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中传到清美:我如何稳稳上岸清美视觉传达?

2023-06-09 10:17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陈梓婷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视觉传达

本科院校|中国传媒大学

本科专业|视觉传达


初试   |384

政治   |65

英语   |84

专业一|107

专业二|128


“备考时我一直用一句话鼓励自己:‘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不用太着急别人飞快的步伐,每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只有坚持才能走得更远。” 

——陈梓婷学姐


我在大三暑假的8月份开始备考清美,一战因为手绘6分之差失败。垂头丧气了几个月,在本科毕业之后的7月重振旗鼓,开始准备二战。这里主要和大家分享我两次的备考经验,希望对大家能有一点点帮助。

 英语 

资料:

单词——朱伟《恋练有词》、“不背单词”app、自己整理真题生词、考研博主整理的必背单词

阅读——黄皮书

作文——周思成,自己整理模版

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六级是裸考过的,但也并没有懈怠,保证每天都有一定量的英语学习时间。在完全自由的一天里,我前期英语学习时间一般控制在2~2.5小时左右(单词+一篇阅读+精读复盘)。

首先,我认为考研英语备考最重要的是保持单词的记忆。出现频率中等及以下的词汇可以不用做到准确无误地拼写,但是要大概知道中文意思,这样才能减少在做阅读时仅仅因为词汇薄弱而吃亏。一战前期(大概5、6月份),我刷完了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里面把真题单词分为高中低三个频率,还有讲述一些词根词缀的记忆法,对我记忆单词的帮助是比较大的。除此之外,我还背诵自己整理的真题卷单词,以及收集一些散乱的单词表背诵(比如@空卡空卡空空卡 的21天单词背诵计划表、完型填空必备词等等)。二战时,我觉得一战的背诵方式在复盘时不够精准,因此在背诵自己整理的真题单词之外,我还使用了APP“不背单词”辅助。每天起床后花30分钟~1小时背诵新词和复盘旧词,APP会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安排背诵计划,各种功能我也觉得比较合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单词背诵方式和app。  

朱伟《恋练有词》

其次,记忆性的学科复盘也很重要。我会在每一篇阅读上用便利贴写下不认识的单词方便复盘。比起百度,我更喜欢用“不背单词”来直接查找词义,它会显示该词在考研真题中出现的次数以及熟词僻义,不仅可以帮助判断该词的重要程度,加入生词本后复盘也很方便。 

后期为了快速过单词,把每篇整理好的便利贴集中贴在本子上

最后,两年的作文我都是在11月底12月初开始跟作文带背,每天保持背诵和语感即可,这样在考场上即使碰到比较奇怪的题目,多少都能写出点东西。另外,作文的卷面也很重要,字迹潦草的同学一定有意识控制一下,提前买答题卡练习卷面,可以给老师一个好的印象分。

p.s. 英语除了前期的恋练有词和后期的作文,我基本没看过课,作文也只在十二月中看了一节写作课,其余时间都是自己做题、背诵。大家要根据自身的基础和喜好选择老师和课程,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政治 

我的政治分数不是特别高,但是两年都维持在平均分以上够用的水平。

一战政治我在9月份才开始准备,看徐涛老师的基础课,搭配做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但是因为时间紧迫没刷完。后期看了腿姐的技巧班,并从11月开始一天不落地跟腿姐的背诵手册带背(两年我都跟了腿姐的带背,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政治后期的背诵压力),然后就是中规中矩地做模拟卷(肖8肖4是必须做的,学有余力可以做做其他主流老师卷子的选择题),背大题。

二战时,我在7月份就开始每天用一点点时间跟着腿姐的微博看书、做一道选择题,因为一战时觉得腿姐的讲课风格和应试技巧比较适合我,因此在二战时全程跟的腿姐,最后背大题时也是用腿姐的方法背肖老师的题目。

腿姐背诵手册

建议:

1. 政治除了跟一些比较知名的老师之外,大家也可以结合一些考研博主出的内容来学习。我在看课、复盘模拟卷选择题时,都是直接看的考研博主总结,他们往往会进行一些拓展,比自己翻书查找省时很多。后期大题背诵可以看博主带背、自己顺顺逻辑,就我自身而言会比直接背肖4答案里的内容要好记一些;

2. 时政到做模拟卷的时期会有各种老师整理,看看整理的热点、用小程序集中刷刷时政题,我觉得应试是足够了;

3. 选择题不要太教条主义地迷信“技巧”,我两年都吃了教条的亏,还是扎实的基础最为重要。而且,政治越来越有反押题的趋势,今年选择题目也比较难、比较偏,所以我个人觉得虽然政治可以突击,但还是能早开始就开始,均摊学习任务,这样在后期就不会那么紧张。但也不要沉迷看课,看得很有成就感结果最后什么也没记住,还是要配合做题打好基础。 

