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色堂·论格局】思维,眼界,格局
你的思维和眼界,决定了你的格局
我们部门是搞外销的,工作基本以外语为主,所有在职人员,多少也懂一点英语。
不久之后,公司调来一位新的总监,典型的七零后,干练有魄力,之前一直负责国内市场的开发和管理,听说一句英文也不懂,完全无法跟外商沟通,出行必须带着翻译。
历来,空降兵的工作都不太容易开展,对新领导的不理解和莫名其妙的敌意,很容易让老员工生出对抗的心理。加上他连英文也不会说,有些资深老员工便抱着看好戏的态度,想看看这位不懂英语的新领导如何打开目前工作的局面。
有人甚至说:“不懂英语的外贸总监,不是笑话吗?”
新领导上任后,并没有采用和之前的老领导一样“天天一小会,每周一大会,一月一次部门大总结”的工作模式,他到任的三个月,只开了三次大会,其它的时间,天天往供应商那边跑,然后偶尔召集各部门的头开会,讨论降本的问题。
两个月之后,公司产品最新的报价出来了,整整比原价低了百分之二十,接近行业中低等的价位。新价格一报出去,销售们都乐疯了,因为客人对新价格非常满意,订单如雪花般飞来。
其实成本问题几乎是所有商家的烦恼,国内的供应商们为了迎合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总是千方百计去进行降本,既伤人又损己,有时候根本降无可降。
所以,当新任总监在短短两个月就把价格降低百分之二十,并且承诺不会降低产品质量的时候,公司上下都震惊了,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新价格甚至在行业内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我们公司规模本来就大,把价格降下来后,基本就没有多少家企业能与我们媲美了。
经此一役,所有人都对新总监刮目相看,再也没有人说他英语不好了。
其实,对于营销管理而言,语言不过是一种工具,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的风格。如果思维不好,格局不大,就算懂得八国语言,也不一定能干成什么大事来。
所以才会出现饱读诗书的人,帮没读过什么书的老板打工的局面。书读得再多,但如果思维方式不对,还是无法冲出自己的阶层,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