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流浪地球》到《封神》,电影产业越来越依赖云计算?

2023-08-04 17:09 作者:KDA丶浅夏  | 我要投稿

这个夏天,国内最具热度的电影,多半是《封神》或《长安三万里》了。

对观众来说,这两部电影共同的亮点就是片杰出的画面水准。

《封神》奇幻莫测、宏伟绝伦。《长安三万里》繁华瑰丽、热烈浪漫,带给人惊艳的视觉享受。

不过,对行业相关从业者来说,画面只是表象。在从业者眼中 ,每一帧画面背后,都是满满的科技与算力。

以正热映的《封神》为例,《封神》第一部总时长148分钟,镜头数2348个,其中特效镜头数1747个,仅动画预览就达125分钟。

如此庞大的镜头数、超长时长,再加上该片融上古神话与历史为一体,世界观奇幻神秘而庞大,角色数量繁多,要想传达出故事特色和影片核心,就对画面有极高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目标,就不得不借助科技的力量,利用云渲染的算力对画面进行渲染。

无独有偶,今年夏天爆火的另一部作品《长安三万里》,尽管取材于唐代众诗人及真实历史,但对画面的精细要求却不遑多让。

《长安三万里》时长168分钟,史上最长动画电影名副其实。

电影一共有4068个资产,2184个镜头,制作过程中各环节任务数43592个。

为了能实现对影片质量、制作周期的要求,制作方也引入了云渲染技术,借助海量超强算力机器,同时进行渲染。

其实不止以上两部作品,回溯那些观众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很多都是借助云渲染才得以完成的。

不论《流浪地球2》,还是《流浪地球》,乃至更早的《阿凡达》,都是如此。

《流浪地球2》渲染高峰期,每天都会创建并回收5000+个渲染计算节点,为解决“算力需求大,机器不够用”的问题,

视效公司和国内顶级云计算企业合作,构建超大规模的混合云渲染集群。

《流浪地球》初期视效镜头达到4000个,缩减后至2200个,其中50%是高难视效镜头,甚至还有大量全CG镜头,如上海地区的冰封景象等。

如此巨量的视效镜头,对渲染量的需求毫无疑问是庞大的。

以更早的《阿凡达1》为例,其制作公司数据中心装配有10000㎡机房,填满了惠普BL2x220c刀片式服务器,总计拥有4万多个处理器和104TB内存。

这些数据通过光纤通道连接,读写量大约3 PB。

如此庞大的渲染需求,单机渲染1帧需约2小时(2K-4K分辨率),160分钟影片,每分钟9000 幅图片(60秒x30帧x5层)。

整体渲染时间需要2880000小时,相当一台服务器要工作328年。

若只使用本地物理机器渲染,这样的渲染时长显然是难以接受的。而云渲染,正完美地解决了这类需求。

《流浪地球》以人类将地球转移出太阳系为背景,呈现出太阳灾变的壮阔画面。

从恢弘的星际画面,到引人入胜的行星表面。

云渲染技术太阳爆发的磅礴能量和地球的艰辛行进表现得淋漓尽致,以逼真的视觉体验,带观众仿亲临其中。

《封神》中,古代奇幻的场景需更多细节和光影,从瑰丽的仙境到蔚蓝的天空。

从精致人物造型到奇幻的场景,云渲染以技术和算力。

让妲己、姜子牙等经典角色一一展现,为电影增添了魔幻光影,建构出一个奇幻的古代世界。

从《流浪地球》到《封神》,借助云渲染技术,越来越多的电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震撼。

这两部分别代表了科幻和奇幻类型的电影,也深刻体现了云渲染在影视制作中广泛应用的原因。

  1. 算力庞大,部署灵活

云渲染以弹性、可扩展的计算资源,满足电影大规模的渲染需求。《流浪地球》中,数以千计的太空场景、行星表面需同时渲染,只有云渲染的并行计算能应对这种挑战。

  1. 提升效率,缩减时间

无论《流浪地球》还是《封神》,都需大量后期制作时间来调整和优化效果。云渲染的强大算力大大缩短了渲染时间,从而提高了电影制作效率。

  1. 轻装上阵,降低成本

云渲染使制作团队摆脱庞大且昂贵的渲染设备,摆脱机房、维护、宽带、维护等成本,以公有云算力和更低成本实现所需效果,从而降低成本。

从《流浪地球》到《封神》,是国产电影的前进、突围,也是云计算、云渲染技术的应用发展史。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结出了一众丰硕的果实,也激发了动画和电影工业,关于未来的无限想象。

【渲染101】动画云渲染,专注于动画和影视渲染,当前已支持CMD命令行渲染。

一机多帧渲染,更有单台84核心+342G超大运营内存顶配机器、海量节点,让渲染迅如闪电、稳如泰山。

感兴趣的朋友可到渲染101官网注册个:http://www.xuanran101.com?ycode=1888

使用渲染码1888领200测试金,拿来测试练手还是非常不错的。


从《流浪地球》到《封神》,电影产业越来越依赖云计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