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兵群战术发挥到极致有多恐怖?这才叫一骑当千!

2023-06-26 22:58 作者:CXWZLZzzjl  | 我要投稿

笔记:(纯分享,如果有错请指出。第一次分享)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许多排位全部打光,但有一个9人的班级,将小兵战术发挥到极致,不仅无一人牺牲,还创造朝鲜战场双方交换比最大的战例,这个班就是志愿军12军31师91团3营8连4班。

1952年11月2日,上甘岭战役进程过半,8年4班奉命进入上甘岭597.9的高地的9号阵地,9号是个非同一般的阵地,上甘岭战役中597.9高地是一个高频出现的地点。

这个高度周围连绵的山峰,是这场旷世大战的主场,而以597.9的高地为中心,我军共建有12个阵地,其中9号阵地是主峰的门户,也是整个高地的最前沿。

4班深夜登上9号阵地时,那上面早已是一片焦土,工事已被悉数炸毁,光秃秃的阵地。

天一亮几乎是毫无保留的暴露在敌机下,每个战士都抱有必死的决心,但同时他们也在等一个人发话,这个人就是4班的灵魂人物,副班长蔡兴海(班长阵亡未上阵地)。

老观众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就是之前咱们频道介绍过的那位特等功臣。

之前视频介绍过他惊世骇俗的个人能力,而这一期,侧重他炉火纯青的战术,以及整个4班完美的执行能力,蔡兴海思路特别清晰。

第一步毫无疑问,抢修工事,9个人轮起铁锹就开挖,堑壕在最短时间高效、高标准的完成。

按照经验大家知道,阵地上极有可能遗留旧坑道,一边挖掘一边寻找,果然挖开炮轰后的层层虚土,半截坑道露了出来,刚好够全班藏身。

天亮,美军火力准备,蔡兴海命令全班进坑道,派一人间隔进战壕观察,敌人第一波轰炸过后,炮火向后延伸,大家准备冲出坑道。

进入阵地,蔡兴海发现9号阵地前约200名敌人,距阵地200米处突然卧倒不再前行,他猛然惊醒:不对,这是敌人炮火的“假延伸”看似冲着9号阵地后的其他阵地延伸轰炸,真正的目标其实还是9号阵地,只是在等着志愿军战士走出坑道。

进入阵地,蔡兴海下令“不打,撤, 进洞”,最后一个人刚进洞十几秒炮弹呼啸而至,4班再次躲过一劫。

轰炸过后,要对付步兵的冲锋了,蔡星海将全班9人分为4个战斗小组,每组两个老兵带新兵剩一个人机动。

战术是50米冲锋枪射击,30米投掷普通手榴弹,25米投掷加重手榴弹,敌排以上兵力冲锋,阵地左翼使用手雷,右翼使用爆破筒,敌多路冲击时,各小组各自歼敌,相互支援。

你敢信,这是9个人的战术安排?

在某一个防守点不投入过多有生力量,以2~3人为战斗小组,以老带新孵化骨干,非常典型的“小兵群”战术。

当然,再好的战术也需要出色的执行,只能说4班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高手,有战术素养,有团队默契,才有1+1大于 2的效果。

最后一项法宝,就是蔡兴海个人能力的体现,他研究出来的标志性的技术——“打空爆”,把手榴弹引线拉开后掐准时间,扔出去刚好在敌人头顶爆炸,增加伤兵,拖慢敌人的进攻进度,但危险程度直线飙升,控制不好时间后果很严重 。

蔡兴海手把手传授“打空爆”诀窍,队友悟性也高,很快上手。

在一天一夜的激战中,敌人多次改变战术 ,4班则及时分析敌人意图,执行敌变我变,灵活作战的战术。

连长3次要派兵增援都被蔡兴海拒绝,4班最后也轻伤3人的代价打退敌人7次进攻,共歼敌400多人,守住了阵地,创造了志愿军小兵群作战教科书班的战例。

小兵群战术发挥到极致有多恐怖?这才叫一骑当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