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希室主诗词集
升腾潜伏变化通,海内江中威更重。 布云行雨王德广,妙手画成墨图龙。 《观李青仪画龙》 倭贼侵主辱神州,万里江山尽血流。 金陵城内尸骨满,栖霞山上鬼神愁。 杀声阵阵音传远,奴虏纵马过荒丘。 何时报得国仇恨,重将此讯告先游。 《倭寇南京大屠杀,屠我同胞,戮我手足,此世仇必以倭寇血肉为祭!方稍慰吾仇》 清明雨中牧童来,笛声飞处桃花开。 酒家旗下芳草绿,陇上行人蓑笠戴。 耳听竹叶穿林响,闲去乘舟上虞台。 莫非此时非凡地,已是随云到蓬莱。 《听泥鳅清明雨有感》 五十州内赤旗扬,满境烽火闹扶王。 二人争权争社稷,双党双令大钺僵。 四十四代多混乱,一朝合称富贵乡。 资本一动天下动,原来銮驾不相当。 《岁值庚子观夷境二酋首争权有感而作》 鲁地天宫壮巍峨,夫子文章自消磨。 谁疑自古儒道旺,请听尼山玉笙歌。 《观史里芬游鲁有感》 鸠杖老倚尚书存,千秋长存守藏人。 伏生名号青史载,万古传承不朽神。 《观典籍里的中国汉“伏生授经”故事有感》 苦寒国门人迹远,平明巡检上边陲。 夷寇常袭多苦难,高山险岭增患危。 牺牲战士尽青壮,香火未传爷娘悲。 噩耗突闻举朝哀,英雄身死志无违。 《为戍边牺牲战士作,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祝融飞荧惑,玉兔落广寒。神舟游天外,天宫御碧潭。巡视高极处,帝裔耀龙寰。昔载多思量,登风看世间。尚今多星会,衣羽走玄关。故老生心喜,进祀炎黄前。《岁值辛丑,观华夏空间站建及祝国朝永昌诗》 十三年前日月无,飞沙走石大地哭。 山倾水覆乾坤动,满国哀伤皆肃肃。 军民奔走相帮扶,八方驰援崩裂处。 人成齑粉血满目,惨烈非常不忍书。 《岁值辛丑,临近5•12地震纪念日,作此诗以祭》 山河涌动杳光显,苍天哭处大星湮。 稻菽垂首哀哀泣,万民同哭涕泪喧。 国体应重食粮计,社稷多依百姓田。 此后谁承袁老志?后者当思禾林前。 《惊闻袁老辞世以拙笔遥祭》 老迈不辞辛劳苦,躬耕田陇为苍生。 布衣到处乾坤肃,芒鞋踏过稻香成。 亿万黎庶齐下泪,满国皆悲尽哭声。 哀悼袁公归天日,天星亦黯送一程。 《以拙笔遥祭袁老》 天雨哭圣陨,双星光齐湮。开宗功行满,立御道德前。君王亲致祭,朝宰泪潸然。国哀日月暗,山河亦悲惨。旋风临尘世,云銮接二贤。亿亿百姓哀,祈声入金阙。帝闻人间事,敕命解龙笺。玉毫金墨书,入篆三皇天。《惊闻噩耗,祭吴老,袁老》 才觉腹肠空,又觉肝胆裂,总想二贤,忆昔旧时年月。稻菽歌处,笑语欢声不辍,袁公植禾,亲绝苍生饥劫,吴老持刀,开骨割肉沉疴去,刹时转危为安,性命妥帖。圣人陨处,天公亦哭悲泣涕,万里田野耕耘日,杏林春满奏尧瑄。 《祭袁隆平先生,吴孟超先生》 苍苍白发隐弘功,不辞老迈不辞辛。 济世救人杏林广,除疴除病有妙行。 大德巍巍黔首敬,丹书有述圣人名。 国哀民悼吴老去,天地咸感少月阴。 《诗祭送吴老》 懿昭奸佞罪孽森,空将社稷付胡尘。 衣冠南渡江山陷,汉家儿郎恨意深。 不思北顾乐僧苑,常将五石共酒吞。 万代皆厌司马后,国耻簿上记贰臣。 炎夏有灵生武业,黄帝遗传不屈身。 杀虏令下杀虏去,神州万里净妖氛。 《题武悼天王祠》 有律则闻半壁分,何祀先君祭牲焚。 吾以道说天然趣,汝言周礼乃高论。 非为家国存生续,只看古今少良辰。 一如今时黄河水,万载长流任浮沉。 《岁值辛丑,观古圣老子与先贤孔子论道有感而作》 社稷存亡在此时,何惜身亡无人知。 满目脏污乾坤暗,处处泥沼尽骨殖。 为警同胞先赴死,乌云虽广难遮日。 倘有昭昭青天在,灭绝妖戎复告知。 《观墨染黄梅图有感题赠夏侯义士》 炎黄世嗣千秋续,百代衣冠渐有移。 上邦威严三夷惧,陛下钟声奏凯弥。 重承旧制家风复,复苏族忆扬汉旗。 请君同心为此事,共传祖脉到河西。 《岁值辛丑,七律和有明朵甘都司使,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晨起三更束发忙,衬衣中单叠衣裳。 礼佩双着叮当脆,绶带相连焕荣光。 朝冠梁道七五数,丝罗紫系在中央。 玉笏扶持仪态正,奉天殿里拜君王。 《岁值辛丑,观明华堂皇明朝服细述,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铮铮铁骨存青史,一片丹心许国纲。 奸佞有权污良善,腐儒空言救存亡。 碧血长洒当时净,岂畏残躯保家邦。 赴死倘能延社稷,于心无愧拜炎黄。 《诗祭皇明 登州卫指挥佥事蓟州总兵官左都督太子少保封赠齐国公武毅公戚继光 世袭石柱宣慰使二品诰命封赠巴国夫人忠贞夫人秦良玉 江阴典史封赠左都御史通州侯忠烈公阎应元》 人生几多飘零久,难得一挚友,春时种菜,夏日植荷,秋来收谷,冬至写诗,谈笑间岁月如梭,渐生白发,携一壶酒,背一张琴,持根竹杖,登上船头。登三山去,漫游五岳,随波逐流伴海鸥,唱沧海一声笑,长啸后抚琴而泣,星月希光下,掸尽功名利禄,方得一身清净,老朽狂言道:从无悲喜去,当似不系舟。 看去无俗地,观来尽有资。 年年多劳碌,性命换家私。 乾坤曾方净,宇内接豪室。 唯怜吾父老,辛酸有谁知?《叹舆图》 重唱阳关曲,再题塞外篇。 封狼居胥前,可有圣人催。 