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加里波第将军,“两个世界的英雄”与“意大利三杰”,意大利统一战争的英雄

2019-03-04 18:09 作者:甲胄24K滴纯金  | 我要投稿

相信对意大利近代历史感兴趣的小伙伴都应该对意大利三杰之一的加里波第将军不陌生吧,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加里波第将军的戎马一生。

朱塞佩•加里波第是个意大利爱国志士及军人。他献身于意大利统一运动,亲自领导了许多军事战役,是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而由于在南美洲及欧洲对军事冒险的贡献,他也赢得了"两个世界的英雄"的美称。

加里波第在意大利独立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为意大利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人称他为“现代游击战之父”是当之无愧的。他在军事实践中创立的一整套战略战术,是意大利乃至全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加里波第本人以及王牌“红衫军”镇楼

加里波第将军的大头照
加里波第将军的全身照
红衫军一波乌拉冲锋吓尿了敌军
意大利红衫军硬杠法兰西红裤子军,看谁红

加里波第其人

他是一个有着非凡经历的天才军事家:在南美洲的丛林中战斗过,率领千人“红衫军”为祖国统一立下不朽功勋,被誉为“两个世界的英雄”。在近代意大利历史上,还没有人像他一样赢得如此广泛的尊敬和爱戴,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他的雕像,以他的经历为背景所拍摄的影视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他,就是意大利家喻户晓的传奇式英雄——加里波第。

初露峥嵘时

1807年7月4日,朱塞佩·加里波第诞生在撒丁王国的古城尼斯,父亲乔瓦尼·加里波第是一个船长,母亲罗萨·雷蒙迪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劳动妇女。幼年的加里波第虽然家境并不富裕,却十分勤奋好学,并酷爱狩猎和冒险。拿破仑手下的马塞纳元帅与加里波第是同乡,曾追随拿破仑南征北战,军功卓著,他的业绩对年幼的加里波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时的意大利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部被奥地利统治着,南部的两西西里王国控制在西班牙手里,中部则是教皇国的辖地。国家的分裂和外族的统治,阻碍着意大利资本主义的发展,也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年轻的加里波第深深地为国家的前途和同胞的命运担心,认为只有奋起革命才能拯救意大利。

加里波第的家庭以海岸贸易为生,因此使他进入了海洋生活。他积极地参与尼斯意大利人(英语:Nizzardo Italians)共同体,并在1832年正式成为了一名商船队船长。

在1833年4月,他带着一船橙子,乘着“克洛林达号”(Clorinda)纵帆船,去了俄罗斯塔甘罗格。在港口的十日中,他遇到了来自奥内利亚(英语:Oneglia)的乔万尼·巴蒂斯塔·库内奥(Giovanni Battista Cuneo)。库内奥是一名在政治上活跃的移民,也是朱塞佩·马志尼的秘密的意大利青年党(英语:Young Italy (historical))(La Giovine Italia)运动的一员。马志尼是意大利统一运动的一名积极倡议者,主张通过政治与社会改革,使意大利成为一个开明的共和国。加里波第加入了这个社团并宣誓要奉献自己,为了从奥地利的支配之下解放与统一祖国而奋斗。

翌年,他又参加了意大利的海军起义。起义失败后,加里波第被迫流亡巴西避难。

年轻的加里波第与马志尼


加里波第先是航行到了突尼斯(英语:Beylik of Tunis),最后才抵达了巴西帝国。到了巴西之后,他加入了南里奥格兰德共和国(英语:Riograndense Republic)的事业。南里奥格兰德当时正企图从巴西分裂出去,加里波第加入了当地大地主的部队,反抗这个刚刚独立的巴西帝国。这场运动叫作“破衫战争(英语:Ragamuffin War)”,造反者们叫作“破衫汉”(Ragamuffin)。

加里波第奉命组建并担任共和国海军司令。他曾率军屡挫巴西帝国政府军,显示出过人的胆略和军事才能。1841年,加里波第离开巴西前往乌拉圭,参加该国保卫独立的战争。他率领麾下的意大利军团驰骋疆场七年,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果,受到乌拉圭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身经百战的加里波第,也在这一时期积累下丰富而宝贵的军事经验。

