。

君子小心谨慎,德行的量表,从来不满分,

不做后悔的事,拒绝诡异的人情,保卫正义的光芒。


人们喜欢自己的意见顺利,贤人喜欢事务情理得宜,

圣人喜欢天地生化的气息,这有三种欢喜。


事物有利益和效果,内容有善良和正义,

天地间能实现和谐,这有三个追求。


意志的舒发,礼乐的从事,

天地的感通等等,这有三种阶段。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些阶段的串联。

就会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展现。

顺应时势,就可以建设不朽。


修德美人,来自儒门。 (三)南风。


修德美人,来自儒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