徒步凭忠烈,歌唱大风回。 泣涕重粘袖,齐恸德有亏。 老君说先事,夫求演大巍。 后辈伤祖念,连阁筑堑魁。 戮力而多友,存形留嗣维。 前秦如无苦,嬴氏散征眉。 回转育嘉谷,潜巡佑河川。 隐没称祥兆,升腾乃吉天。 黄发见之寿,垂髫过时安。 神表存仙箓,宗承继皇言。 《岁值辛丑首秋,观神龙社稷图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长衫霞彩妖氛起,敷粉戴花顾相看。 自古未闻阴阳换,乾坤有常定名先。 弗讲古事争妆姣,且看今世病气颜。 莫学魏晋风流态,请长阳刚耀人前。 《岁值辛丑,观“流得空空听雨声“讲解序混思论,叹服妖》 圣治人伦自有涯,妖服异状笑谁家? 五千年来几良愚,栽得万里竞芳花。 痴言保守说庸俗,不观后世称夷法。 待到乾坤梳理后,总将附逆尽诛杀! 体道纲常自古传,非为抑论断华贤。 明末乾坤多颠倒,服妖横行拒良言。 汝批吾词说保守,吾看汝诗无妙谈。 只因思想相殊远,何必两厌写诗篇。 《岁值辛丑首秋,驳KAM_PAN2333论保守主义的谬论对汉服发扬的危害有感》 绝谏失守无困难,昔年屠贾半时安。 金瓯重铸缺镶嵌,宝剑新冶不完全。 立志开天为截断,有心澄清色愈暗。 奈何彼辈通一气,朽木难雕泪未干。 野静人欲动,坐来抚七弦。 鸟鸣千树外,幽思起藤间。 忆昔古人谱,今作忘吟篇。 曲罢持杖去,同云到龙泉。 《岁值辛丑首秋,听林屋第九洞天汪铎先生抚流水有感作诗以和之,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天高云淡杨树齐,我游西山聊自嬉。 远路无车行安步,微风不燥定尘泥。 欲歌野趣无格调,归斋执笔写游记。 孤览小城拂淤相,掸净旧思养新仪。 《岁值辛丑八月八游西山,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左挡右拦不使明,荼毒苍生到何时? 尔审尔看应有度,绝闻熄火坏良知。 非为严词教于汝,乃为黎庶板正思。 假作真来终为假,求实笃问定事实。 《岁值辛丑八月十六,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当晓民意重于山!绝谏失守必不安! 徒消直言无用处,敢对厉色方平患。 尔视尔观怒火涌,尔听尔闻愤意悬。 遇理则没根基毁,擎天大木一朝弯。 《岁值辛丑八月十六,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不令晓事实,水面劝农桑。 读来多可笑,老少弃家乡。 彘犬遗村路,粮食没何方。 最悲为今日,恍惚见妖章。 眠浅披衣走,整装游旧园。 四云弥星夜,南燕宿尧山。 秋至枯花木,徐风骤觉寒。 复归至希室,挑灯读巨篇。 每叹忠君纪,随嗟烈臣观。 为镇仁勇有,做宰智谋全。 吾书显节赋,明分举时艰。 待后收此遗,聊安老夫言。 《岁值辛丑八月二十稍睡而起,忆吾经历并读《史记》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此日别君盼复归,骤起西风乱心扉。 一路行去三万里,寄得书信解愁眉。 《岁值辛丑八月二十五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倚石溪中抚七弦,玄燕随曲舞翩跹。 清客深林闻长啸,缘从古调想旧年。 《岁值辛丑八月二十五,闻古琴梅旸刀剑如梦有感》 飞花浮银老青松,斋中独坐待茶浓。 分帘望来清凉境,新研淡墨写玲珑。 堂下苔阶藏旧土,亭前小池游鱼慵。 灵璧石上苍藤劲,隐园见后入画中。 《岁值辛丑十月初四,观煮雪山房主人画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山河沦丧日昏沉,曾见拂晓斩妖身。 可怜万千英雄血,横遭污染墨云森。 怒目喷火谏上阙,音讯全无泪纷纷。 先帝先君同哀叹,从此魔兽食汉人。 湍流经处雾云生,浩淼烟波入画东。 隐士茅屋山半见,板桥微斜走牧童。 岭上松柏能清气,路旁青草显葱茏。 一带镜湖天野阔,忽听渔歌唱晚风。 《岁值辛丑十月初八,观“翠峰沐云图”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红霞伴日出群山,万雁群飞向衡南。 大泽云雾托紫气,节候云雨两相关。 渐起寒风思鲈脍,持甑羹莼忆家畔。 如何小舟江海去,寄羽直到武陵滩。 《岁值辛丑十月廿三,观朝霞飞雁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独行姑苏里,静看新古城。 水寒鸭不浮,斜巷响筝声。 黼黻涣文气,梵园颂精诚。 且待归隐后,负琴访山僧。 《岁值辛丑冬月初四,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岸柳沿河绿,行舟泛翠波。 星罗野湖阔,随水到旧泊。 古镇青苔碧,白云罩山阿。 来往披蓑笠,撑篙下龙泽。 《岁值辛丑冬月初八,观知三冬剪辑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漫随桐声思旧尘,七弦抚后忆故人。 何日飞雁南来信,重开静室看缤纷。 