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的热的都没吃,却经常“跑肚拉稀”到底是怎么了?

中医认为都是运化功能失调而引起的腹泻现象。亦可以见于平时情志不舒,致使肝郁气滞,肝失条达,气郁化火加重而引起的腹泻现象。
亦可以见于久病体衰的患者,出现心脾两虚的症状而引起的腹泻现象。亦可以见于老年人肾气虚衰,阳气不足而引起的泄泻。临床上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分析,口服中药汤剂全面调理。若是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能够起到健脾益气,渗湿止泻的功效。若是肝气郁结引起的,可以用痛泻要方加减能够起到抑肝扶脾的功效。若是肾阳虚衰引起的腹泻可以用四神丸加减,能够起到温肾健脾的功效。

西医:
经常拉肚子,也叫做久泻,这是一种慢性肠炎,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由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也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一般表现为长期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症状,严重者会产生黏液便或水样便。它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由于长期缺水或者缺乏营养,会导致虚脱,抵抗力下降。治疗方法首先要注意休息,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使用止泻剂,例如复方樟脑酊,也可使用阿托品,还有利眠宁、苯***。另外也要结合抗生素,黄连素;元胡止痛片、胃肠灵。

为了养好我们的胃,那么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边吃边说
食不言,寝不语,这是古话。放到现在,为了细嚼慢咽,也要避免吃饭时说话或大口吞咽。
边吃边说或大口吞咽,都会使咽下的气体过多而消化不良。与此同时,吃得快还容易造成食物烫伤口腔和食管黏膜,而且食物拒绝不到位就咽下去,也会增添胃部负担。
2、口味重
烤制或腌制的食物虽然口感很棒,但经常吃的话,会增加致病风险。
而且,高盐、高麻、高辣的食物虽然下饭,但是会加重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会刺激胃黏膜的保护层,增加病变概率。
另外,喜欢吃热食也是一种伤胃的坏习惯,热食会烫伤我们的消化道黏膜,所以吃饭还是趁“温”吃,不要过度追求趁热吃啦。
3、吃水果不讲究
水果如柿子、山楂、枣等,其鞣质可在胃内与胃酸、果肉蛋白发生作用,形成胶冻状物质,最后可能形成胃石。
因此,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一定要记得别空腹吃大量柿子、山楂等。

4、不离烟酒茶
抽烟的人以为尼古丁只会进入肺,殊不知,烟雾也会随着消化道进入胃,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缩、痉挛,胃黏膜缺血、缺氧,长此以往形成胃溃疡。
小酌怡情,贪杯伤胃。酒精饮品在20°以上时,每小时饮用超过100ml,就可能会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出血。
而浓茶和咖啡除了提神醒目以外,也会伤害胃的健康。由于浓茶和咖啡都是中枢兴奋剂,能通过神经反射直接影响胃粘膜,导致胃粘膜充血、分泌功能失调、粘膜屏障破坏,从而促发胃炎、胃溃疡的发生。
5、药物刺激
很多人在吃药后,感觉肠胃不适,很难受,这可能是药物刺激到了,常见的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都是对胃可能造成刺激的药物。
所以,建议大家在用药前咨询医生,看一些对胃有刺激想的药物能否饭后服用。
6、饮食不卫生
不饮生水,不吃生食,这也是远离胃病的基础常识。
不洁的食物和饮用水是幽门螺杆菌的主要来源,带有病原体的食物可能导致急性肠胃炎。

7、吃饭没准点
“废寝忘食”似乎成了不少人的习惯,然而就是无意间的饥一顿、饱一顿,会慢慢侵蚀胃的健康。
胃是一个严格遵守“时间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
8、暴饮暴食
早饭匆匆忙忙、午饭简单对付、晚饭暴饮暴食,甚至还有人睡前再来点夜宵,健康的胃往往就在任性的吃和暴饮暴食中被破坏。
因为暴饮暴食会使得胃部扩张,变得越来越大,让你吃多少也感觉不到饱,长此以往会诱发胰腺炎。
中 医 科 普 仅 供 参 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