在这场战争期间,他遇到了安娜·里贝罗·达·席尔(即“阿妮塔”,“安娜”在意大利叫作“阿妮塔”)。在1839年10月,当“破衫汉”们准备宣布将巴西的圣卡塔琳娜州宣布为又一个共和国时,她加入了加里波第,登上了他的“帕尔多河号”(Rio Pardo)船,并在因比图巴(Imbituba)和拉古纳(Laguna)的战役中与加里波第并肩作战。

在1841年,加里波第与阿妮塔移居到了乌拉圭蒙得维的亚,加里波第开始作为商人与教师(英语:Schoolmaster)在当地工作。他们二人在第二年于当地结婚。他们有四个孩子[5]——梅诺蒂(Menotti,1840年生),萝西塔(Rosita,1843年生),特蕾西塔(Teresita,1846年生),里乔蒂(Ricciotti,1847年生)。阿妮塔是位熟练的女骑手,据说她曾教过朱塞佩巴西南部与乌拉圭的牧人文化。

加里波第与妻子阿妮塔并肩作战

红衫军初创

在这段时期,朱塞佩正式确立了他的标志服装:红衫、南美洲斗篷(英语:Poncho)、墨西哥帽(英语:Sombrero)。这些都是当地牧人的常见穿着。

意大利军团采用了黑旗来作为旗帜。黑旗表示了意大利正在悲伤之中。这面黑旗的中部有一座火山,它则标志了他们祖国的潜在的能量。尽管那个时代没有人提到过这支军团就是在乌拉圭首次穿着红衫(英语:Redshirts (Italy))的,但是流行的历史便是如此声称的,并说蒙得维的亚有一家工厂打算把那些红衫出口到阿根廷的屠宰场,而他们就是从这家工厂获得这些红衫的。这些红衫成为了加里波第和他的追随者们的标志。在1842年到1848年间,加里波第抵御了奥里韦率领的部队,保卫(英语:Uruguayan Civil War#The Great Siege of Montevideo)了蒙得维的亚。

在1845年,加里波第在英法封锁拉普拉塔河(英语:Anglo-French blockade of the Río de la Plata)期间设法占领了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与马丁·加西亚岛,并指挥了一场对瓜莱瓜伊丘的有争议的劫掠。在1846年,通过采取游击战术,他在塞罗(Cerro)和圣安东尼奥-德尔桑托(San Antonio del Santo)的战役中收获了两场胜利。

不过,加里波第不断地关心着祖国的命运。在1846年,庇护九世教皇的选举在国内的和流亡的意大利爱国者们中间导致了一场轰动。庇护九世最初的改革看起来像是要确认他就是温琴佐·焦贝尔蒂(英语:Vincenzo Gioberti)所预言的那位公允的教皇,而焦贝尔蒂当时正领导着意大利的统一。

当这些改革的消息传到了蒙得维的亚,加里波第给教皇写了如下一封信:

“如果这些用来战斗的手会得到陛下接受,那么我们将万分感激地奉献它们来侍奉陛下。陛下是全体基督教徒和整个国家的陛下,理应受此良好侍奉。如若我们和我们的同伴们可以为了保护庇护九世陛下的救赎事业而获准流血的话,那么在我们以陛下的名义讲话之时,我们一定将会充满了喜悦。”

——(1847年10月12日)

流亡中的马志尼也为庇护九世早期的改革喝彩。在1847年,加里波第在里约热内卢向教廷大使贝迪尼(Bedini)提议,将他的意大利军团用来解放意大利半岛。之后,1848年1月巴勒莫爆发了革命的消息,以及意大利别的地方的革命运动的消息鼓舞了加里波第带领他的军团中的六十名成员返回祖国。

草创的“红衫军”并非装备制服统一,而是穿着装备五花八门的意大利民兵,还看不出是日后加里波第手下的百战之师
最初的红衫军更像是民兵组织
来源五花八门的意大利义兵
来源五花八门的意大利义兵
1848欧洲大革命时期加里波第军团军官画像

保卫共和国

1848年前后,正是意大利本土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之时。报国心切的加里波第在这时率领部队返回意大利,积极投身到反对奥地利的独立战争中。抵达尼斯后,加里波第受到故乡人民的热烈欢迎。

