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经验:如何有准备性的联系导师

2023考研复试预计3月下旬开启,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留给小伙伴们准备复试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啦
为了考研复试更加顺利,考生一般都会和导师取得联系,让导师对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争取为导师留个好印象,不至于在正式面试时,因为时间的短暂、或表现的不充分,而让导师忽视自己。
但和导师取得联系也要讲究技巧,否则盲目地和导师联系,很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么考研复试中,如何避过与导师间的“雷区”呢?
一、充分了解自己喜欢的导师。
提前联系老师是为了增强考生与导师的相互了解,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联系导师。
联系导师之前一定要了解导师情况,主要是导师的经历、工作状况、学术研究状况以及师生之间相处情况。以便正面接触时能找到共同话题,使交流变得流畅,并较快获取导师好感。
但要切记,不要在联系导师上消耗大量精力,也不要因为未得到导师回复而产生焦虑,对接下来的复试丧失信心。也不要在联系导师时不依不饶,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给导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如何找到导师联系方式。
1、找学长学姐
一个专业就那么多学生那么多导师,彼此之间就算不熟悉但毕竟同学关系要到导师的联系方式不难。
2、报考院校研究生网站
一般学校在研究生网站都会挂导师的相关介绍和联系方式,一般是邮箱。
3、中国知网
去知网搜索导师姓名的论文,如果有重名那么再加上学校名字缩减范围。在期刊论文的首页左下角、或者文末会有作者联系邮箱(就是你导师的邮箱啦!)
三、选择恰当的联系方式。
1、邮箱中文名字最好标注清楚姓名及专业。
2、不要群发,特别是同一个学校的好几位导师。
一个一个联系,这个不行再联系下一个。虽然导师们也都知道,一个学生可能联系好几个导师,但是看到收件人有一堆人,也会把你当作一堆备胎之一,而且是优先级靠后的。即使有的邮箱有群发单显的功能,同一个学校的导师相互之间很可能认识,没准聊天时就能知道谁谁同时联系了好几个导师。
3、利用“已读回执”判断导师是否查看了你的邮件。
导师看到邮件一般都会回复,这是基本礼节。除非超级大牛超级忙,或者邮件多没看到。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等一两周之后再发一次。如果还没有回复,基本可以确定是看到了不想回复,就不要再发了。

四、话要说到恰到好处。
在和导师联系时,要说动听的话,但要注意场合和措辞。
比如在面试时独赞某一导师,往往会导致分数上的不小损失,此外好话不要说得“太露骨”。差不多人人都喜欢听好话,但同样是好话,露骨的谄媚和恰到好处的赞美在效果上有天壤之别。
另外,不要过分披露自己。要注意细节,以免过早披露自己的缺点,也不要太张扬自己的优点,导师不会喜欢一个咄咄逼人的学生。早期基本上要以释放正面信息为主,注意分寸,后期也要适当解剖自己的缺点,但无论前期还是后期,大部分信息要依托于学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