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
这个假期,我认真观看了《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里面讲述的是从1915年到1921年,一群先进知识分子努力拯救受封建思想蛊惑的中国,并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的清政府先后与帝国主义签署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了极大损失。
75年后的1915年,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知识分子意识到要唤醒受封建思想蛊惑的民众,结束清政府的黑暗统治。他们齐聚北京大学,共商救亡图存之路,从此开启了新文化运动的篇章。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还有李大钊创办的《甲寅日刊》,在当时的中国引发了巨大影响。
北京大学作为当时全国著名的学府,这里的学生也为新文化运动贡献出不少的力量。其中由陈延年在校内发起的工读互助社,一经发起,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很多人对此带有质疑的态度,但更多人对工读互助社带有支持的态度。尽管最后实验失败了,但是会员们永不言弃的精神,对于我和同学们来讲是学习的榜样。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里,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我总会想起会员们的故事,从而勉励自己不要放弃,继续努力。
巴黎和会上,各国代表针对山东问题进行谈判,北大学生郭心刚,他的父亲死前告诉他,山东是在自己的手中丢掉了,他很惭愧,等到山东收回,一定要到父亲的坟墓前告诉父亲山东回来的消息。从此,他立志要完成父亲的遗愿。但是,山东最终没能被收回,令郭心刚悲痛欲绝,不能完成父亲的遗愿。最后他忧国忧民,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
正是因为这次失败,1919年5月4日,在北京发起的"五四运动",北京各大高校学生集体罢课,上街游行。随后,消息传到全国各地,各个阶层发动起来,先后参与到这次活动,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游行活动上,多名学生被捕,蔡元培校长面对重重困难,无论如何要把他们救出。最后,蔡校长成功救回了被捕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认真学习"五四运动"的故事,像那个年代的青年一样,饱含爱国的热忱。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习蔡校长与学生们患难与共的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如果问我《觉醒年代》有续集吗?在我看来,答案就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感谢先辈们的付出。尽管我们是通过观看影视作品的方式了解历史,但也令我收获繁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青年一代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向党的100岁生日献礼!
北京的一位中学生 Bilibili-文艺委员的我
2021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