加里波第在1848年革命中(英语:The Revolutions of 1848 in the Italian States)为撒丁-皮埃蒙特王国的卡洛·阿尔贝托效力。这位君主在性格意向上是显得有些开明的,但是在对待加里波第时,却显得冷淡并保持怀疑。加里波第与他的追随者们由于受到了皮埃蒙特人的冷落,因此便穿越边境,去了伦巴第,为造反反抗奥地利人的占领的米兰临时政府提供援助。在接下来的失败的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的过程中,他率领他的军团在卢伊诺和莫拉佐内取得了两场小胜利。

加里波第将军带领红衫军与敌军作战

双方骑兵的战斗
起义军迎战政府军

在皮埃蒙特人于诺瓦拉遭受了决定性的失败(1849年3月23日)之后,加里波第转移到了罗马,开始支持这个刚刚在教皇国内宣布成立的共和国,而路易·拿破仑(未来的拿破仑三世)派来的一支法国军队则扬言要颠覆它。在马志尼的起义中,加里波第负责指挥保卫罗马。在韦莱特里附近的战斗中,阿基莱·坎托尼(意大利语:Achille Cantoni)救了他一命。后来坎托尼在门塔纳战役(英语:Battle of Mentana)期间(1867年)牺牲后,加里波第写下了小说《志愿兵坎托尼》(Cantoni il volontario)。

在1849年4月30日,加里波第麾下的共和军以少胜多地击败了法国军队。随后,法国的援军抵达,对罗马的围攻从6月1日开始了。尽管共和军做出了抵抗,但是法国人还是在6月29日取得了胜利。在6月30日,罗马人们开会并在议会中讨论了三个选项:一个是投降,一个是继续进行巷战,还有一个是撤离罗马,并在亚平宁的山地继续抵抗。加里波第发表了一篇演讲来支持第三个选项,并说:我们在,罗马就在。(Dovunque saremo, colà sarà Roma.)

加里波第军队与法国军队的战斗

城市巷战
城市巷战
加里波第英勇抗敌
街区保卫战
城市巷战
加里波第带兵冲入敌阵

一份停战协定在7月1日签定,而加里波第于在7月2日带着4000人的部队撤出了罗马。法国军队于7月3日进入了罗马,重新确立了圣座的世俗权力。奥地利、法国、西班牙、拿坡里的军队对加里波第与他的部队进行了搜寻。他们逃往北方,打算去威尼斯。当时威尼斯人仍然在抵抗(英语:Republic of San Marco)奥地利人的围攻。在一场史诗般的行军之后,加里波第在圣马力诺求得了短暂的庇护,而当时追随他的人只有250名了。在撤退期间,怀着第五个孩子的阿妮塔在科马基奥附近死于了疟疾。

美洲与太平洋

加里波第最终设法抵达了拉斯佩齐亚附近的韦内雷港,但是皮埃蒙特政府迫使他再次移居国外。

加里波第去了丹吉尔,并与意大利富商弗兰切斯科·卡尔帕内托(Francesco Carpanetto)待在一起。卡尔帕内托建议加里波第与他的一些伙伴们筹措资金以购买一艘商船,之后由加里波第来指挥商船。加里波第觉得自己的政治目标此刻是无法达到的,并且这么做至少能养活自己,所以就同意了。

要买的那艘船在美国,所以加里波第于1850年7月30日抵达了纽约。他在那里和许多意大利人朋友们待在一起,其中包括一些流亡的革命者。不过,购买船只的资金仍然不足。

发明家安东尼奥·梅乌奇雇用了加里波第在他的位于史泰登岛的蜡烛厂工作。[9]史泰登岛上的他所待过的小屋列入美国《国家史迹名录》并作为加里波第纪念馆(英语:Garibaldi-Meucci Museum)(又名“加里波第-梅乌奇博物馆”)而受到保护。

