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TB】VII 美系重坦T-29
T-29这辆车在7级也是个很不错的重坦(当年开白版虎式被虐出心理阴影)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陆军才优先考虑解决重型装甲坦克的需求,当时由于敌人的反坦克炮,盟军的装甲损失正在增加。M4A3E2是由M4A3谢尔曼开发的临时突击坦克,在T26E3潘兴可供增援之前,仅作为权宜之计生产。不幸的是,这些重型坦克仍然被认为不够。
T29的开发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配备了重装甲炮塔中的105毫米长管T5E1炮,重量超过66吨(60吨),旨在直接与任何敌方接触,从防御工事掩体到重型装甲坦克。

计划生产1000多辆坦克,第一辆坦克于1945年7月完工,为时已晚,无法在欧洲对德国采取行动。生产将继续按计划入侵日本,即垮台行动,直到在广岛和长崎进行核轰炸后取消,随后日本投降,结束了太平洋战争。
即使在二战后,从战争中获得的经验也被继承到T29,该设计也进行了多次战后开发研究实验,从而生产了120毫米炮坦克M103。

序幕
军械部研究和工程主任Gladeon M将军首先要求开发新的重型坦克。巴恩斯,1944年8月1日。他打电话给约翰·B将军。军械助理副委员Waldron谈到了一个新的重型坦克项目的军械委员会会议记录。将军。Waldron告诉将军。巴恩斯说,在将此类车辆投入生产之前,必须考虑该项目。第二天,军械委员会和装甲中心在底特律兵工厂对坦克细节进行了检查。预计新车将配备105毫米大炮。
1944年9月14日,OCM 25117C规定,为了开发更大的火力坦克,以满足防御工事和重型装甲敌方战斗车辆的潜在行动要求,人们认为必须立即开始开发这种车辆。已经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带有交叉传动、扭转杆悬架和中心制导轨道的坦克中安装105mm大炮,所有这些都由750马力的福特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

这些研究表明了这个项目的可行性。
有人建议:
一般来说,根据本项目中概述的特点采购四辆驾驶车辆进行测试。两个装有105毫米炮,两个装有155毫米炮。
配备105毫米炮的车辆被指定为重型坦克,T29。
配备155毫米炮的车辆被指定为重型坦克,T30。
这些项目应视为机密。

发展
重型坦克T29的第一个概念始于1944年8月1日,提出了一个基本上是配备105毫米大炮的扩大的T26重型坦克。最初的规格是OCM 25117,表明重型坦克重54吨,有效正面装甲厚度为8.9英寸(228毫米),前体装甲为5英寸(127毫米),角度为46°。它还有一个覆盖整个前炮塔的大盖,带有7.9英寸(203毫米)的装甲,并配有内部装甲板。炮塔设计应尽可能简单,炮塔壁厚4英寸(102毫米),几乎垂直倾斜,流线型。它的阶梯式炮塔屋顶与T26炮塔相同,尽管由于偏转射弹的潜在威胁,有人指出,这是保护方面的一个缺陷。将在炮塔后部建造一个大凸起物,以平衡炮塔组件和炮架。

车长在炮塔的右侧,炮手在他面前,装载机在炮塔的左侧,配有一个逃生舱口。司机和副驾驶员在前车体。武器包括一门105毫米T5 L/48炮(用于坦克使用的105毫米T4高射炮原型),使用只有一个装载机的存根固定式弹药。穿甲弹的炮口速度预计为2799 fps(853 m/s)。主要武器的仰角俯角从-10°到+20°不等,并将同轴安装0.30口径(7.62毫米)的勃朗宁M1919A4机枪。炮塔顶部还放置了一挺.50口径(12.7毫米)勃朗宁M2HB重机枪,供装载机使用。该油箱将由福特V12汽油发动机和通用汽车开发的新型交叉驱动变速箱提供动力。悬架采用了与T26相似的方法,带有扭转杆和中心引导轨道。
然而,一个月后,初步规范进行了修订,以增加火力和设计大修。前壳装甲以54°的角度切换到4英寸(102毫米),同时保持与以前相同的有效装甲厚度。炮塔的总体设计略有变化。炮塔的前板保持不变,但后凸起的深度增加,厚度减少到3英寸(76毫米)。105毫米T5 L/48炮被更长的105毫米T5E1 L/65取代,使用大型分离式弹药。炮塔现在可容纳两个装载机,用于新的外壳装载类型。炮口速度增加到2,998 fps(914 m/s)。为新枪开发了枪口制动器作为爆破偏转器,设计为90毫米炮口制动器的放大版。
合同授予压制钢车公司建造油箱,并授予别克开发变速箱的合同。炮塔将安装在M6A2E1上,以代替T29进行试验。第二个炮塔组件将于1945年2月生产,预计将于6月到达。与此同时,还准备了进一步的设计,并建造了一个新的木制模型。设计进行了重大修改,炮塔墙现在在整个侧面弯曲,以降低炮塔的高度。车顶板顶部位于中央,以清除枪后膛,并向下倾斜到炮塔墙壁的两侧,以防止炮塔内的射门偏转。炮塔的实际重量保持不变,任何重量节省都用于增加装甲保护。厚度增加了;从正面到侧面5.9英寸(158毫米),炮塔中心线逐渐变细到5英寸(127毫米),后部逐渐变细到102毫米。炮塔的后凸起再次增厚到102毫米。炮塔体是铸造的,屋顶和地板焊接到位。