《岁值辛丑冬月初九,听古琴白磷抚魔道祖师忘羡曲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荡平倭夷三岛后,敬请先烈享太牢。 诛绝仇寇乾坤澈,京观重筑镇恶嚣。 金陵城里满哀忧,幸存翁媪恨未休。 何日覆海平寇岛,屠尽倭夷祭先游。 手捧牙笏下御阶,朱袍服距出朝门。 颌下花须显历事,青轿开帘迎杖人。 数奏风闻劾奸恶,几经霜雪未粘身。 只向君王言敬民,何惜远谪到异尘。 《岁值辛丑冬月十七观“辰老爷子”剪辑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铁甲流光入画图,抛却脂粉肃容出。 严整伍卒磨刀利,南来北去斩膻毒。 不辞身思消魂魄,弯弓直射灭戎虏。 谁言女子无英勇,塞上京观镇懦儒。 《岁值辛丑冬月廿二,观青厌君剪辑“巾帼群英”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鬓边白发又新添,昨日烟花耀西空。 满城喜乐迎金虎,老迈家中忆峥嵘。 当时旧友多不见,二十年来无新朋。 桑梓何日开阡陌,携持黎杖上山东。 《岁值辛丑冬月廿九,小辈来邀言广场有烟花表演,吾年纪已高故未同行,枯坐家中感念旧日光阴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獬豸端正拜御前,上谏肃敬保民间。 莫道谪去天涯远,岂因畏权不参天。 身职风宪先皇赐,一将残年显净廉。 书得竹赋自传后,青史有记慰慈颜。 《岁值辛丑腊月十二,观辰老爷子剪辑有感,聊以拙作敬赠,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烈名万代久流传,忠臣负帝蹈海湾。 不降胡虏存汉系,龙舟随焰下碧澜。 先有文公述志诗,后来陆公写遗憾。 子孙常祭贤相祠,洒泪同拜敬灵关。 《岁值辛丑腊月十二,观武杰长揖敬拜陆相幼帝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不惧此去无归日,何惜身故警华遗。 二诗显节忠汉主,一赋长留待子期。 留树朝南思社稷,壮志未酬恨成泥。 千秋碧血丹心在,烈魄英魂上龙梯。 《岁值辛丑腊月十二,观逸明在野拜文忠烈公墓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陇南烟雨少人家,常见孤鹤哀落霞。 小道苍苔年年绿,山上青林岁岁发。 来此多为谪居客,抚琴而叹漫嗟呀。 远望长安归不得,只将幽思寄夜茶。 《岁值辛丑,听筠屹笛箫-贺建吹笛有感》 又是一年新岁启,忆昔农圣在时,四海稻菽鳞次生,万民得活敬祖宾,广漠黄沙,旱地植谷嘉兆兴,皇王尊仰,宇内有大名。 又观祭祀悲泪垂,倏然大贤仙逝,九州同泣哀鸿声,亿兆生灵送君去,鲜花翠柏,独承袁公肃穆体,罢笔停书,窗外倾盆雨。 《岁值辛丑腊月廿九时逢维新之际,词祭袁公,泣涕而作,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鸟鸣千棵树,山开万朵花。 执扇扑蝶女,惊出漫天霞。 《岁值壬寅正月初九,与友踏春同游观锦衣女执扇扑蝶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余尝拄杖登南坡,望去梅花落冰河。 山中寒久参差放,几度闻箫泪婆娑。 不与人言空立雪,安得数笔解沉疴。 忽闻老友传长信,新诗复寄到镜泊。 《岁值壬寅正月十六,闻“肘子片”疏影箫曲并忆友信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皮筋小人 巾帼不惧冰雪寒,单着银甲赴天山。 红缨如龙翻飞动,麾下将士出雄关。 长岭先锋乘龙马,几次征鼓战楼兰。 飒爽英姿雌威壮,百万貔貅敬凤幡。 《岁值壬寅春月廿三借用“皮筋小人”点睛嘉句“巾帼不惧冰雪寒,单着银甲赴天山”并观“雁鸿Aimee银甲展示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幼历大悲恨意深,敢用微命保河山。 血债血偿杀倭寇,覆尽瀛洲祭亡先! 耄耋仍存诛敌志,魂魄请愿做卒前。 提枪擎刀骨马壮,摧山煮海荡逆奸! 《岁值壬寅春月廿六,观祝老旧时音容并祭祝老,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陌刀执掌西边定,威名久传折家军。 老将纵马出高地,狼烟不见只狰狞。 《岁值壬寅春月廿六观“WilliamC飞廉超甲胄”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烈节彰显事迹真,后来敬仰继思存。 不降倭奴存汉土,艰辛战斗续炎闻。 有志当存将军恨,屠灭岛夷奠亡魂。 何时鲲鹏飞东海,万里清宁斩妖氛。 《岁值壬寅春月廿七诗祭杨靖宇将军,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细雨霖霖春不晚,杏花深处江南,碧波几点游白鹭,两岸风帘飘轻烟,最爱此时,携酒上西山。 