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回忆录(4)
上回提到了我们的班主任,我觉得有必要单拿出一版来说,因为高二的班主任:闫主任,在我看来,对我的影响,是积极的,也是巨大的。
闫主任是我们年级的德育主任,也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因为我的母亲就是老师,所以我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不会直呼老师的姓名,这也是只有我的在初中和高中的坚持。
我最初对闫主任的印象并不好,甚至说过一些他的坏话(但称呼还是没变过的)。为什么印象不好?因为我上课聊天老被他逮住(呜呜呜)。他甚至给我调到了全班最后靠墙的位置,因为我的实力当时就严重下滑,所以我必须靠手动丹凤眼才能看清黑板,因此我对班主任是充满了敌意。
但为什么我对闫主任的态度改观了呢?这还是源自那之后的第二次换座位。闫主任经常习惯于在语文课上讲一些课外的话,比如家国情怀,还有为什么学等的道理。其实这就是我原本就爱听的,在最初的我看来,不上正课对我来说就是好事儿,大道理我是最爱听的,这个点我在之后的回忆录还会提到。
第二次换座位时,闫主任将一些人调回了前排,而我被留在了后排,我当时就有些不理解,因此老师走的时候,我就跑出去问他。闫主任和我说:“你这次没问题其他时候就没问题吗?”其实这句话好像没什么深意,但是当时却出发了我的思考,是不是因为我做的不够好?毕竟我违纪的次数已经数不胜数了,只不过都没有被抓住罢了。
从那之后,我就开始认真听闫主任讲的每一句话(当时不是语文课讲的知识),并且有意识的记录一些我认为是闫主任名言(闫主任语录)的东西。但可惜的是,那本史诗笔记本被卖给收破烂的了,令人心痛。
当时级部的德育标语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话是张载的“横渠四句”,张载也正是衡水本地人。而闫主任也对为什么学习作出解释,衡中为什么是衡中:“如果比谁更会玩就能上好大学,衡中就带着大家比别人玩的更欢,但是高考考的是学习能力。”
“做人要有家国情怀”
“人要讲政治,讲立场,讲道德...”我已经记不清了,其实最确定的就是讲政治,但这个讲政治,并不是说谈论时政,而是人要有立场,不能左右摇摆。这些话对于我一个很迷茫,找不到学习的意义的人来说,真的是莫大的帮助。因为我本人从小到大,一直并不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总是父母问我行不行,能不能做到,我为了回应期待,我的潜意识里就想当然地认为,我行我能做到。这种生活方式导致我在受挫的时候,就开始变得迷茫,敏感,精神状态变得脆弱,这些其实在大学也有很明显的体现,但这都是后话了。
无疑来说,闫主任的一些看似很空很泛的话,却让我重新找到了暂时的方向,改善了我的心理状态。
闫主任说的很有道理的话还有很多,但当时真正听的人不多,每次只有我抬头看老师讲话,而大家都是埋头学习,不听老师说,觉得没用。
闫主任的话不仅对我当时有帮助,也对之后的我去追求思想上的完善,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