做题计时,养成复盘习惯

用特殊的记号标注自己觉得重要的题目

 史论 

史论是我花费时间最多的一门学科,特别是今年史论改革,在原本中外工艺美术史和设计史的基础上,增加了美术史和艺术概论的部分,背诵压力相对之前比较大。二战我史论每天的学习时间基本都在4.5小时以上。

一战时我完全没有史论基础,书都没看过,是八月份报了梦清的暑假班,才开始学习史论。暑假班课程结束之后,我根据梦清老师上课的内容重新整理了更符合自己逻辑的笔记,并且补充了一些相关知识和案例,打印成书反复背诵,这样在作答论述时答案就不会千篇一律,也更能体现个人的思考。我是边整理笔记边大致记忆的,进度其实有点慢,在11月初才把三本书的笔记都整理完,但也因为都是自己梳理、熟读过的,后期集中背诵就相对容易一些。

陈梓婷学姐参加2021年梦清暑假集训营史论课程

原本以为有了一战的史论基础,二战会相对轻松一些,结果被突然的改革打了个措手不及。暑假班结束之后,我先着重重新调整、补充去年的工艺美术史和设计史的笔记,直到10月开始学习美术史和艺术概论(都听的梦清网课),同时推进工艺美术史和设计史的背诵。因为内容实在太多,在11月中旬我才开始整理美术史的精简笔记,时间关系加上脑容量不足,我只整理了中高频的内容,放掉细节,按大框架背。在复盘的时候用Xmind按树状图的形式梳理,看看自己能默出来多少东西,再对重点内容特别标记。每天早饭时,我会边在b站上有针对性地看一些艺术与设计相关的视频,美术史的尤其多,不仅有趣,还可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艺术概论因为真的来不及了我只看了网课,没有进一步的复习)。 

美术史框架整理

我没有额外去检索论文看,但是报了梦清的史论精讲班(10~12月),里面除了论述写作的教学之外,还有不同专题的史论精讲,可以就此机会学习老师精选过的论文和案例。因为是专题式的课程设置,打通了很多不同板块的知识,也会及时根据考试内容作出调整,我觉得对我学习史论是有很大帮助的。

就近几年的史论考试趋势来看,史论的题目越来越灵活,不再拘泥于单纯的死记硬背。今年虽然加回了传统的名词解释,但论述的题型却是大改变,甚至要求画草图。想提醒大家的一点是,不要硬写一个不是很了解的知识,要写就写自己比较有把握的,即使例子大众,也比写错了好很多。比如我今年的论述大题,就冒险写了一个其实我不太了解的东西(背过但记得不够清楚),草图表现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误。因为我前面的名词解释都差不多会写,简答的答题方向和老师考后出的答案参考方向也一致,但是结果分数很低,我想可能就是最后论述翻了大车。

总之,大家在打牢史论知识基础的同时,我觉得要注重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灵活贯通,合理安排好时间,不要想当然地觉得背工艺美术史和设计史就够对付了,新增的同样很重要。根据最新的考试安排,梦清也会随时更新课程安排,更合理地调整史论的教学,大家跟紧老师的步伐即可。 

默写大框架,按树状图展开细节

 手绘 

常用工具:草图——百乐彩色自动铅笔(橙色、蓝色)

勾线——斯塔勾线笔26色(我是勾线画风)

上色——法卡勒马克笔120色以上(我是一二三四代混着用的,像皮肤、头发这类颜色选择三四代的软头,晕染更自然)

细节——三菱极细丙烯马克笔(有覆盖力,常用作高光)、辉柏嘉彩铅(考试时不建议大面积使用彩铅,速度很慢,我只用来叠加腮红)

辅助——樱花橡皮、圆规、平行尺、三角尺、圆形尺(禁止使用人形尺)

一战时时我对手绘不是特别担心,练习的频率也不是很高,结果考试的时候翻了个大车——在换纸画素描的时候,把图画到反面去了,过了二十几分钟我才发现,而试题有明确要求画在写名字的那一面。因为怕在反面留痕迹有作弊嫌疑,询问监考老师也没有多余的纸,我只能全部擦了重新画在正面,浪费了很多时间。对主画的解题也非常浅显,直接画成了装饰画,收完试卷我就哭了觉得凉了,最后的确是凉了,差6分过120的线。

有了一战时的失败经验,我第二年花在手绘上的时间多了很多。我总结了自己画面常有的问题,比如主体经常占比不够大导致画面很空、人物过于卡通倾向、有时扣题不够紧密,同时尽量发挥自己色彩比较鲜艳明快的优点,保持稳定的练习频率以保证手感,不画整图时可以画画小构图、锻炼解题思路。