要买的那艘船在美国,所以加里波第于1850年7月30日抵达了纽约。他在那里和许多意大利人朋友们待在一起,其中包括一些流亡的革命者。不过,购买船只的资金仍然不足。

发明家安东尼奥·梅乌奇雇用了加里波第在他的位于史泰登岛的蜡烛厂工作。[9]史泰登岛上的他所待过的小屋列入美国《国家史迹名录》并作为加里波第纪念馆(英语:Garibaldi-Meucci Museum)(又名“加里波第-梅乌奇博物馆”)而受到保护。

加里波第并不满足于此。在1851年4月,他和他的朋友卡尔帕内托离开了纽约,前往中美洲。当时卡尔帕内托正在中美洲确立他的买卖事业。他们先去了尼加拉瓜,之后又去了这个地区别的地方。加里波第是作为卡尔帕内托的一名同伴陪伴着他,而不是作为一名商务伙伴。当时加里波第使用的名字是朱塞佩·帕内(Giuseppe Pane,“帕内”正好是“卡尔帕内托”中的一部分)。

卡尔帕内托与加里波第装了一船的货物,于1851年年底抵达了秘鲁利马。在经过派塔时,加里波第拜访了安第斯革命女英雄玛努埃拉·萨恩斯(英语:Manuela Sáenz)。

加里波第在利马很受欢迎。当地的一名叫作彼得罗·德内格里(Pietro Denegri)的意大利商人将自己的船只“卡门号”(Carmen)交给了他指挥,以进行一场穿越太平洋的贸易远航。加里波第带着“卡门号”到了钦查群岛以装载鸟粪。之后在1852年1月10日,他离开了秘鲁,于1852年4月抵达了中国广州。

在顺便航行去了厦门与马尼拉之后,加里波第带着“卡门号”经过了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又回到了秘鲁。这一路上他完全经过了澳大利亚的南海岸,并在巴斯海峡参观了三圆丘岛(英语:Three Hummock Island)。

加里波第之后带着“卡门号”进行了第二次远航:带着羊毛和智利的铜,经过合恩角,前往美国。加里波第抵达了波士顿,并前去了纽约。在纽约,由于在财政意见上的不和,他收到了德内格里一封不友善的信,之后主动辞掉了自已的指挥权。

另一位意大利人,菲加里(Figari)船长,刚好来到纽约购买船只。他雇用了加里波第来带着他的船去欧洲。菲加里与加里波第在巴尔的摩买下了“联邦号”(Commonwealth),加里波第于1853年11月最后一次离开了纽约。他带着“联邦号”到了伦敦,之后沿着泰恩河到了纽卡斯尔以补给煤。

泰恩赛德

“联邦号”于1854年3月21日抵达了泰恩赛德。当时加里波第已经是泰恩赛德的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受到了当地工人们的热情欢迎,然而《纽卡斯尔新闻》(Newcastle Courant)则报道说他拒绝了与当地的要人们共同就餐之请。他在泰恩赛德的泰恩茅斯待了一个多月,在1854年4月底离开。在他逗留期间,他获赠一把刻有题词的剑。在后来的布尔战争中,他的孙子(英语:Giuseppe Garibaldi II)就是带着这把剑,作为一名志愿兵在英军中服役。他之后去了热那亚,并且于1854年5月10日在那里结束他的五年流亡生涯。

再战亚平宁

在革命党策划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全部因方式不当而以失败告终后,撒丁王国这一意大利境内惟一独立的具有较强实力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在首相卡米洛·加富尔的精心辅佐下,已经成为实现意大利统一的唯一希望。1854年5月7日,重返热那亚的加里波第,接受撒丁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的命令,组建起一支精锐部队——“阿尔卑斯山猎人兵团”。1859年5月,意大利第二次独立战争爆发,法国和撒丁王国联合对奥地利开战。加里波第亲率这支猎人兵团深入敌后,连战连捷,成功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然而,法国出兵帮助撒丁王国只是出于私利,它并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而统一的意大利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因此,当统治者拿破仑三世发觉意大利革命局势正在变得难以控制时,便背着撒丁王国与奥地利签订了“维拉弗兰卡”协定,规定奥将伦巴第地区割让给法国,再由法国转让给撒丁王国,但奥仍可保有威尼斯。当时实力还十分弱小的撒丁王国只好忍气吞声接受该协定,第二次独立战争就此结束。

