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斋志异・西僧:心适迷途长不识,道非身外更何求

2023-02-17 20:00 作者:霜霂薪苇  | 我要投稿

西僧

——心适迷途长不识,道非身外更何求

蒲松龄・聊斋志异・卷2(卷3?)・西僧

[1]赵伯陶,注评.聊斋志异详注新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577—580.

[2]于天池,等译注.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聊斋志异[M].北京:中华书局,2015:691—694.

[3]朱其铠,等译注.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全本新注聊斋志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354—355.

西僧自西域来,一赴五台,一卓锡泰山。其服色言貌,俱与中国殊异。自言:“历火燄山,山重重,气熏腾若炉灶。凡行必于雨后,心凝目注,轻蹟步履之,误蹴山石,则飞燄腾灼焉。又经流沙河,河中有水晶山,峭壁插天际,四面莹澈,似无所隔。又有隘,可容单车,二龙交角对口把守之。过者先拜龙,龙许过,则口角自开。龙色白,鳞鬣皆如晶然。”僧言:“途中历十八寒暑矣。离西土者十有二人,至中国仅存其二。西土传中国名山四:一泰山,一华山,一五台,一落伽也。相传山上遍地皆黄金,观音、文殊犹生。能至其处,则身便是佛,长生不死。”听其所言状,亦犹世人之慕西土也。倘有西游人,与东渡者中途相值,各述所有,当必相视失笑,两免跋涉矣。

卓锡,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爲卓锡。——汉语大词典

服色,㊂衣服的样式色泽。——汉语大词典

熏腾,炽盛貌。——汉语大词典

心凝,聚精会神。——汉语大词典

目注,目光注视。——汉语大词典

步履,㊀行走。㊁指脚步。——汉语大词典

腾灼,形容火势猛烈。——汉语大词典

莹澈,㊀莹洁透明。——汉语大词典

鳞鬣,㊀⒈指龙的鳞片和鬣毛。——汉语大词典

相值,㊀犹相遇。㊁相当;相匹敌。——汉语大词典

后记

西僧慕佛,远涉中土;唐人悟法,遍参西域。


不了自性,反求诸物;不识净土,竞逐西东。


心适迷途,沉沦已久;道非身外,更待何求。


万缘俱淨,大道初开。明心见性,即睹弥陀。


后记写于2023年02月16日左右

聊斋志异・西僧:心适迷途长不识,道非身外更何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