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导演系-李芸璐:开启调色学习之路,补齐专业短板,重新出发
你认为创作需要的是什么?是灵感、是能力还是共鸣呢?
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影华龙教育优秀毕业学员-李芸璐的创作世界,听听她的答案。我相信通过她的回答与分享,你将对自己认识的影视行业拥有全新的认识与感悟。

问题一:简单的进行自我介绍以及参与过的项目和经历?
大家好,我叫李芸璐,毕业于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导演系,2018年曾在咱们中影华龙教育学习达芬奇调色课程,现在在北京从事导演、编剧以及影视策划等工作。


曾参与过湖北省广电抗疫网剧《共饮一江水》、短片《巴蛮》、《星星》、《夏》以及纪录片《残障儿童的守护天使》、广告《光大信托》、《猛犸耳机》等多个商业项目,并在其中担任导演、执行导演、编剧、制片等多个职位。

其中艺术短片《夏》曾入围戛纳短片奖,这一点让我这个执行导演十分的兴奋,《星星》和《巴蛮》是我自编自导的两部短片。目前,我正在带着《巴蛮》参加国际电影节,《巴蛮》这部片子的灵感来源于我母亲被诈骗的真实经历,整部短片是我在长沙用方言拍摄的,故事是一个非常中国的故事,作为这次被诈骗的亲历者之一,我熟悉整个骗局的“运作的流程,”这让我在创作上有了一个“共鸣,”因为我始终认为创作是需要有共鸣的,所以我才能将这部短片拍摄出来。
问题二:说说你是如何选择并决定进入影视这个行业的?
因为我的朋友是中影华龙教育孙春星老师的学生,我曾看到过他调色,他有一个调色的工作台,我看他一步一步的把一个苍白的画面做的特别有氛围感,就觉得很有意思。我也想通过自己的操作达到这样神奇的效果,于是,我就了解并选择了咱们中影华龙教育,报名学习了达芬奇调色课程。

其实我在学习调色课程过程中,学的、调的、玩的特别开心,也让我突然意识到学习调色是对整个片子的一个补充,一步一步从自己的手里面,把一个灰度素材一点一点调色成自己想要的完整的画面。
达芬奇确实很厉害,他有非常多的功能,也非常的有意思。学了达芬奇之后从全局观上补齐了我的知识体系,不是从前往后补,而是从后往前补,确实受益匪浅。
问题三:从事导演或者编剧工作以来,印象最深刻的经历或者项目是什么?
我刚听到这个问题,我的脑子里闪过了很多很多镜头画面。其实我的记忆力特别好,我对我参与过的第一个项目到现在的项目,每一个镜头我都能记得,尤其是在北京周边那个山村——灵水村,就是《爸爸去哪儿》的取景地,拍摄的镜头尤为深刻。

当时村子里正在搞建设,取景地的那个路就只有一个中巴车那么宽,但是我们想拍一个车从山上开到山下的镜头,但我们那个时候心里很没有底,因为我们的车都没有开上来过。
第一个邀请拍摄的中巴车师傅,在看完路况之后,直接就选择了放弃;于是我们就再邀请了另外一位中巴车师傅,这位师傅在看完路况之后,勉强答应了下来。然后特别诚恳的对我说:“这个镜头只能拍摄一次。”
现在回想起来很是后怕,那个路况很窄,左边直接是悬崖,需要紧贴右边山壁走,当时包括我、演员以及司机师傅在内总共3个人,开拍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问自己是否购买了保险。
不过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拍完了,从那以后我的拍片风格越来越稳一些,就是我们会找一些更加安全的地方,这次惊险的拍摄也给我一个很大的触动,就是大家真的是为了一个镜头会特别特别特别努力的去做,不管是出于说我要为你这个作品、为你这个人,还是我们已经毫无选择了,只要剩最后一个镜头了,我们都要去拼这一把,我们就赌这一把。
问题四:当时在学校和中影华龙教育课程学习中与后续实际工作中的实际运用,有什么不同?
其实我一直很喜欢咱们中影华龙教育的孙春星老师,因为我觉得中影华龙教育达芬奇调色的课程基本上囊括了所有东西。自己刚刚上手操作调色台就很开心,就一直在搓球。

在搓球的过程中,你就会感受到调色其实跟画画很像,但是它比画画快,就是你要画画的话,你可能这一部分涂完了你才发现这颜色不对啊!但是那个调色就是我把这一块框出来,然后我直接搓,一瞬间看到上百个颜色。我们审美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塑造起来的,达芬奇调色课程的实践是我很喜欢的部分,课程中我们在一块训练了很久,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们每一次去帮别人调视频,都很有信心的原因。
问题五:对于未来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们,你有什么经验可以与他们分享吗?
其实在影视行业你最需要学会的就是:“如何展示自己?”可能大家在刚学习的时候都会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我觉得自己很牛逼,别人做的东西都很烂,我自己都能写,但是不要忘记,这些东西是都是S+的项目,或者你能看到的项目都是在经历过无数次的修改、无数的谴责和反馈之后,才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所以在这一点上面我们其实要去研究他们,而不是去谴责,因为那样谴责的话就成为一个观众视角。”

“第二种是他们觉得自己真的很不行,就是觉得这个行业很痛苦甚至有些到大三开始慢慢有了想要放弃的念头,其实我会建议他们先把自己的东西好好整理一下,因为这个市场要求的没有那么高。”
我们可以好好的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我觉得只要一直往下做,就一定会收获一些让你很惊喜的东西。
问题六:如果给你一次机会,让你重回华龙学习,你会学习哪一门课程继续提升自己,为什么?
其实我非常想在中影华龙教育再学习一下编剧的课程,通过视听语言和影片分析加深对电影脉络的认知,掌握剧本写作的技巧。

问题七:在这一行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我其实不是一个会说大话的人,主要是我怕被打脸。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老奶奶,她80岁了依然在做后期,她自己剪过很多有名的片子,想想80岁了,相当于她是从电影刚出生不久,她就进入了这行,然后她就一直做到了现在并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我那个时候就告诉自己说:“我不管能不能拿到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我至少也要做到80岁,我心里的目标肯定是,我是一个导演系的,我要去拍电影,拍任何影像。”
以上就是李芸璐同学的全部个人分享,希望可以为即将步入或是已经步入影视行业的你,带来些启迪。坚持你所喜欢的东西,并将喜欢转化成动力,专注下去,你就可以到达想达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