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些关于车臣战争俄格战争和俄乌冲突的复制粘贴

2023-08-29 13:24 作者:星彩Hoshiaya_L891  | 我要投稿

其一 高加索往事


尊敬的俄罗斯公民们!
  你们当然知道在南奥塞梯的悲剧。格鲁吉亚军队深夜向茨欣瓦利射击,导致我们数百名公民丧生。俄罗斯维和军人也有牺牲,他们为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完成自己的使命直至最后一刻。

  格鲁吉亚领导人违反联合国宪章,违背国际协议承担的责任,丧失健康的头脑,发动了军事冲突,和平居民成为冲突的受害者。阿布哈兹也曾面临这样的境遇。显然,第比利斯曾指望打一场闪电战,把国际社会置于既成事实面前。为达到目的,采取了最无人道的手段--用摧毁整个城市的代价实现南奥塞梯的合并。

       2008年8月7日,格鲁吉亚对谋求分裂的南奥塞梯采取军事行动,攻占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格鲁吉亚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宣布单方面停火不足三个半小时后,声称受到南奥塞梯袭击而派出维和部队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攻占谋求独立的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四小时后宣称已经占领三分之二南奥塞梯的土地。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尝试。在1991年,格鲁吉亚总统贾姆萨胡尔季阿曾提出"格鲁吉亚人的格鲁吉亚"——请深思这些词语——下令向苏呼米和茨欣瓦利发动了进攻。数千人死亡,数万名难民,被彻底破坏的村庄--这就是当时战争的后果。正是俄罗斯,在那个时候制止了对阿布哈兹和奥塞梯人民的灭绝。我们国家争取到了政治调解,成为中介人和维和人。同时我们的出发点一贯是承认格鲁吉亚的领土完整。

  格鲁吉亚领导人选择了另一条道路。终止谈判进程,无视已达成的协议,进行政治和军事挑衅,向维和部队发动进攻--这一切都粗暴违反联合国和欧安组织规定的冲突区制度。
  俄罗斯表现出冷静和克制。我们多次呼吁回到谈判桌前,甚至在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也没有偏离自己的立场。但是我们再三提议格鲁吉亚方面与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签订不使用武力的协议,没有得到回应。很遗憾,这些提议在北约,甚至在联合国遭到了漠视。
  现在已经清楚:第比利斯的计划中没有包括和平解决冲突。格鲁吉亚领导人有步骤地准备了战争,而外部保护人的政治和物质支持更加增强了可以逍遥法外的感觉。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随即表示,因当地许多人是俄罗斯公民,出于保护俄罗斯公民的需要,加上指称格鲁吉亚利用密集炮火进行种族净化杀害一千余名平民,俄罗斯将向南奥塞梯地区调派维和部队。

       2008年8月8日凌晨,第比利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萨卡什维利为解决政治任务选择了种族灭绝。他以此亲手把奥塞梯人,阿布哈兹人和格鲁吉亚人在一个国家和平共处的希望一笔勾销。南奥塞梯人民和阿布哈兹人民多次在全民公决上支持自己国家的独立。我们明白,在茨欣瓦利发生的事件之后,在对阿布哈兹采取行动的计划之后,他们有权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总统,根据全民公决结果和共和国议会的决定,向俄罗斯提出请求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国家主权。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的投票支持了这些请求。

     局势的发展要求必须做出决定。考虑到奥塞梯人民和阿布哈兹人民自由意愿的表达,根据联合国宪章条款,1970年关于国家间友好关系的国际法原则宣言,欧安组织1975年的赫尔辛基协议以及其他基础国际文件——我签署命令,俄罗斯联邦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

       格鲁吉亚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对于俄罗斯的出兵表达谴责,宣布全国进入战争状态,且表示会坚持抵抗俄军的入侵。格鲁吉亚紧急征召大批后备军和驻伊拉克部队开往前线。联合国安理会则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双方停火。至8月12日,梅德韦杰夫宣布停止俄军在格鲁吉亚的军事行动。       

