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规律
3种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亲切自然,有说服力,以自身经历叙述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抒情,亲切自然,有感染力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灵活自由
4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插叙——1.交代了......内容,使文章内容更丰富;
2.突出人物......特点(品质),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3.突出......中心+中心;
4.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5.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一波三折。
倒叙——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突出......内容(结果);
3.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一波三折。
补叙——¬1.补充交代......内容,使情节更完整;
2.突出......中心;
5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描写——
环境描写:
1.点明时间、地点;写出环境的......;(不要笼统地说“写出环境的危险”“环境的美好”等,要具体!)
2.渲染......气氛;
3.衬托人物......心情;
4.表现人物......性格或品质;
5.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下文写什么内容表述时要具体!)
6.暗示......社会环境
7.深化中心+中心
8.暗示中心或人物......命运
社会环境描写:指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作用:
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
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
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4、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作铺垫。
人物描写:1外貌描写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内容包括:对谈话内容的概括,声调,评论人物的口才。)3动作描写 4神态描写 5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不可单独使用)
1写出描写方法
2关键词+(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全面细致)
3写出了......内容(描写本身表现的内容、心情、心理、性格、品质——¬结合语境分析,要具体!)
4表达......感情(结合中心)
5为下文......作铺垫
6烘托/衬托......
(当描写对象不是叙述主体时,对叙述主体起烘托或衬托的作用)
外貌描写:表现人物形象,有一定的顺序,在描写中插入议论
7种线索
时间线、地点线、人物线、事物线、事件线、感情线、见闻线。
线索的作用——¬贯穿全文,条理清晰(连接人物)
8种修辞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写出......,表达......感情。
拟人——¬把......人格化,生动形象写出......,表达......感情。
排比——句式整齐,有节奏感;加强语势,写出......内容,强烈表达......感情。
对偶——句式整齐,词词相对,音韵和谐;使文章有诗歌美、音乐美,+内容+表达......感情。
设问——提醒注意,引导思考,引出下文......内容,突出......内容,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一波三折+感情。
反问——加强语气,加重语言力量,突出强调......内容,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表达......感情。
反复——突出强调......内容,表达......感情。
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读者印象深刻,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突出表达......感情。
多种表现手法
伏笔(前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为下文即将要出现的预先做的某种提示或暗示)、铺垫、呼应、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对比、象征、讽刺、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卒章显志、联想想象、虚实结合、详略得当、夹叙夹议等
伏笔——1前文写......内容,为下文写......内容埋下伏笔,使读者读到下文不会感到突兀之感;
2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推动情节发展
4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设置悬念,使文章一波三折;
设置悬念——1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使文章一波三折;
3结合文章指出悬念是什么;
4为什么说是设置悬念;
对比——1把.....和......进行对比,突出强调......内容(形象)
2表达......感情
欲扬先抑(先抑后扬)——1先抑......内容,后扬......内容;
2前后形成强烈反差,突出......品质、特点、形象;
3表达......感情(中心);
4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5使文章一波三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呼应——结构: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1上文的......内容与下文的......内容相呼应;
2上文内容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4下文内容是上文内容的原因;
5表达......感情+形象。
详略得当——1详写......内容,突出人物......,突出......中心;
2略写......内容,突出人物......形象,突出......中心;
3略写是详写的补充;
4详略得当,形象鲜明,条理清晰,突出中心。
段落或句子作用——
开头段的作用
结构上:总领全文,开篇点题,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上:结合语境写内容
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中心
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奠定文章……感情基调
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
如果有特殊的(如:修辞、描写等)分析其作用
中间段的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
内容上:承接上文……内容,引出下文……内容
结合语境写内容
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中心
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
如果有特殊的(如:修辞、描写等)分析其作用
结尾段的作用:
结构上:总结全文,篇末点题,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前文
内容上:结合语境写内容
点明中心/深化中心+中心
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引起读者思考
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
出人意料,震撼人心
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深思,给人警醒和启示,令人回味无穷
如果有特殊的(如:修辞、描写等)分析其作用
单独成段的作用:
突出强调……内容
表现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表达……中心
为下文……作铺垫
多角度思考的范围:结构
内容
人物形象
引用
描写
特殊写法
运用小标题的作用:内容清楚
以小见大
句式多变
题目含义作用——
表层义(题目(词语)本身的含义+结合内容)
深层义(结合中心)(揭示……道理,揭示……社会现象,表达作者……感情,引起我们关于……的思考)
(如有象征义,点明象征义)
概括文章内容+内容
点明/突出中心+中心
设置悬念(形式新颖,修辞,有文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以小见大
如果有修辞,分析修辞的作用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人+事+因果+形象+感情
概括文章中心——
写人文章:内容+形象+感情
写景文章:……景+特点+感情
解释词语——
本义+文中义+形象+感情
赏析角度——
修辞
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词语:1修辞 2描写 3贬词褒用(褒词贬用)4大词小用 5以动写静 6化抽象为具体 7动词 8形容词 9拟声词 10叠词11副词12本义+文中义+形象+感情
句式:长句,短句(短句作用:生动活泼,有节奏感,营造激越气氛,增加文章的气势),对称句,倒装句等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句子含义——
关键词解释
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句子(“翻译”句子)
表达......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