千人远征军

尽管第二次独立战争半途而废,但意大利统一的步伐已经势不可挡。1860年4月,意大利最顽固的封建堡垒——两西西里王国发生人民起义,这给加里波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决定组织志愿军去支援当地人民,彻底摧毁那里的封建统治。由于加里波第的声望,同时也是出于政治筹码的考虑,撒丁王国对这次远征未加阻拦,但却没有给他一兵一卒。加里波第于是自己招募了一千多名志愿军,义无返顾地出发了,去完成加富尔认为是“疯子的事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千人远征军”。

两西西里王国是意大利最古老也是面积最大的王国,拥有900万人口,首都那不勒斯。国王弗朗切斯科二世虽然专横无能,手下却拥有一支10万人的军队。敌我力量对比如此悬殊,加里波第所依靠的只有高昂的士气和巧妙的指挥。5月10日,加里波第率“红衫军”在西西里岛南部的马尔萨拉登陆。当地的群众热情迎接远征军,不久以后这支队伍就扩大到2.5万人。加里波第明智地决定不作停留,而是以骑兵和精锐的热那亚宪兵为先锋直捣首府巴勒莫。守岛司令兰迪将军做梦也没想到加里波第会有这一招,只好命令部队死守城池。但巴勒莫全城爆发起义,守军在内外交困之下,迫不得已只好投降。7月,西西里岛全部解放。

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那不勒斯地区,那里的人民也纷纷起义,盼望着加里波第远征军的到来。8月,加里波第挥师北上,在各路游击队的配合下势如破竹,在不到12天的时间里就占领了两西西里王国的大片领土,王国军队大多不战而降。9月7日,那不勒斯被攻占。10月1日,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加里波第被人民拥立为两西西里国家的元首。以大局为重的加里波第并没有选择坐地为王,而是毅然将两西西里交给了有能力实现意大利民族统一大业的撒丁王国。11月7日,埃马努埃莱二世在加里波第的陪同下进入那不勒斯,不久正式加冕为意大利国王,意大利基本实现统一。

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法国被迫撤回驻扎在罗马的军队,教皇国顿时失去了庇护。意大利王国的军队和加里波第的志愿军乘虚而入,于9月26日占领了罗马,教皇的世俗政权也被废除。至此,意大利的民族统一大业终于得以实现。

功成身隐退

加里波第是意大利三次独立战争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人物。在战争中,他指挥若定,屡次以少胜多,打败兵力上占优势的敌军,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为意大利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威信和声望。

晚年生涯

然而令人有些意想不到的是,集万众敬仰于一身的加里波第却在此刻选择了急流勇退。隐退的加里波第一直闲居在卡普雷拉岛,不再担任任何官职,但他仍是意大利政坛的风云人物。

1874年,他的小说《千人军》出版,首次印刷即获稿费21000里拉。加里波第向来对金钱没有兴趣,只靠一点养老金生活,人们不禁想到,如果他当年叱咤风云时稍有私心,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后来,巴勒莫市政府通过决议,每年拨给加里波第3000里拉作为养老金,意大利参议院也批准自1875年起,每年从政府利息中提取6%给加里波第作为生活费,但他一概拒绝。只是到晚年,加里波第经济拮据,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勋章时,他才极不情愿地接受了政府的补助。

在意大利,加里波第是一个万众敬仰的人物,人民不允许对他的任何诬蔑。

1879年,一个叫乔万尼·吉诺·费兰佐纳的记者曾写了两本册子《加里波第的政治色彩》和《忘恩负义的加里波第》对加里波第进行人身攻击,结果该记者于4月19日遇刺身亡。最后还是加里波第亲自发起募捐,为费兰佐纳的遗孀筹集了抚恤金。

老年时期的加里波第将军

尽管再次入选了意大利国会议员,然而加里波第晚年的许多时间还是在卡普雷拉度过的。不过,他支持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那就是开垦拉齐奥南部的沼泽地区的土地。

在1879年,加里波第在罗马建立了“民主联盟”,提倡普遍的选举权,废除教会的财产权,解放妇女,以及维持一支常备军。他由于关节炎而卧病在床,但仍然去卡拉布里亚( Calabria)和西西里做了旅行。在1880年,他娶了弗兰切丝卡·阿尔莫西诺(Francesca Armosino),不过婚前他们已经有三个孩子了。


