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海南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339&868报考指南 | 我要考海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
报考指南
专业分析
报考难度
初试备考
复试环节
01
专业分析
1、专业介绍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是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双向需求而设置的专业(领域),包括农业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两个培养方向。
海南地处热带,水、热、光、植物等农业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南繁制育种、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基地,也是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理想场所,经过30多年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已经成为海南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热带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然而,丰富的农业资源在适于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同时,某些气候-土壤因素及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给海南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的问题:如耕地土壤酸化与质量下降、有害生物发生频繁、农化产品的应用不科学、农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农业生态环境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压力。

2、学院介绍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简介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一直潜心培养致力于热带有害生物研究、保障海南自贸港生物安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高层次人才。60多年来,为我国热区农业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部门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已培养出博、硕士研究生1000多人,本科生6000多人,专科生1000余人。历届毕业生中英才辈出,不少校友成长为优秀的科学家,或成为经济建设中卓有成效的杰出人才,为学院的科教事业倍添光彩(如南京农业大学原校长郑小波,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姚树洁,海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肖杰等)。我国著名农业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昆虫学奠基人之一尤其伟、植物病理学家、真菌学家陆大京等老一辈科学家曾在学院工作,使学院成为中国热带植物病理学和热带昆虫学事业的发祥地。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简介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后更名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栽培系。2007年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成立新海南大学,设立农学院。2016年海南大学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应用科技学院(儋州)等4个学院合并组建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热带作物学院作为专业学院隶属其中。2019年学校进行新一轮学科专业调整,设立独立的热带作物学院二级学院。学院是首批国家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海口水稻国家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单位。2017年9月,作物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4月以来,海南大学动物和植物科学学科、农业科学学科进入世界ESI前1%。现有本科生826人,研究生680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0多人,硕士研究生560多人,留学生50多人。
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简介
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下设生态学系与环境科学系。学院前身为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环境科学系,设有环保教研室和生态学教研室,2005年开始招收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2007年随两校合并(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成新海南大学),与原植物保护学院合并组建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2012年学院整体搬迁到海口市海甸校区。2016年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与农学院、园艺学院及儋州校区应用科技学院合并组建热带农林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与资源与环境专业组合为热带农林学院下设的环境与生态学院,并于2018年成功申办生态学专业,同年在儋州校区招收生态学专业本科生。2019年随着海南大学学科专业调整,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组建成现生态与环境学院。
02
报考难度

1.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历年进入复试的最低要求分数线
这里给初次接触考研的同学普及一个点:咱们考研进度复试是有分数线的。全国有34所自划线的高校,就是学校自己定复试录取分数线。
其余的学校(包括海大)都是按照国家线来走,复试录取分数只会比大于或等于国家线,不可能比国家线低。因此为什么会出现录不满第一志愿的情况,就是因为第一志愿的没有考过国家线。

2.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历年录取一志愿最低分与最高分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随着海南大学与自由贸易港的蓬勃发展,每年的要求也是在水涨船高,综合数据可以见得,初试分数考300+是相对来说比较稳的
调剂名额也在逐年减少,并且对调剂生的要求更高,很多都是211高校高分调剂过来的,真的是神仙打架,不仅分高,有的人还有文章和专利,一句话概括,特别卷!
如果你把海南大学当成备胎,你的第一志愿没有录取你,你想回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很难回来,调剂的竞争压力远大于第一志愿的竞争。
03
初试备考
海南大学官网没有推荐参考书目,且根据学长姐对历年真题的分析与判断,其实题目考察范围很大,参考书即便给定也其实不能完全复习范围,根据业内公认经典书目,推荐如下
1
基础书目
李春奇 罗丽娟《植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王忠《植物生理学》第二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黄昌勇 徐建明《土壤学》第三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沈其荣《土壤肥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植物保护通论 韩召军 高等教育出版社;
04
复试环节
1、复试时间
每年的复试时间,基本均为3月底、4月初。2022年复试时间为3月29日。
二、复试考察内容与方式
(1)复试原则上采取“网络远程面试”的形式进行,内容主要包含专业知识考核(20%)、综合能力考核(60%)以及英语应用能力考核(20%)。
①专业知识重点考查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考生的专业能力素养。
②综合能力重点考查考生大学阶段学习成绩情况,在本学科领域发展潜力、创新精神、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考生须在本环节进行个人汇报:主要介绍本科阶段课程学习,毕业论文,科研情况,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
③英语应用能力重点考查考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的掌握及表达能力。
(2)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一般为20分钟。
三、线上与线下复试成绩计算不同
2020-2022年面试采取网络复试
2016—2019年面试均为线下复试
注明:两种复试方式对应的录取成绩比重有所不同
1.网络面试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复试总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占总成绩比重为30%(按2021和2022年研究生录取工作方案)
初试总成绩=总分(500分)÷5
综合总成绩=初试总成绩×70%+复试总成绩×30%(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线下面试
考生综合总成绩(初试总分和复试成绩加权分)和复试成绩均为百分制,综合总成绩中初试总分与复试成绩比例为50%:50%。学院按综合总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高低顺序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第一志愿考生优先录取)。
四、最终录取名单公示
学院于复试结束三天后对考生公开综合总成绩及排名。2022年根据学院相关学科专业的招生计划和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情况,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采取等额复试,等额比例为1:1。即招生计划为19人,进入复试环节有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