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规则类怪谈】《■■市动物园园区游客守则》Meta含义与海洋馆长的猜想

2021-11-30 20:08 作者:抹大利亚  | 我要投稿

和朋友的分析成果,分为两个部分,字数预警

————————————


前言:

我的想法是,这应该是个Meta意义的故事,第一层含义是游客意识到怪异的存在的瞬间就会卷入怪异中,怪异的真相很多人都得出了差不多的结论,大体上应该大差不差细节上只有作者本人才知道。

我想说的是第二层含义也就是作为读者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实际上就处于看到规则的游客/员工所处的位置。从完全客观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仅仅是一些有少许联系但没有严丝合缝的规则,作为一个故事并没有出现任何具体的人物环境故事情节。除了作者脑中构思的“真正的故事”之外所有的要素都是由各位读者想象发散出来的,也就是读者相信的故事就变成对读者来说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它”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形态和设定,而读者的想象赋予了它真实的形态和设定,对于愿意相信某个猜想的人来说这个猜想就变成了接近真实的存在,而对于有其他猜想的读者来说则存在不同的设定内容。这和剧情中认知到怪异存在就会被“它”认知到的处境非常相似,也在潜意识中增加了读者的代入感。

而规则中反复强调的相信并坚持自己的认知是活下去的必要条件,如果这点也通过Meta手段反应到读者身上的话,无论读者认同哪一种观点都要相信自己认同的对象,那么这就是解开问题的答案。


基本框架:

前提1、

叙事依托纸面规则切实可信,规则是真正的"动物园";动物园、海洋馆、"它"真实存在(已明确不存在暗访组织)

前提2、

动物园和海洋馆在现实里有物理方位(一定程度的空间折叠、海洋馆可能在动物园里、动物园和海洋馆接近投影关系,似是而非)

前提3、

目的是"逃离"而不是"维护"(主语不明);园长和保安目的是"保护"游客和员工,游客和员工目的是"逃离"动物园

前提4、

"人类"有救,"动物"无救;保证得救的虚线部分却与自我认知无关

前提5、

基于"投影论",存在职位上的投影。即海洋馆馆长可能存在,馆长本体无需是投影、无需是人类、无需是动物,他能仅作为规则(门口告示),逆模因(与它的模因冲突),锚(锚定动物的阵营/为人)继而成立

换句话说,引发以上现象的便是"海洋馆长"


上层叙事:

首先,朋友提到了"读者"即"游客",我认为对也不对,"游客"的定义应当包含三个类别。

1、查看规则的游客

2、不看规则的游客

3、上层叙事的读者

其中,赋予形态和设定的是读者,亲自冒险和观光的是游客,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上层叙事的读者,以及下层叙事的游客,信息量上并无不同,读者和游客皆低于员工、保安、园长、馆长(的权限)。都是"游客"的子集。

踏入动物园瞬间,便会被列为游客,既然如此——

对于读者来说,踏入"动物园"是在什么时候呢?

自然,是看到并参与《■■市动物园园区游客守则》剧情分析的时候,读者完善、助长"它"逃离"动物园"的同时,自身也从推理中解放。

这是Meta层面的含义。


园与馆:

海洋馆的诡异之处,在于自相矛盾的颠倒规则、扑朔迷离的合作关系、自动运营的隐藏黑幕……而在谈及这些之前,我们先看看海洋馆要求黑衣服什么呢?

是送死。

黑衣服是违反规则、经由兔子和蓝衣服转化的重度感染者,最终症状是变成山羊(黑山羊的意象),几乎无药可救。

黑衣服被动物园无视、被海洋馆排斥,通过骗取他人虚线献祭兔子,方得通过猿猴区的右侧——然而,这一行为无异于自寻死路(QA黑衣服不可能逃离,骗票会变成黑山羊)。

削减虚线、增加山羊的《海洋馆门口守则》,实际是被污染的规则,不可相信和遵守,的确如此吗?


海洋馆的运营方式:

海洋馆和动物园表里一体,海洋馆员工是红衣服,动物园员工是蓝衣服,彼此都有游客、动物和异常(一般来说双方无法见面、海洋馆游客和员工兼职保安的作用,必要时可驱逐黑衣服)。

那么海洋馆有没有管理层呢?比方说馆长?探究这个问题依旧无法回避门口告示。

猜测1、

门口告示并非"它"书写或污染。

保安便条的"稚嫩仿佛孩子的笔迹",才是"它"书写或污染的部分,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它"处于幼年期,孩子的笔迹、孩子的声音正好与"它"相吻合。

猜测2、

门口告示并非人尽皆知。

说到底,门口告示被污染了,工作人员为何不撕下它,或是补充说明:"请绝对不要相信这个告示!"。

难道说动物园在放任海洋馆?

说不定在人类看来,门口根本没有告示,根据每个人感染/权限的程度不同,解锁内容也不一样。

猜测3、

门口告示是官方规则。

《动物园员工守则》承认海洋馆存在;《园长守则》承认海洋馆规则,包含门口告示。

"如果【你】看到了海洋馆,可以进去走走。在海洋馆外请遵守馆外告示,在海洋馆内请遵守馆内告示"。

请注意"你"的优先度。

参考上文,园长有自由行动的权限,甚至可以进入"主观不承认"的海洋馆里,但是这样一来就有了矛盾,因为园长看到门口告示将会是最糟糕的发展,而因为猜测2,园长几乎无可避免地看到门口告示(轻度感染者便能发现海洋馆,何况是每晚与"它"对线的园长)。

试问。园长的生死取决于查看门口的告示,难道不能说明存在园长之上(除"它"以外)的优先级吗?规则有利游客和员工逃生,但不包括园长和保安,倒不如说,海洋馆可能更像是园长自己的处刑台,由馆长这位同僚实施。

三条推理相互佐证,可以得出的线索是:门口告示并非经由"它",并非经由"园长"、并非经由"人类",而是经由"拥有认知修改能力的官方工作人员"之手。即海洋馆的运营人。

园长即将丧失神智的场合,

依赖馆长的劝诫自我了结。


【规则类怪谈】《■■市动物园园区游客守则》Meta含义与海洋馆长的猜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