《岁值壬寅春月三十,观“知三冬剪辑江南早春”有感作词半阙,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宝相庄严在世佛,身居灵刹镇边戈。 大德神僧尊圣主,三天永乐再弥合。 掣签蒙恩先皇赐,御笔亲封入上国。 参禅能展清净地,梵门总教延法螺。 《岁值壬寅二月初一观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藏历水虎年祝福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今日惊蛰飘细雨,岸柳萌萌展青芽。 村南小瀑腾暖气,流波潭里鱼逐花。 《岁值壬寅二月初三惊蛰小雨于村中村外闲游观景以记,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何谓芸芸在天涯,半生辛苦半挣扎。 常羡野鹿穿青霭,更慕憨熊泳山洼。 无知乾坤自然阔,有识整日纺桑麻。 倘得托身飞云去,遍游四海赏春花。 《岁值壬寅二月初五读老舍书后思东坡居士赤壁赋中佳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有感,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客居青山下,沃野饶村滨。 碧溪石桥窄,不肯湿衣襟。 笛声随春景,缭绕入洞庭。 老翁牵牛过,涉水到东坪。 昨逢丘夫子,相约做比邻。 夜观天河耀,朝来养文明。 小庙晨钟响,蒙童诵孔经。 狸奴石阶卧,花动扑蝶去。 唯余闲持杖,飘飘入竹林。 《岁值壬寅二月初五,余近来养病于洞庭湖边青山村,昨于村老家遇族学教师丘夫子,相谈甚欢,乃于丘夫子宅旁赁一小院,前主人留一小狸奴,皮色斑斓,娇小可爱,今晨狸奴扑蝶玩耍,余亦游村南竹林,故作诗以记,至希室主作于冶思轩》 天气渐暖柳莺啼,弦月高悬挂楼西。 渔家船动皱湖镜,欸乃声中起涟漪。 《岁值壬寅二月初七游邻村,及归去时渡船已停,幸遇渔家父子方得过湖,贤父子春来于湖中放苗而待秋冬而捕,循天时而守德行,及至吾居之村渡讨纸笔以诗赠之,至希室主作于洞庭湖边青山村渡口》 几度征倭边海靖,横戈万里扫夷云。 身甲不解军旗广,戎马一生武功英。 《岁值壬寅二月初七诗祭皇明都督佥事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豫章郡公邓子龙将军,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身在南朝意何如,诸公喏喏畏蛮虏。 有志重取燕云地,怎奈君主非丈夫。 《岁值壬寅二月初七观“逸明在野”拜稼轩公有感遥以诗祭,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湖波渐涌水汽浓,岸边杨柳醉春风。 燕来亦知天光好,立于巢头唱几声。 《岁值壬寅二月初九于湖畔闲游观得杨柳渐绿不由神清气爽,复归客寓见檐下燕巢有燕来住,诗以记之,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满袖芳菲佐东君,花中令主排芬菁。 丞府传笺飞文彩,复降人间醉春云。 《岁值壬寅二月十三,观“小梦李孟羲桃仙胜景”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久寻方得千秋光,墨香浮动冷凝霜。 慢研且待如明镜,紫毫轻蘸写疏狂。 《岁值壬寅二月十六喜得胡开文“千秋光”老墨,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浩荡烟波万里滔,忆昔云梦尽吴矛。 石头城上降幡竖,龙气乘风入天桥。 太白曾做歌楼赋,酒后狂书气冲霄。 文思泉涌酣醉去,披发登舟过江礁。 《岁值壬寅二月十七读青莲诗集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金陵城外凤凰台,凤凰飞去不复来。 江水长留千古恨,文人多居此山外。 青莲曾写悲吴晋,遗址石头镌阶在。 白鹭洲头闻杜宇,且伴春归卧小斋。 《岁值壬寅二月十七读青莲诗集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春风吹得桃李开,花神奉旨下天台。 遍地芳菲香透骨,晴空一鹤上云来。 《岁值壬寅二月十七观“小梦李孟羲花神开春景”,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鬓发飞霜揽镜看,窗外子规啼,闻得归去声里,凄凄惨惨,何处有佳期? 案上玉炉香未续,添几许愁绪,玉箸长流难止,谁来相劝,花老亦悲心。 《岁值壬寅二月廿五,听古琴“回家”有感,填词一阙,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葛衣虽薄能过风,炎夏只此消热,未得云遮,且向树下安坐,远观江上船来去,皆是浮生过客,若非狸奴一跃,蝉鸣声里,一睡梦千梭。 有友开门欲高呼,吾在檐下横卧,脚步渐轻,转身几声笑过,执得黎杖复相向,不过旧日颜色,倘生滂沱大雨,摧花折叶,方能解沉疴。 