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垮掉的一代》[美] 杰克·凯鲁亚克
“垮掉的一代”一词最早由杰克·凯鲁亚克于1948年提出。最开始是指二战后的一群年轻诗人作家吧,这群人给人是一种离经叛道的感觉或者更为严重。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理解,我也不是很懂,可以网上查找资料学习一下。
《垮掉的一代》只是几幕场景的剧本,一群铁路工人,在厨房里的谈话,在赛马场,在客厅里与主教的对话。
说实话,出场人物还是比较多的,我一个都没记住,他们一直地在对话在讨论着什么,可能也理解不了,神魂颠倒的感觉,就像是食用了某种精神麻醉品一般。
当我们现在去评判过去的历史时,难免会带有一定的当代意识思维去想问题,而我们从小接受的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教育,也未必能让我们学以致用。
当他们说“垮掉的一代”时,他们正真想到的是什么?
自由、反叛、物质、科学、宗教还是精神麻醉品?
当他们在朝鲜战场上被破掉不败的神话时,当他们深陷越南丛林的泥潭里时,他们才稍微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为什么而战的问题。
当民族独立浪潮掀起,当孟菲斯旅馆枪声响起,当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来临。“思想大厦也开始动摇。”
当红房子里灯火不再通明,当白房子里的人开始狂欢。“历史的终结由此而来。”
当然,我们很清楚的是——历史不是一种个人行为,“我们都是大地的一块,海洋的一片。”这比较容易理解。
历史没有随着“垮掉的一代”而垮掉,以前有些人老是说“九零后是垮掉的一代”,然后会是零零后可能也会是一零后,总之历史就是这样。
从唯物史观与唯物辩证法来看,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让他们通常以普通人的身份自居,然后在他们之下希望还有某种底层人民,而在他们之上希望会有某种英雄,不论是怎样的好的坏的英雄。
所以我觉得英雄史观是多么愚蠢的原因。而个人英雄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我们也要区分开来。
我想起了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这样说到“那是我们的黄金时代”。他们在云南插队的时候是他们的黄金时代。这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对谁也是。
当一个人不再相信自己时,我们便说这个人垮掉了,而这种事会发生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一代人身上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吧,而我不想称谁是垮掉的一代,也不希望被称呼为垮掉的一代。
以上所说非正确非客观非学术,毫无意义的说。如有异议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