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平津战役初期,傅作义根据错误的判断而下达了正确的命令

2022-06-24 22:21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傅作义可以说是运气和能力都处于第一梯队的人物。平津战役刚开始的时候,傅作义对解放军的行动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有意思的是,傅作义根据自己的错误判断下达了一条正确命令,差点导致平津战役失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解放军发动平津战役的目标是歼灭傅作义为首的国民党华北“剿总”的五十万部队,不让其撤往南方。当时傅作义集团沿交通线摆了“一字长蛇阵”,“蛇头”在张家口,“蛇尾”在天津塘沽,“蛇中”是北平。如果傅作义集团通过天津海运南撤,没有制海权的解放军是无法阻止的。

只有切断傅作义集团南撤的道路,解放军才算是控制了平津战役的主动权。然而华北军区无法单独做到,必须让东野主力入关。可是东野主力入关是需要时间的,如何只用华北军区的两个机动兵团和东野先遣兵团将傅作义集团拖至东野主力入关就成了平津战役初期的关键。

于是毛主席为傅作义设了一个局:第一步,华北第三兵团进攻张家口,吸引国民党军第35军救援;第二步,华北第二兵团和东野先遣兵团按照命令切断第35军返回北平的道路。国民党军第35军是傅作义的起家部队,只要抓住第35军,傅作义就很难先抛弃第35军后率部南撤。

由于东野先遣兵团擅自进攻密云,导致傅作义发现东野已经提前入关。而傅作义发现东野入关后做出了一个判断:东野主力已经入关并且直奔守军较少的北平而来。但傅作义的这个判断是错误的,东野主力当时还没入关,东野主力入关后的目标也不是北平而是切断交通线。

可是傅作义却根据自己的错误判断下达了一条紧急命令:第35军立刻撤回北平。当时第35军尚未与华北第三兵团全面交火,华北第二兵团和东野先遣兵团也没有切断第35军撤回北平的交通线。傅作义让第35军撤回北平的命令让他们直接逃出了解放军尚未构建完成的包围圈。

如果第35军撤回北平,整个傅作义集团大概率会在东野主力入关前就全部南撤,那么平津战役就失败了。正因如此,毛主席得知情况少见地发了大脾气,严厉批评了华北第二兵团、华北第三兵团、东野先遣兵团的指挥层,差点记了他们一辈子。

平津战役初期,傅作义根据错误的判断而下达了正确的命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