《岁值壬寅二月廿八听古琴诊所《泛沧浪》并忆去岁夏日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忆古趣味巧手成,镜湖船走画图空。 如非远望安知妙,小景能生万里风。 《岁值壬寅三月初一观“考拉做个东西立体嵌景千里江山图”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喜看稻菽亿万里,神州永无饥荒,想袁老在时梦想,能在禾下乘凉。 而今有讯当速报,寄信云中飘扬,家家蒸饭香袅袅,此恩山高水长。 《岁值壬寅季春初二临近清明,以此拙作敬祭袁老,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清明愈近起哀思,农神归位入正祠。 及人高稻阴凉有,耄耋老者感灵知。 祭祀宣读今春获,当敬锄禾辛劳事。 自此神州能饱腹,遍地炊烟祭信驰。 《岁值壬寅季春初二临近清明,以此拙作敬祭袁老,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神州万里祭祖同,人文始祖坐殿中。 后裔敬献山河礼,子孙恭祭奉神宫。 吾在边陲遥陪祀,馨香一柱愿随风。 心内端肃兴联系,方到祠前拜帝容。 《岁值壬寅季春初三观壬寅年祭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陛下大典有感并于家中遥祭记事,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烟雨朦胧处,依稀是江南。 少游千里秀,碧波汇翠川。 清晨生薄雾,树下鸟捕蝉。 舴艋随风去,寻花到垚山。 足蹑谢公屐,袖手蓑笠展。 草径多野趣,漫步小石潭。 幼鹿不惧人,静饮未离岸。 竹杖立傍树,稍歇转回还。 《岁值壬寅季春十三观“江南雨剪辑”并忆青年时与友乘船游江南事以记之,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每到临夏更爱竹,萧萧声里卧云浮。 扇风只待燃香后,闲读枕下一部书。 《岁值壬寅孟夏听竹林雨声并忆去旅居武功山岁卧竹林消暑读书事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与君相识久,作别双泪垂。 折柳复殷嘱,船前片云飞。 遇雁思寄信,逢鲤问有违。 相隔遥万里,郁郁满心扉。 《岁值壬寅孟夏观相册忆洞庭湖边送友迁居海外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村中河浅石头露,杏花开时淡香风。 远观西域君游处,恍若身在此林中。 《岁值壬寅孟夏观杏林花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雾薄雨已住,云散见月星。 池鲤犹酣睡,吾登赏澜亭。 燃灯静思事,晚觉近天明。 蹒跚循阶下,归卧起悲情。 《岁值壬寅孟夏廿一梦醒披衣登亭静思诸事归卧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年纪增一岁,鬓发复更灰。 少友多四散,旧居今已颓。 老树常不老,绿围待雀归。 我坐青盖下,两泪顿飘飞。 《岁值壬寅孟夏观捣药工作室“窥山”纪录片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庭侧花树满,风过满园香。 小池荷叶碧,青蛙说短长。 爱书常晚睡,研墨题文章。 若非狸奴跃,烛尽迎新阳。 负手东廊下,衣带粘月光。 《岁值壬寅孟夏夜读书已久一旁狸奴跃过书桌才觉已近黎明,归卧途中经过花园看景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遗恨实积无奈何,忠文忠武疑问多。 戚家军卒皆惨死,衣冠禽兽捧日车。 指望权贵迎皇嗣,半据江南好论策。 谁知亲近尽夷匪,朱门流血淌如河。 《岁值壬寅孟夏诗祭明毅宗诚天感地孝祖存仁舍身启圣肃德穆烈皇帝》 常伴松风鹤鸣,久居姑苏养生,小苑新荷蝴蝶来,叶下鲤鱼红。 竹杖芒鞋衣旧,多游青山从容,柴扉自启自烹羹,羡慕有夫从。 混天万象在其中,星河移动四时从。 天工巧手相筑就,奉于高台记八风。 纹内轨迹交龙首,云基镶宝显光荣。 精雕细刻成功后,识别启明连上穹。 《岁值壬寅孟夏观“雁鸿Aimee合铝仿天球仪”有感并以此拙笔相赠,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饭后沿堤散步,喟叹拂面热风,河里新蛙鸣声大,起伏似无穷。 枝头青叶轻展,旧巢回鸟从容,折扇不停消炎热,忽闻撞晚钟。 《岁值壬寅荷月晚饭后出门登河堤散步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夙兴夜寐思平虏,志虑忠纯保幼龙。 为臣只当持忠义,何惧身侧绕寒风。 树流碧血朝南主,祠里丹心忆旧容。 零丁洋里遗一叹,正气歌声满太空。 《岁值壬寅荷月闻“苗子兮重填起风了忆南宋右丞相枢密使信国公庐陵郡王文忠烈公歌”有感,谨以拙作和,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彩殿飞檐阔,高楼斗拱重。 