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构建起自己的哲学时该如何应对抉择
*本文仅表达笔者个人观点,欢迎指正,共同学习。
当我们进行彻底地反思,意识到我们所立足于的哲学的真正起点不过就是虚无(什么都没有)时,伴随着先前统摄着我们意识形态的破除,似乎一切判断与抉择都湮灭在了虚无的深渊之中,生活中的一切实践、抉择都“失去了意义”。而当我们坚定自己的伦理热忱与立场,意识到必须有一个哲学从虚无中焕发出来时 我们又会发现构建自己的哲学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问题在于:在这一阶段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抉择。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思考。
第一点,在意识层面,不能轻易地退而求其次。要始终将反思进行下去,不能让自身陷入意识形态。而应当积极破除它们,思考它们是如何发生、为何发生的、及背后的机制。
第二点,在现实层面,我们的哲学理论上服务于我们的信仰,而想要践行它(无论是想要改变共同体或是自身),都需要有所积累,我们要思考对于我们自身(的哲学、立场、现实状况)而言,什么积累是必要的、什么又是次一级的、以及什么是目前而言容易积累的,将它们依次罗列出来然后努力去实现它们,倘若失败了,那就再来一次,即重新分析自己的现状,进行判断,做出最优的抉择。
第三点,将哲学学习与现实问题结合。如果自身的哲学尚未构建起来而面临现实问题,那就不要幻想于有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能够给出完满方案的哲学层面,并因此搁置现实问题,而应当首先坚定自身的伦理热忱与立场,发挥自己到此为止的全部智慧,做出自身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