炮手的主要瞄准镜是带有双瞄准镜的M10E5潜望镜,宽视野为1x,高放大镜为6倍,炮塔可以令人满意地手动或通过30°斜坡上的动力穿越。动力横向系统旨在允许炮塔完整的360°炮塔旋转需要20秒。


T5E1炮正在开发的新炮弹旨在取代T4炮的替代炮弹,包括AP、HE和APCR。T32是一种坚固的APCBC射弹,重39磅(17.7公斤),能够在高空穿透重型装甲。外壳设计已经完成,预计性能将超过早期的T13轮。
A new T30 HE shell was being designed to replace the T12 HE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105 mm T4 ammunition, designed to work at both high velocity for achieving maximum range of attack and low velocity against hardened structures. High Velocity Armor–Piercing shot (HVAP) was the latest of the 105 mm weapon development, intended to create a more effective anti–armor ammunition than the regular AP shot. The shell designated as T29 consisted of a tungsten core contained in a magnesium body fitted with a steel bourrelet band, magnesium ballistic cap, and a steel base with copper driving band. Up to four designs were made; T29 (7.9 lbs/3.6 kg core), T29E1 (9.9 lbs/4.5 kg core), T29E2, (12 lbs/5.4 kg core), and T29E3 (9.9 lbs/4.5 kg core). The latter round was a redesign of the T29E1 that was 2.8 pounds (1.3 kg) lighter (estimated weight around 24 lbs/11.1 kg).
Procurement of the Heavy tank T29 was reduced, from 1200 vehicles to 1152 in April, with the approval of production starting next year (OCM 27331). 6 pilots were planned for construction in total (OCM 27245). The first pilots of the T29 heavy tank hull and turret were being constructed in July and expected to be completed in the same month.

(T-30也是重型坦克,别被WOTB带节奏啦)


T29项目于1950年底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基于T34的120毫米大炮的新重型坦克设计,命名为T43重型坦克,并于1956年标准化为120毫米炮坦克M103。


车体装甲是由铸造和轧制板材焊接的组件。首上装甲保留了潘兴102毫米的装甲厚度,但倾斜度增加到54°,以将基础装甲厚度提高到228毫米,并安排了额外的两排备用轨道链节,作为附加装甲的一种形式。一个7.62毫米机枪端口驻扎在船体的右侧。

The lower front plate was 2.7 inches (70 mm) thick and angled at 58° at the center of the plate. The sides were split into two sections, 3 inches (76 mm) covering the fighting compartment and 51 mm covering the engine compartment toward the rear hull. The roof armor was .9 inches (25 mm) around the turret and half an inch (13 mm) above the engine deck.
车体,首上:4英寸(102毫米)@ 54°
车体,首下:2.7英寸(70毫米)@ 58°
车体,侧面:3英寸(76毫米)
车体,后部:2英寸(51毫米)
车体,后部:2英寸(51毫米)
顶部,正面:25毫米(0.9英寸)
顶部,后部:1⁄2英寸(13毫米)
底部,正面:25毫米(0.9英寸)
底部,后部:1⁄2英寸(13毫米)

火力
105毫米T5E1是基于105毫米T4高射炮的65口径长高速多用途火炮,炮口初速为914米/秒。







The T31E1 rangefinder was a stereoscopic instrument with the base length of 9 feet (2.74 meters). It was not connected to the other fire control system, as it was operated manually by the tank commander to relay the range information using the control box below the rangefinder. The range and target lead data was transmitted by flexible shafting to the gunner for tracking the target. However, tests at Aberdeen Proving Grounds (APG) showed that backlash, as well as windup and binding of the flexible shifting, resulted in serious errors in the system. Although the rangefinder wa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spotting purposes. It also displayed the importance of a rangefinder to obtain a first strike capability beyond 1,000 yards (914 m).



目前有七辆幸存的坦克,其中四辆位于国家装甲和骑兵博物馆,包括T29、T29E3、T30和T34。其余3辆是T30,位于杰克逊堡、底特律阿森纳和安尼斯顿陆军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