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对外高买低卖,对内持续涨价,还亏损累累!
关于国内的油价,可能朋友们都有看法。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公司,亏损累累,据说今年亏损已经高达300亿元,但国内油价却持续高涨,今年已经上涨多次,92号汽油的价格,多次站在8元以上。

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仍相对较高,92号汽油价格仍保持在7.6元到7.8元之间,95号汽油在8.1元到8.3元之间。但一些中东国家的油价相对较低,这引发了人们的疑惑。其实,国内成品油价格高的关键原因,还在于我国原油对外依赖度较高。比如,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价格,就高达每桶80美元。而俄罗斯出售给印度的原油价格,每桶却只有35美元。中国是不是做了大怨种,恐怕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

让人更加奇怪的是,尽管我国原油进口量大,但于此同时,我国居然还有大量成品油出口。据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出口同比增长44.7%,相当于国内产量的15%左右。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为何国内成品油不优先满足国内需求,降低国内价格,而是将部分成品油出口?

何况,国内成品油的出口价格普遍偏低,尤其是与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地相比。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出口平均价格仅为5245元每吨,相比之下,国内成品油的综合价格每吨却要高出约3000元。虽然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较高,但我国的产能却相当庞大,尤其是中国独立炼厂的汽油产销率为102.05%,柴油产销率为100.95%。因此,国家开始实行出口配额,允许部分炼油厂将成品油出口,以缓解国内供应压力并拓展国际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优化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出口策略是必要的。

一边大量进口原油,而且是高价进口,一边大量出口石油,而且是低价,这是什么意思呢?当然,是不是用80美元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咱们就不清楚了。大家可能都不明白,既然能低价亏本出口石油,为什么在国内,却要频频涨价呢?就是这么个涨价法,石油公司为什么还会亏损呢?

对此,公开的理由是,国内的成品油出口,不仅能够缓解供应过剩的情况,还能够为炼油厂提供扩大生产规模的机会,生产其他高利润产品,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益。尽管这些措施看起来像是为了长期亏损,实际上却是为了拓展市场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我们能够在国内市场需求允许的前提下,采取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那么成品油出口的做法就显得非常明智了。这不仅能够在短期内增加企业收入,还能够在长期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成品油出口旨在实现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缓解供应过剩、拓展市场、提高企业效益,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有助于国内市场的繁荣与稳定。但对外高买低卖,对内持续涨价,且石油公司亏损累累,是什么原因,没有人愿意解释原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