虹桥接天路,崇恩瞻帝宫。 移步观景异,报时用万钟。 御道出丹凤,两阙好凌空。 九门进朱紫,迤逦似行龙。 陛上五层台,香云下阶中。 宫使传朝觐,群臣立肃声。 持笏分两列,山呼拜圣容。 《岁在壬寅观“GNwork团队【我的世界4k】一人,四年,十亿方块,一座华夏城”视频有感,后学末进于千年后谨以拙笔和王右丞(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山河动摇百姓哀,万众垂首幽都外。 冥关堵塞哭声惨,漫天阴雨接泉台。 逢时溢流思友泪,寄书再难有信来。 只盼风云传余想,不辞常祭两鬓白。 《岁值壬寅谨以拙笔祭汶川地震同胞并忆罹难老友,期集散之风云遥送思念,至希室主泣作于襟云小筑》 求学四载只爱书,还乡复向窗前读。 冬赏松雪夏赏月,今纪才得入画图。 生涯不尽需温饱,聊得小职供果腹。 倘有后进来问我,少时刻苦老来福。 《岁值壬寅忆答少年宫学生作诗并想余经历以记,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云静山青余自游,独立蓬舟望白鸥。 飞来对对栖古木,一者鸣后立巢头。 溪桥苔绿添古意,湖亭赏雨更觉愁。 归居忆旧唯寂寂,观字思友涕泗流。 《岁值壬寅观“艺间访.浴鹄湾夏雨玩景”有感并看故友所书东坡《赤壁赋》不由追思感怀而哭故以拙作记之,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方携五十骑,横朔斩寇回。 一将先出马,多志显神威。 南主辞英勇,辛公抱病归。 隐居湖山畔,从此厌春闱。 笔刀句句利,填词首首悲。 白发长生时,哀恨社稷颓。 秋风可落叶,叹后两泪飞。 《岁值壬寅忆三载前游辛公祠有感以拙笔记之,并题陋室南墙,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将军白发仍着甲,杖刀奔马卫河山,霹雳弦动敌乱! 霜侵毡营磨锋羽,鞍鞯新洗铁环寒,如龙壮骑夺关! 《岁值壬寅听屠公《定军山》有感,以此拙笔遥赠,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新采青竹叶,煮米度端阳。 更饮雄黄酒,户户盈艾香。 丝囊五毒绣,少儿福寿长。 翥老祭龙舟,复拜屈子堂。 《岁值壬寅忆三载前游闽地恰逢端阳观景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老迈犹存智勇,披甲可挽雕弓,跨下飞驹奔南北,沙场点兵提刀战,为报汉王看重。 白发将军奉令,汉升运用武功,夺得定军横西东,牙璋重缨归蜀时,阶上丞相动容。 《岁值壬寅闻屠公《定军山》有感,以此拙笔遥赠,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雨时林方静,雾浓山更幽。 野猿归洞去,鸟雀望云愁。 漫步沿梯上,风过似仙游。 黎杖久驻处,碧溪水长流。 《岁值壬寅荷月观“Gvarusl黄山云雾图”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谦虚犹揽月,长身可扶云。 池塘飘翠影,门外见碧君。 抚琴添雅趣,读书赠片荫。 此景堪居久,养性并陶情。 《岁值壬寅荷月见“黑白hui水彩竹林门上待诸君题匾额,”遂赠之“揽月扶云苑”并以拙笔相赠,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鬓掩步摇,翻弦新续凉州乐,乍裂锦绸,声声催促金遵举,想汉唐时候,六军壮观威严,胡马惧逃远漠,骨角音渐悄,徒留焉支山上,断壁残垣,难忘古时卫霍,勒石刻字,执戟飞奔扬鞭,意气风发,真大丈夫也!而点检之后宠儒崇文,为腥膻恐吓,割去燕云,百年几代黎庶,披甲流血,哭嚎泪干双鬓灰,增添稼轩情绪,安得磨砺宝剑,重焕光辉,使武穆复生耶?悲切切! 《岁值壬寅荷月听“如音国乐新添凉州曲”,并忆不知耻之赵宋兴衰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炉香渐淡书渐薄,门外隔帘竹影摇。 入夏闲读添文气,山中避暑病自消。 身在花开处,神执琼花游,此界乾坤在于心,不向物外别求。 飞时轻天地,非世可一秋,他人言语何须记,此去逐浪攀鸥。 《岁值壬寅荷月观书,并坐亭中赏荷有感,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逢夏消暑竹林卧,羽扇轻风退热涛。 榻下狸奴犹安睡,蛙鸣阵阵小池遥。 山里闲居伴犬猫,观景常常欲挥毫。 小雨落花添生趣,石炉煮酒养文苗。 槐安国里千钟粟,不如堂中万卷书。 时人不解其中意,枉将自身陷蚁巢。 《岁值壬寅荷月竹林消暑杂诗三首,至希室主作于襟云小筑》 白鲔遗名,只余大江横流,身沉水府,魄凭空游,亿万年来,总见故旧离去,今朝是我,当隘散鳞期警世,望乡泪长徒悲恸,无奈何,思起恨悠悠。 郁气不灭,独自欲语还休,青冥回首,魂受天收,大梦一场,殁信都言哀祭,后者应谁?来报人间延余脉,云池存忧心寒廓,怎算得,忆复叹悠悠。 