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 60 周年纪念】安团的八分钟歌曲联唱|1963-2023|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

2023-01-29 22:11 作者:无站之车  | 我要投稿

制作思路回顾

我似乎特别喜欢把原本抽象的喜欢转化成为具体的文字,并记录下来,这个视频也算为这段时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简单查看过本站的后台播放数据,即便是一首 3~4 分钟的歌曲,其平均播放进度也就在 1 分钟有余。在这个内容供给无比丰富的时代,观众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变短是普遍存在的事实。所以当我打算以整体性的视角来分享个人对于安团的观察和喜爱时,紧凑性和控制时长是我首先定下的目标。

第一次尝试,从科普向的角度出发,分为了三个子话题:《金币的故事》对应歌曲的由来、《安团的故事》分享音乐教育和实践的开展、《萨老师的故事》尝试回答为何而唱。同时,还意犹未尽地追加制作了个人向的分享《金币和安团为何吸引我》。

而这一次则是将三个前作的子话题提取出来,融合到一个视频当中,并配上了来华音乐会的花絮剪辑。

通过金币持续积累和更新的曲库,带给了孩子们「非你不可」的音乐体验。在这里插入了《若我生而为猫》的高潮,可以一定程度上匹配前段《金币就是我们》的节奏感,并且这首歌能够反映金币曲目的美学。

而这些面向孩子们创造的作品,也在安团持续全年开展的音乐实践中得到了传承,打动了外国粉丝主动宣传,并得以实现跨国演出。特地选择了来华音乐会的《音乐神童莫扎特》,有人评论喜欢金币当年领唱在圣诞上带装演唱的情景,但我个人认为来华的情景才是最为贴合这首歌的。

莫扎特出生于音乐世家,并且早早展现出了演奏上的天赋,并且因后期创作的曲目在音乐史上永远留下了自己的姓名。而金币和安团则通过体系化的运作,帮助孩子们获得合适的作品,并在充分的指导和大量的实践机会中与音乐共同成长。对于金币和安团的喜爱,会以具体的一首歌以及特点的某一位成员为立足点,但将参与音乐实践的美好可能性带给孩子们的这套体系才是我持续关注的理由。

然后是献给马老师和萨老师的两首歌,并顺便回顾这么多年来不同阶段孩子们参与音乐实践的情景。

之前的《安团介绍三部曲》试着用了 AI 人声的方式,毕竟涉及到不同语言间的切换,个人觉得效果并不好。因此这次专为使用背景虚化加上居中字幕的方式,只是为了匹配背景音乐的长度以及快速切换的节奏感,串场词的展示时间有些短了。

借用萨老师之口,将数个采访视频插入到视频当中,简单回顾了安团的历史、舞台风格、为何而唱······

历年来华音乐会的花絮混剪配上《感谢你》,孩子们不仅仅是在舞台上歌唱,也是在分享她们对于生活的热爱。而这种获得充分支持和伙伴相助的舞台实践,也进一步激发了她们成长的活力。

受限于现实因素,没能拿出本视频的完全版。也因为个人更多是接触萨老师指导下的安团以及手中有限的资源,该视频主要呈现了近年来安团的音乐实践,这就与视频的前缀【 60 周年纪念】不太匹配。

我特别希望观众能以评论和弹幕的形式展开互动,但或许是因为我个人将视频的内容填得太满,个人的分享视角难以理解······

【 60 周年纪念】安团的八分钟歌曲联唱|1963-2023|安东尼亚诺小合唱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