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将出!你准备好复试简历了吗?
最近大家是不是开始准备复试简历了呀
究竟一份怎样的简历才能让导师眼前一亮呢?
今天学姐就来跟大家聊聊复试简历的制作吧!
按照去年2.20会公布成绩
一般成绩公布之后就可以给导师发邮件了
提醒:这个阶段你可能得不到确切的回答,不用担心
下期跟大家说导师邮件回复的几种类型,代表什么意思?
(大家关注不迷路哈~)


简历制作的几个必备板块:
一、个人信息
二、教育经历
三、项目/比赛经历
四、校园经历
五、个人荣誉/技能
六、个人评价
一、个人信息
简历中最基本的就是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民族、籍贯、性别、年龄、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和证件照等。除此之外,学姐建议大家写上自己的考研成绩,如果留有篇幅还可以加上报考院校、专业等信息。
二、教育经历
教育经历包括本科学校专业、绩点排名、主修课程、英语水平等,尽量做到扬长避短,突出个人优势,挑出自己的高分课程科目、与报考专业相关性高的课程写进去,比如微观经济学(90分)、宏观经济学(95分),如果具体的分数不高,可以用一些模糊词来定位,比如排名前20%等;有分数不高的不写也是可以的哈~
当然,如果还有双学位、出国交换等经历也可以写进去。
原则是:避重就轻,扬长避短(大家意会~)

三、项目/比赛经历
项目经历可以包含你的实践经历、科研经历、社会实践等,复试时老师会重点关注你是否具有科研能力,所以这一板块很重要,是让老师看见你学术素养的关键。

按照时间顺序将各项整理清楚,并且表明该竞赛、论文、课题等的名称,以及你在该项目中的具体分工,并且用几行文字来详细介绍说明该项目的具体情况、你在其中做了什么、最后的研究成果或结论是什么、你的收获是什么等等。
如果在本科没有参与过竞赛或拥有科研成果还有跨专业的同学们也不用着急,我们要懂得将自己的优点放大,比如你的某科课程论文很优秀、谈谈你的毕业论文或者设计、某次实习经历、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研究计划等等,都是可以的,重点在于让老师看见你是一个具有科研能力并且踏实努力的同学呀!
提示:这个板块相对是老师比较感兴趣的地方,便于探索你的个人能力、团队承担力,团队角色、思考学习能力;因此下笔一定要多去想,如果问到这个问题我该怎么说?答得好是给自己加分,答不好就是挖坑哈~
部分老师会根据你的回答内容持续向下提问,所以自己要备选一些问题准备哈~
那本科平平无奇、没啥比赛科研怎么办呢?其实大多数同学都一样,在本科阶段做到发表高水平论文、包揽国奖省奖的人很少,坚持走到现在的每个人都很棒,我们要挖掘自己的闪光点。毕业论文/设计你有吧?课程设计作业你有吧?动手实验你有吧?如果都没有,现在在网上学习做一个小项目也是来得及的。合理包装自己,只要能突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科研能力/潜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是加分项。
四、校园经历
这一板块如果篇幅够的话可以适当提及,要相信老师其实更加看中的是你的科研能力、学科素养,适当展示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策划等能力就好。
五、个人荣誉与技能个人评价
荣誉这一板块就把你获得过的校级以上的奖项,按照含金量排序,可以适当量化,比如国家奖学金1次、校级一等奖学金2次、优秀班干部、全国文明大学生...
技能则是把你会的东西统统写上,包括四六级、计算机、普通话...
对自己进行综合性评价,尽量将其量化,还可以适当说明研究生生活的规划以及未来的研究兴趣、期待的发展方向等等。
简历展示:大家可以参考学长的模板自行修改。简历长度最好控制在一页纸!后面可以附上自己的证明材料,比如成绩单、证书等。
最后,学长需要提醒大家,制作简历需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老师们是会根据你的个人简历来提问的,所以一定要对自己写的东西熟悉熟悉再熟悉,如果其中还有一些涉及到专业相关的知识点,还要再去反复琢磨才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