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笔记4
◆ 第四章 人向外界展现出来的样子
>> 荣誉感对心灵平静和自我独立并没有好处,反而还会带来坏处。因此,为了幸福,我们要遏制这种弱点,以免扩大危害,要适当地思考和比较各类利益来降低自己对他人评价的重视程度。不管这些评价是否是奉承话,它们最终都会引起人们情绪上的感受。如果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我们就容易成为他人意志的奴隶。如果一个人太在意别人的赞美,那么伤害他或者安抚他就都能轻易做到。
>> 适当地对比一下自己本身的价值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于我们获得幸福大有裨益。
>> 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是他人意识中我们向外界展现出来的样子,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这种评价并不能直接影响我们,但是由于我们的行为依赖别人的看法,所以它对我们会有间接的微弱影响。不过,当它促使我们改变自己的内在和自我评价时,就对我们产生直接的影响了。
>> 别人的想法与我们毫无关系,尤其是当我们认识到普通大众的内在是多么肤浅,思想观念是多么狭隘,内涵是如何低级,观念是如何固执,错误是如何荒唐时,别人怎么看我们就更加没有关系了。
>> 我们如果有机会发现古往今来的伟人都曾受到过俗人的贬低,就会明白过于重视别人的评价真的是太看得起他们了。
>> 说实话,我们的幸福应该基于我们全部的本性,体格的健壮是首要因素,其次是一种获得独立自由和保持心灵平和的能力。
>> 如果还有人认为荣誉胜过生命,那他就是认为:自己的存在与幸福,都比不上别人的评价。
>> 当我们遇到有人为获得成绩而历经苦难,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最终就是为了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时,当我们遇到有人追逐官位、头衔、表彰,甚至追求知识和艺术都是为了获得别人更大的敬意时,我们不得不为人类愚蠢的程度感到悲哀。
>> 对荣誉的追逐可以被用作控制和统治别人的称手的工具,在训练人的过程中,它经常成为首要选择。
>> 我们对别人评价的重视和我们为此付出的努力,与我们希望达成的目标之间并不能形成平衡的状态,所以可以把前者这种我们的能力无法控制的东西当作人生而有之的痴狂。
>> 我们在做任何事时最先想的是别人会怎么看,而生活中的大部分烦扰都是源于这方面的顾虑。产生这种顾虑就是因为自尊心过重,而人们却对这一情况习以为常了。这种顾虑导致了我们时时处处虚荣膨胀、矫揉造作、炫耀和讲排场。一旦这种顾虑被消除,奢侈、讲排场、铺张浪费等现象就会荡然无存。
>> 各种各样的虚荣,不管外表看起来多么不同,本质上都是源于这种对别人怎么说的顾虑。它导致人们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 我们忧愁、烦恼、苦闷、劳碌、奋斗,大多是因为顾虑别人的看法。
>> 不去在意那些舆论,转而去关注现实。

◆ 虚荣与骄傲
>> 虚荣是希望借助外在的评价来获得高度的自信,而骄傲却是基于高度的自信。 >> 我们必须正视贺拉斯说的“你应该拥有你应得的骄傲”。
>> 骄傲中最没有价值的就是民族自豪感;一个人只能为了民族感到骄傲,只能说明他自己没有什么地方值得骄傲,不然他就不会紧抓住与无数同胞共享的那点东西当作荣耀了。

◆ 权位
>> 勋章就是诱导大众看法的汇票,汇票的价值由持票人的信誉和地位决定。勋章可以替代抚恤金,能为政府省下一大笔钱。

◆ 公民荣誉
>> 《论精神》也有过关于这方面的论断:“我们热衷于受到别人的尊敬,并不是因为尊敬本身的价值,而是因为尊敬所带来的好处。”
>> 塞涅卡也说过:“越是卑鄙无耻的人,越是喜欢造谣中伤。”
>> 一个被人诋毁的人,如果忍受了诋毁,就算诋毁他的人再卑劣,他也会被所有体面的人鄙视,认为他就是那些人说的那样。因此,那些具有荣誉的人会把被诋毁者当成瘟疫一样躲避,不屑与他来往。
>> 如果一个人因为要防止对自己不尊敬的话语广为传播而对别人的口头冒犯施以暴力,那只能说此人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
>> 我提议,语言学家把“duell”(决斗)这个词换成“baiting”(诱捕、猎杀)。

◆ 名声
>> 人们真正能够理解和喜欢的,终究是那些与自己的本质契合的东西。
>> 那些不是本着对专业的热爱而是因为野心勃勃勤奋工作的人,很少能给人类留下不朽的作品。而想要创作出优秀作品,避开低劣的东西,就要敢于反驳那些恶意挑衅和表达蔑视的人。
>> 名声不能代表真正的价值。
>> 名声的传播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建立在对权威的迷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