《岁值壬寅夏惊闻大江白鲔灭绝夜难安寝故以拙笔遥祭,大江水府精灵又去其一殊可惜也,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夜风随雨落大川,挑灯看谱忆手谈。 局中奥妙黑白子,相伐相攻互夺关。 智弈须知多变幻,思路不应久纠缠。 且用前人空城计,好于瓮里灭疑难。 修养生息又一年,元气恢复筋骨全。 莫道老迈无英勇,犹可提刀战疆边。 少时纵马平戎寇,经历常常近眼前。 志愿重申思殷嘱,处处红旗盼月圆。 龙尾游去争险境,头角峥嵘下浅滩。 众志成城开新渠,辈辈废寝更忘餐。 小径已是通天路,子孙应当无遗憾。 但遇云聚波浪涌,始得完璧好江山。 《岁值壬寅夏睡前听雨观谱,闲作杂句三首,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檐滴连珠雨霏霏,天云青清未展眉。 临灶蒸薯思果腹,文章杂浑弃柴堆。 燃字为薪蒸汽弱,斧锈须磨缓时危。 无勾无饵垂钓后,才知逸久功夫废。 《岁值壬寅夏早起蒸薯,忆昨日钓鱼无获有感,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月缺常常盼月圆,认取家书惜旧缘。 两岸遥思隔山海,经年未闻金瓯全。 白发总盼能一统,抚勋久望收南边。 倘余去后来旗帜,速擎喜讯报墓前。 《壬寅夏承宗作于台北敬寄族兄,吾盼归,吾盼归》 宣上寸字遣倾悲,汝去少年老未回。 祖茔碑外新草绿,后祭谁来献幡帷。 平明眺时添长叹,岛中多受海云摧。 延言须稳彰武力,不由垂泪吾心灰。 《岁值壬寅夏和承宗族弟盼归诗,今上唯望以德服之汝当忍耐以迎王师勿颓勿弃,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毅义腾勇护家国,舍生忘死战妖魔。 万人远征迤逦去,埋骨青山为止戈。 敬祭重光思先烈,整装抚碑忆袍泽。 长存如此英雄气,吾辈传承志愿多。 《岁值壬寅谨以此拙笔敬祭为了解放事业壮烈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敬赠投身解放事业的人民英雄们!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大患未灭,海畔魔焰犹存,祈盼兴师,扫尽遗毒,去报国仇家恨,英烈时祀,同胞时祭 ,人民时问,代代滔天血债,不焚倭岛倭寇倭祠,安能慰亿万冤魂? 敌潜社稷,疆边仍有妖氛,铸钟警世,鼎上作文,言和岂忘前尘,勋老哀叹,赤群哀恸,遗孤哀愤,辈辈长流血泪,应摧倭国倭宫倭冢,入历史敬告先人。 《岁值壬寅末伏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遭掠积夷满尘埃,百年东望宝气衰。 思归不得魂将散,经历想时魄长徊。 华仪感应存迎录,亲裔隔窗泪满腮。 玉石俱焚同贼灭,器器显出气节来。 《先贤曾言吾邦珍藏宁毁不与夷虏!受掠西去不如永沉故土,倘国宝灵识尚在得知身在重洋外难回故里断不能受夷虏之虐必与夷虏玉石俱焚以彰气节也!》 石刻墓志铭,期乞于幽仍朱紫,哪料只余文字藏空暗,故问曰,世界谁非过客 一函分阴阳,骨白棺朽无贵贱,唯吾建斋谨收供凭吊,始答之,乾坤花是主人 《岁值壬寅秋观“孙小寒Sun”览千唐志斋,并余闻千唐志斋主人张钫题匾“谁非过客”“花是主人”有感,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今闻风雷引,惊翻霹雳弦。 云积如宿墨,枝颤落鸦偏。 古曲千年久,工尺刻痕鲜。 临渊乘鲸去,携酒访谪仙。 《岁值壬寅秋闻夏一峰先生奏古曲风雷引有感,谨以拙笔敬赠,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熟读医经本草,尝甘识苦知味道,调用方剂,才好对症下药,休搪塞!自古人命关天,并非玩笑。 历程春秋渐老,觉热感寒皆认识,笔散笺薄,乃明位卑言轻,徒叹息,而今头痛问脚,怎不嚎啕? 今日中秋,玉魄中天挂,吴刚伐桂我采花,香去人间万家,饼圆月圆人亦圆,乘此良夜,暂不对桑麻。 飞飘桐叶,酒后叹诗茶,青莲驾鲸归仙境,留下千载佳话,树白阶白发更白,沉吟许久,抱狸奴回家。 《岁值壬寅中秋观老版西游记嫦娥舞,并记去岁中秋与许道人煮酒赏月有感以记,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凉风习习,庄外策杖游,山下灯火,庆此夜,团圆聚首,玉盘初升,照得地如霜白,狸奴登石回首,叶落似飞雪,始知这是秋。 烟花丛放,不由思亲友,遥隔山海,请雁寄,信与乡愁,月中依稀,望见吴刚伐桂,惊蟾和兔奔驰,随香下晴空,人间且无忧。 《岁值壬寅中秋庄外赏月有感,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飞帛长,遥击碎云滔,身在广寒,眸向人间瞧,遍地团圆聚首,笑语欢声,又闻歌里唱,阖家拜月奉柚花,香是玉兔携来,乘微风,分桂魄,减去千烦万恼。 仙锦飞,天上月升高,光洒亿界,慈辉更朗照,翁媪细说故事,妙药灵丹,服之可逍遥,垂髫向往同食饼,未思离愁别绪,慢更迭,不惧老,提灯嬉戏玩笑。 