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香堤,明·祁彪佳《祁彪佳集》
踏香堤 明·祁彪佳《祁彪佳集·寓山注》 【原文】 园之外堤为柳陌,园之内堤为踏香。 踏香堤者,呼虹幌所由以渡浮影台也。 两池交映,横亘如线,夹道新槐,负日俯仰。 春来士女联袂踏歌,屐痕轻印青苔,香汗微醺花气,以方西子六桥,则吾岂敢。 惟是鉴湖一曲,差与分胜耳。 【今译】 园林的外堤是柳陌(园之外堤为柳陌),园林的内堤为踏香堤(园之内堤为踏香)。 踏香堤就是由呼虹幌通向渡浮影台的那条堤(踏香堤者,呼虹幌所由以渡浮影台也)。 (从作者眼中看去,柳陌、呼虹幌、浮影台,两池碧水与踏香堤交相呼应) 两池碧水交相呼映(两池交映),中间踏香堤横伸如一条线(横亘如线),踏香堤上是新槐飘香(夹道新槐),俯仰映日(负日俯仰),美不胜收。 每到春天(春来),男男女女(士女)携手牵衣(联袂),踏着歌儿,来到踏香堤舞袖踏歌。 屐痕轻轻印在青苔上(屐痕轻印青苔),花香幽微,又杂以舞女香汗,香汗与花香交融四溢(香汗微醺花气)。 我不敢(则吾岂敢)把这里与西湖六桥胜景相比(以方西子六桥,西湖,又称西子湖;六桥,指苏堤上的“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等六座桥)。 只是勉强与曲折回环的鉴湖,一分高下罢了(惟是鉴湖一曲,鉴湖一曲:鉴湖的曲折回环处。鉴湖,即镜湖,故址在浙江绍兴西南,因此绍兴又有鉴湖之别称) 差与分胜(一分高下)。 【赏析】 作者祁彪佳倾注了不少心血去构划、经营,又亲自动手修筑、整理,对他亲自营构的园林情有独钟,对于他的寓山显然有着浓厚的特殊感情,每一处景观都烂熟于心。 所以这里写踏香堤之美之趣,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他以“踏香堤”比诸西湖六桥,又比诸鉴湖一隅(鉴湖曲折回环处),以为其美不在诸方名胜之下,其自珍自得之意隐约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