建议:

1. 素材库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分类图片。除了主图的素材积累之外,一些副题(比如字体、吉祥物、包装、标志设计等等)也要积累素材,即使初试时没有考到,复试也有很大几率会考;

2. 考试前尽量要有自己的几套构图和配色方案,考试全部临场发挥翻车的可能性很大。但我觉得在备考前期,不要拘泥于“我一定要出一个考试能用的方案”这样的想法,而是应该多多尝试不同的构图和色彩搭配可能性,找到效果最好、自己最能驾驭的那种,在后期模拟考中就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背过的方案,翻车的可能性也比较小。建议大家买一个画夹或者画册收纳自己的画,不要因为某一张画得不好就直接扔掉,不要逃避自己的短板,我也会时不时翻看自己之前的画,甚至是都贴起来对比,可以更整体地观察自己画面的问题;

3. 我个人觉得手绘是四门科目里最有必要上课的一门。可以的话,尽量参加手绘线下课,这样能清楚地察觉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尽量地规避短处发扬长处,在大佬云集的班里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 



陈梓婷学姐梦清暑假班课堂掠影
复试前把画都贴出来回忆构图和配色,总结问题

 复试 

笔试——6小时手绘

面试——20分钟,携带作品集,英语、政治、专业问题抽问,老师自由提问

线下复试手绘要考6个小时,中间有半个小时休息时间让大家在座位上吃东西补充体力。考题形式比较多变,分数占比也很大,大家还是要合理安排时间,我就因为一直在赶作品集还有准备面试问题,手绘到最后两三天才急忙画点东西找手感,考场上发挥得也不尽如我意。

重中之重就是作品集,我在出初试成绩之后才开始准备。尽管是本专业,但一些作品还是特别稚嫩,好几个都是推翻重做的。如果说初试五天崩溃一次,复试大概一天崩溃五次,觉得时间来不及、作品做得烂、要准备的东西太多、焦虑线上还是线下复试、心理压力大等等……所以我觉得,特别是跨专业的同学,如果初试考完觉得还可以就尽快准备作品集。进入复试后,梦清也会提供一对一的作品集指导。此外,疫情放开,以后应该大概率都是线下复试,大家还要给作品集打印预留充分的时间,以免出错需要重印来不及。 

作品集

今年面试的问题很灵活,不按套路出牌,大家要对老师可能会问什么问题有一些设想(要尽量对自己的作品集、自我介绍里提到的经历背景了如指掌),自己挖的坑别自己栽里面了。我本身有点社恐,而且很容易语无伦次,准备面试问题的时候就特别焦虑,但实际上老师们没有那么恐怖,都比较和蔼,我自我介绍超时被打断了、政治问题刚开始答偏了,老师还微笑着说让我不用紧张,不会的也就大方承认,比不懂硬说要好得多。也要特别感谢梦清提供的模拟面试机会,学长学姐们指出的问题让我反思了很多。 

 其他 

备考期间我会每天制定to do list,使用forest专注,同时统计自己学习的时长,过完一天就在下方写上对当天简短的反思,主打一个按部就班。考研心态也很重要,我本身就属于心态特别不好的那一类人,经常过度内耗,消耗自己的能量,和我一样心态不好的同学可以寻找一些方式释放压力,我会选择在画画时听听歌、心情不好的时候给家人打电话、吃喜欢的甜品之类的,短暂地休息后上路反而更充满能量。

非常谢谢梦清的老师、学长学姐们的关心和指导,谢谢在梦清遇到过的善良的小伙伴们,我们一起努力、互相为对方加油打气、一起在教室画到深夜的时光我会一直记得。考研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在专注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身心健康,一战失败之后我沮丧了很长一段时间,索性就完全不去想考研,专心做毕设,到6月才在家人朋友的鼓励下下定二战的决心,之后就是心无旁骛地备考,也是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平凡的自己的无限可能。备考时我一直用一句话鼓励自己:“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不用太着急别人飞快的步伐,每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只有坚持才能走得更远。

 有存在便有希望

有希望便是光明

考研之路从来不易

若常觉深埋于黑暗角落

请坚信心中埋藏的希望

它会如烈焰般腾升

照亮阴云密布的天空

哪怕长夜漫漫

只要砥砺前行

必能到达理想之地


正如陈梓婷学姐所说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不用太着急别人飞快的步伐

每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只有坚持才能走得更远


祝愿陈学姐在研究生阶段

继续发光发热、闪耀如星

在清华园里收获快乐有意义的生活

---------------------    END    -----------------------

从中传到清美:我如何稳稳上岸清美视觉传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