俄罗斯呼吁其他国家效仿她的榜样。这不是一个轻松的选择,但这是保存人民生命的唯一可能。

——《告俄罗斯联邦公民书》 俄罗斯联邦总统 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


正在向格鲁吉亚进军的俄军第58集团军,2008年8月

其二 俄罗斯的“科索沃经验”

格罗兹尼市的俄军部队,2000年

       俄罗斯在“后科索沃时代”对西方的反击,简单直接,就是鼓励各国境内的亲俄分离主义者效法科索沃单方面独立,并牵头予以承认。

       摩尔多瓦的德河沿岸共和国、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共和国、东乌克兰地区,都是俄国有力催生的单方面独立反例;早前爆发战事的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共和国,更是个中典型。及至后来莫斯科正式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理据也是“俄国侨民在当地生活欠佳,因此要协助他们改善人权”。

        俄罗斯虽然学会了一套语言,但是,俄罗斯所说的“人权”,与科索沃战争期间西方定义的的“消极自由”(Negative Liberty)不尽相同,更多是强调以赛亚柏林定义的“积极自由”(Positive Liberty),也就是公民随心所欲改善生活的自由,因为这些侨民毕竟说不上受到所在国的制度歧视,也没有受到种族清洗威胁,更多只是希望改善生活条件。换句话说,就是俄罗斯基于大俄罗斯主义支援境外兄弟,使用的名目,却也是冠冕堂皇,而一般人也不会用心分辨两种自由概念的差异。

       其实,俄国对南奥塞梯一类“半独立卫星国”的掌控,比西方对科索沃的影响更为严密:派军“协助”驻防、为不获国际承认的准国家提供俄国护照、安排福利制度予该“国”人民,都是莫斯科确保他们不会脱轨的手段。实际上,这些“国家”的人民,早已像俄国人一样生活,根本没有受所在国政府压逼。然而,俄罗斯并不希望他们得到真正的独立,只希望以之为附庸,作为制衡邻国的棋子;它们完全独立了,反而会让西方的颜色革命可以渗透。

       上述种种,可说是俄国研发的反科索沃模型、或称“南梯革命”模型:目的是将俄罗斯联邦的真正版图和有效管治区域扩大到境外,并以这些境外单位作为影响地缘政治的杠杆;手法就是通过鼓吹地域主义领袖搞“革命”划江而治,来抵消西方以弘扬普世价值为名的颜色革命的效果;论据同样是弘扬普世价值,不过是俄国自己定义的普世价值。因此理论上,每个出现颜色革命的国家倒向西方后,或每个新科索沃出现后,俄国都可以按照这种模式,弄一个南奥塞梯出来。

       这套手法看上去效果非常不错,普京总统志得意满,自觉得已经获得了制衡西方普世价值话语的“特别”心得。

特别军事行动中的俄军装甲部队,2022年

       于是,时间到了2022年2月24日,俄军在乌克兰开始了“特别军事行动”。


其三 从车臣到顿巴斯

       1995年1月19日,俄罗斯海军陆战队第879独立空降突击营攻占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总统府,宣告俄军取得阶段性胜利。

       经历长时间残酷巷战的俄军士兵,在这座总统府前分享胜利的美酒。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伤亡惨重,虽然车臣非法武装遭到重创,杜达耶夫本人也被炸死,但是俄军仍在苦战一年之后无功而返。此后三年,尽管车臣名义上仍是俄罗斯联邦一员,但实质上享有非正式的独立,为第二次车臣战争埋下伏笔。


俄军士兵在格罗兹尼总统府前的合照,1995年

        20年后的同一天,即2015年1月19日,顿涅茨克人民军(DPR)完全控制了顿涅茨克机场。这不仅仅是日期的巧合,还有更深层次的相通之处。


DPR战士在顿涅茨克机场航站楼上,2015年

【解读:俄乌之间的深层矛盾 从格罗兹尼到东乌 双方始终在直接交火-哔哩哔哩】https://b23.tv/cAkuMs1

一些关于车臣战争俄格战争和俄乌冲突的复制粘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