《岁值壬寅秋观“河南卫视中秋节目【嫦娥奔月】并忆幼时中秋节盛景有感,乃以拙笔记之 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想那边冷月,何人看取斫桂?捣药玉兔无休止,药成万年丹后,青鸾仙驾昆仑去,银汉见锦帆。 望这处暖阳,谁与乾坤辉满?金乌乘车巡万界,四季从来不断,鳌负三岛环紫雾,海上访仙山。 《岁值壬寅秋读道藏有感,并忆三载前游崂山访隐修不遇,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三日未见如隔秋, 相思漫溢上心头。 更卜他年重逢处, 应在江南花满楼。 《岁值壬寅秋送友远游,约五载后同览江南胜景,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遥忆当年九一八,倭寇入侵裂中华。 大地尽被赤血染,百姓逃难离旧家。 蒋匪未慌观歌舞,幼张无恙慢饮荼。 白山黑水犹知怒,飞霜升浪阻阴鸦。 不抵抗中三省丢,黑龙江里血长流。 黎庶痛失亲与友,将军为何不复仇? 钢刃未锈能堪用,只待集结诛贼寇。 吾虽老迈身尚勇,犹有余力斩倭头! 封库解兵未保国,神州初闻此稀奇。 老帅临亡犹思战,雏虎因何惧倭夷。 彊土渐丢君不见,可闻檐下血雨滴? 冤魂亿万滔天恨,誓灭东洋待鸣笛。 《岁值壬寅秋农历八月廿三,西历贰零贰贰年玖月拾捌日,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急风落叶飞肃气,警报急鸣惊四夷。 海浪携云临倭境,霹雳诛魔伪形啼。 挥刀斩妖真快意,殿外驻马焚邪地。 血仇得报时候到,千丛核爆灭鬼畿。 《岁值壬寅秋谨以拙笔祭为倭寇所屠同胞,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两岸耻栽学良树,三省今崇靖宇花。 何日战云再集聚?不灭倭寇不归家! 《岁值壬寅秋敬答陈翰章将军问,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雁乘风时去南方,暖时方回杨柳庄。 秋深荷池留残叶,更待明春种海棠。 《岁值壬寅秋独游村外荷池闻雁声向南有感,明春吾居当值海棠以饰门庭,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风揺雪落正开花,别样意气在冬发。 他芳枝枯我才绽,不同桃李谒春霞。 《岁值壬寅深秋以此拙笔赠演员斓曦,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飘泪因感世事殊,无容善处万芳枯。 擎杯久对苍天问,乾坤何故总喑伏? 《岁值壬寅深秋诗祭:墨茶Official,南康白起,鹿道森,刘学舟,高彦,邓琦》 云厚风寒水凝冰,狸奴懒卧犬吠轻。 昼夜几度添柴后,热砚研墨画旧屏。 《岁值壬寅秋于村老家以五十元购得褪色赏屏一块,细思一夜今晨始画聊以自娱,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逢夏不热逢冬暖,乾坤无序尽枉然。 旷思只随流云去,却停天涯万重山。 《岁值壬寅深秋诗祭含冤而逝汪康夫先生》 应感倾时天降贤,气壮词豪辛稼轩。 数骑闯阵捉忤逆,上殿不屈镇妖奸。 奈何龙运不佑宋,病寓山村寂寞院。 听雨如闻弓声近,侧提铁剑步向前。 不降妖虏答社稷,临殁仍着汉衣冠。 滔天碧血留烈志,丹心一片震江南。 有奠长演阎公传,遇祭迎龛系万幡。 后辈更须增正气,行雷飞火灭倭还。 明朝又到金陵殇,逢时最恨蒋与张。 一言弃械不抵抗,一退恶枭毁家邦。 累累冤怨缠血债,辈辈期盼摧魔狂。 诚祭应当灭倭寇,筑立京观慑万方。 维宗有礼光社稷,虽经艰难又擎旗。 传承未断冠巾在,扶杖多想汉家衣。 《岁值壬寅冬赠朱继镶和他的马画师 ,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一树万枝皆是根,华夏辈辈显精神。 勇烈祠中长得祭,忠魂持枪守昆仑。 《岁值壬寅冬以拙笔遥祭戍边牺牲烈士陈祥榕同志》 春夏秋冬,风雨霜雪,岁岁无不同,雁去雁来观往返,只是华发渐生,人存世上,最喜事事如意,哪料得,期望总成空。 楼阁剔透多襟水,秀山来源玉帘飞。 扶疏错落步步景,亭外琴笛伴鹤梅。 《岁值癸卯观 “我的世界:苍秀园”有感,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伴灯读书人未困,炉内香尽尚精神。 难得午夜来春雨,洗却经冬点点尘。 《岁值癸卯读书闻雨声,故以拙笔记之,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浣花溪畔小桥东,草庐前后树重重。 凡遇节气相变换,主人读韵伴琴声。 《岁值癸卯忆居江南事,以拙笔忆丘夫子,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 南国春早花枝满,北地犹寒燕未归。 假使能得东君令,管教西风自转回。 《岁值癸卯登山有感,至希室主作于二丈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