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夏天·冬天·我的家乡

2022-06-09 21:21 作者:3024121  | 我要投稿

几年前,临近春节,我又坐上了回到老家的火车。

经过了几番周折,一个“路痴”终于找到了对应的床铺,火车还未开动,下面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我便躺在上面,想着从天津到东北的路还很长,我就渐渐的睡着了。

我的老家似乎一直笼罩着几层烟火气。

印象中离我最远烟火气就是我六七岁的时候,呆在老家。一到冬天就出门去玩,常常是几个小时不回来,东北很冷,冬天的天黑得也快,往往需要家长打着手电到河道边上来喊我回家吃饭我才肯回去,有时候还和小伙伴们跟家长一起玩个“捉迷藏”。当然结局总是我被姥爷像拎小鸡一样拎了回去。远远的在楼下就看见我们家的烟囱冒出热气,等进了屋,回头去看和自己玩的那些小孩时——大抵都不见了,只见小镇上,家家户户的烟囱飘起炊烟,慢慢的,整个小镇都笼上了一层烟火,洁白无暇。

再近一点呢?

再近一点,就是在我小升初的时间里。小学还没毕业各路初中招生的小道消息却率先传出,搞得即使是在暑假里也少不了紧张。“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成了我的日常。在学了很长时间之后,我总会出去走一走,这时候姥姥就神秘兮兮的凑上来,递给我一张皱皱巴巴的五块钱。

“宝,去买根冰棍吃吧。”

若是被我妈发现了,我自然免不了把钱交上去,我妈还会指责姥姥“妈,他容易感冒,不敢给他买这些东西的。”“知道了。”姥姥总会不好意思的地挠挠头。

虽然是这么说,我总能吃到冰棍——无论是和我一起玩的孩子们递给我的,还是我姥爷偷着给我买的,亦或是姥姥成功塞给我的。我早就已经忘了小镇上都买什么冰棍了,记得的只是撕开包装纸之后落在手背上的细碎冰碴跟阳光照射下冰棍喘出来的“粗气”。

再近一些的就是初二那年,原本打算回天津的火车停运,机场关门,大巴停运——世界从此停摆,我也回不去了。

我只好顶着高延迟,在这一隅之地跟着同学们上网课。在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也总是能等到姥爷的那一句“走,跟我放鞭去。”似乎我从未长大,他也从未变老。下了楼,广播里倒数了十秒钟,再加上噼里啪啦一顿响,我知道,新的一年来临了。放完了自己的鞭,祭了祖宗,把头靠在姥爷肩膀上一起看别人放的礼花,有红有紫,有绿有蓝,生命就像刹那间的烟火,短暂的驱散黑夜,绽放后就不再。此刻,无数的烦恼与痛苦,都随着烟花一起升空,变成了几句对家人朋友最真挚的祝福。

鞭炮声,大礼花,冰棍喘的粗气,烟囱生起的炊烟和每次跨年前的倒计时构成了一个懵懂少年对家乡的全部印象。

如今我也走了出来,走出了那个长大后天天想着逃离的小镇,理由很简单——信息闭塞,设施落后。我在大城市里发展的更舒服,周围的环境也更美好,学习的压力一大,过去回到老家跟他们一起过年的过程渐渐变成了跨年时候用语音或视频电话跟他们道个祝福,报个平安。

日子久了,少年发现,他的心缺了什么。

是看到了工厂的烟囱排出滚滚浓烟就想起了家乡飘起的炊烟?还是在物理课上学到冰棍的“粗气”其实水蒸气的凝华?

都不是。

少年发现自己想家了,少年要回去,于是他坐上了这趟火车,他心里突然明白,家乡不止有烟花,不止有冰棍,也不止有炊烟,更多的是姥姥跟姥爷对自己的爱,无缝不钻,充满了他的整个童年生活。

这一觉睡得很死,他醒了,列车还在行驶,在漆黑的隧道里,谁也不知道路的尽头会是什么——

或许我倒数十秒种,他们二位就会在站台等着我回家吧。


夏天·冬天·我的家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