朱塞佩·加里波第。照片中人从左到右依次还有:女儿克莱莉娅、妻子弗兰切丝卡·阿尔莫西诺、孙子曼廖、儿子梅诺蒂
加里波第在卡普雷拉岛

加里波第在临终时,要求把他的床移动到他能凝望蔚蓝色大海的地方。他于1882年6月2日逝世,享年75岁,他的遗愿是死后火化,葬礼从简,无需吊唁。他安葬在卡普雷拉岛上的他自己的农场里,与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和一些子女并排在一起。意大利举国陷入悲恸,整个世界也为之动容,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伟大的时代英雄。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他的墓碑两侧每天还有意大利海军战士持枪守卫。

加里波第终其一生都在为意大利的复兴和统一事业奔走和战斗,后人因此把他与马志尼、加富尔并称为意大利民族复兴大业中的三杰。马克思称赞他“不仅是勇敢的领袖和卓越的战略家,而且还是足智多谋的统帅”。在其生前简短的政治遗嘱中,加里波第写下了“热爱自由、热爱真理;仇恨谎言、仇恨暴政”的心声,这正是这位传奇英雄一生为之奋斗的信条。

加里波第生平年表

1807年,生于尼斯。

1821年,成为注册海员。

1824年,首次前往地中海东部。

1832年,成为商船队船长。

1833年4月,接触到马志尼思想,加入青年意大利组织。

1833年11月,遇见马志尼,并加入烧炭党。

1834年,在热那亚参与叛乱,判处死刑,并逃往马赛,开始第一次流亡。

1835年,逃往突尼斯,之后抵达巴西。

1838年,参与“破衫战争”,并任官为海军上尉。

1839年,遇见阿妮塔。

1841年,退出“破衫战争”,移居到蒙得维的亚,参与乌拉圭内战。

1842年,与阿妮塔结婚。

1844年,加入共济会。

1848年,返回意大利,首次效力于撒丁-皮埃蒙特王国,之后又效力于米兰临时政府,参与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1849年3月,效力于罗马共和国。

1849年7月,阿妮塔病逝,开始第二次流亡。

1849年11月,抵达丹吉尔。

1850年,抵达纽约。

1851年4月,前往中美洲。

1851年年底,抵达利马。

1852年,首次带领“卡门号”远航,抵达了广州、厦门、马尼拉、三圆丘岛。

1853年,再次带领“卡门号”远航,抵达了波士顿、纽约,之后辞掉了“卡门号”的船长职务,并成为“联邦号”的船长,最后一次离开纽约。

1854年3月,带领“联邦号”抵达泰恩赛德。

1854年4月,前往热那亚,结束了第二次流亡,之后在卡普雷拉岛解甲归田。

1859年,再次效力于撒丁-皮埃蒙特王国,摈弃马志尼的思想,参与第二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1860年1月,与朱塞皮娜结婚并离婚。

1860年4月,发起意大利民族统一运动。

1860年5月,开始千人远征。

1860年10月,建立国际军团。

1860年11月,将战果奉献给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功成身退。

1861年,欲参与美国南北战争,未成。

1862年,募兵,准备远征罗马,最终在阿斯普罗蒙特战役中失败,遭到监禁。

1864年,前往伦敦,开始第三次流亡。

1866年,遇见弗兰切丝卡。参与第三次意大利独立战争。

1867年3月,再次准备远征罗马。

1867年9月,在日内瓦号召废除教皇国。

1867年11月,在门塔纳战役中失败,再次入狱监禁,最后回到卡普雷拉。

1870年,加入普法战争,指挥孚日军,支持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1年,从法国返回意大利,开始晚年生活。

1874年,当选国会成员。

1879年,建立“民主联盟”。

1880年,与弗兰切丝卡结婚。

1882年,于卡普雷拉逝世。

由于原篇幅太长,一些对于加里波第部队的介绍,且听下回分解吧。


加里波第将军,“两个世界的英雄”与“意大利三杰”,意大利统一战争的英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