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打击乐的天花板|袁朝桢和tabla


大家好我是袁朝桢,职业打击乐音乐人。平时经常会玩各种各样的世界打击乐器,今天我们来跟大家分享一个来自印度的打击乐塔布拉(Tabla)。



塔布拉(Tabla)是印度的传统乐器,由一大一小的一对鼓组成,小的高音鼓称达亚(Dayan),由右手击奏;大的低音鼓称作巴亚(Bayan),由左手击奏。最早它们是连在一起的,只是突然间有一天裂成两半了,印度人就把它又重新做成两个不一样的鼓。

演奏时就是这样席地盘坐的,塔布拉(Tabla)放在地上,我们看到这个达亚(Dayan),它通常会用一些密度比较高的红木来制成,所以分量很重。巴亚(Bayan),一般会用硒、铜等金属,是相对比较轻的。
在鼓皮上,它们会用羊皮、鹿皮;边上的线一般会用驴皮;中间这个黑色的地方是用糯米和铁砂混合而成的材料,用石块研磨出来的。



这个木栓子用于是调音,往下砸的话它就会越来越紧,音调也就越高,我们还会携带一个小槌,平时轻砸鼓边做微调,如果想要调得多一点的话,才会砸这个木栓子。



塔布拉(Tabla)非常特别,它其实是有音高的,因为要配合印度传统的唱颂,包括一些古典音乐。特别是我们的达亚(Dayan),为了配合歌手,它可以进行不同音高的调音。所以我们演奏前,要先选好鼓,比如我这张皮就是从A开始,最多到D。再往上高的话,可能要换成另一个音高的达亚(Dayan)了。

塔布拉(Tabla)的学习之路非常漫长,它的很多的节奏其实都是靠唱,而不是拿一个谱子去记,你一定是要把它唱到滚瓜烂熟的时候,你才能够对它有所了解,才能慢慢去演奏它。
当然,演奏又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你要花时间的去熟悉它的各种特质,所以没有个十年八年,真的是很难上台,最关键的一点,它其实是要让你一直去关注它。
在印度很多节奏都有名称,就像Raga一样,不同的时辰会有不同的Raga,节奏也是如此,比如说我们会有16拍的、8拍的、7拍、9拍、甚至是13.5啊、9.5这样的比较少见的拍子。7拍子叫 Rupak Tala,如果是10拍子他们就会叫做 Jhaptal,16拍的会称为Tintal (or TeenTal)。

这些就是印度的传统,如果你跟着老师学,他们不同的流派会有不同的节奏型,在正常的演奏当中,塔布拉(Tabla)会成为一个伴奏乐器,会打类似这样的节奏。
这两种节奏分别运用在不同的音乐风格当中,像一些唱颂啊,他们就会选择后面这种更有律动感的,中间演奏到乐手需要solo和即兴的时候,一般会在基本节奏框架下有一些变化,最后进行一个Tihai的三拍的反复,来进行这个乐手的solo的结束。
Tihai:一种印度古典音乐中的节奏技术,通常用于结束乐曲时对结尾进行三遍重复。
乐手们都会唱一种特殊的节奏,大家称为的Bol,唱的就跟你打的是一样的。

谈到印度音乐,塔布拉(Tabla)几乎可以说是完全绕不开的,在印度所有的音乐文化当中,可以说是到处可见它的身影。同样,鼓手在印度也多如牛毛的,可能有很多的鼓手打得非常非常好,但是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上台。
说到一些好的乐手,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国宝级的人物——扎基尔·胡赛因(Zakir Hussain),他可以说是最早和西方文化去做交流的塔布拉(Tabla)形象使者吧!大家可以从他的音乐中,先去了解和认识这个乐器。

如今,世界各地的朋友都会去玩塔布拉(Tabla),在不同的音乐风格当中,比如弗拉门戈(Flamenco)音乐中,甚至一些非洲巴西的音乐当中,都会听到塔布拉(Tabla)的声音。
作为在中国的音乐人,我喜欢塔布拉(Tabla)是因为它独特的音色的魅力,所以在我的音乐中我会用它的音色、感觉去帮助我去完成作品。
我更多地会用一些现代,或者非传统的方式去演奏它,其实你能听到,塔布拉(Tabla)可以用到很多不同的音乐当中。它号称是世界上最难的打击乐器之一,但本身也非常有创造性和想象力,每个乐手在去学习和演奏它的过程当中,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Far From Home 家书音乐:Sound Scape 声音风景 - Le Paradis des Voyageurs Perdus

讲者|袁朝桢

职业打击乐音乐人。一直探索世界音乐以及节奏律动和现代音乐的融合。音乐领域遍布流行,爵士,先锋电子及,世界音乐各领域。
「GROOVEPAPA音乐」打击乐创始人。先后曾加入过「戏班」、「Soundscape”」等音乐团体,任迪斯尼音乐剧《狮子王》打击乐手、JZ爵士大乐队打击乐手、德国 SELA Cajon 艺术家、西班牙DG打击乐品牌代言人、上海音协打击乐专业委员会理事。合作艺术家有:袁娅维,杨坤,任贤齐,小河等。
策划制作
策划:unintended小米 朱芳琼
导演:杨建华
摄像:李柯
录音:鼓童(老猫)
剪辑:张七柒
文编:旷四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