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抱怨是打开幸福大门的钥匙
知乎有个问题:“你最讨厌和什么样的人相处?”
最高赞的回答是:“最讨厌喜欢抱怨的人。”
人与人的交往,说到底是一种能量的互换。
没有谁愿意与一个满是负能量的人在一起。
习惯抱怨,是一种负能量
“抱怨”由两个字组成,“抱”和“怨”。
当你抱怨时,你就是在拥抱自己的怨气。
紧接着,那些不好的人、事、物会不断地被你吸引,进入你的生活,逐渐占据你的生命。
比如,经常抱怨工作难,把“不想干了”挂在嘴边的人,突然某天就真的失业了。
还比如,经常抱怨生活不如意的人,日子果真越过越黯淡,麻烦接二连三地发生。
喜欢发牢骚的人,很难把人生过得顺遂,命运也大多崎岖波折。
与其抱怨世事,不如转变态度
作家六六说:“把时间花在进步上,而不是抱怨上,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这个世界,没有谁活得容易,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抱怨是一剂毒药,不仅拖累自己,还会传染他人。一旦抱怨成为习惯,就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
成熟的人,早就吞下了抱怨,咽下了委屈,默默地提升自己。
聪明的人都懂得,舍弃抱怨去改变。
认认真真打好自己人生的这副牌,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助你远离抱怨的4个建议:
1. 写“抱怨”日记
在《不抱怨的世界》里,作者说当他遇到不好的事情,或者情绪低落崩溃的时候,就会写日记。
把事情写下来,记录自己的悲伤或愤怒。
写的过程中,有助于理清思绪,平静情绪。
写完之后回头看,会发现很多事情不过如此,根本不值得抱怨或生气。
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宣泄方式,这样既不伤害自己,也避免了影响他人。
更何况,书写是最低成本的自愈。
2. 原谅别人,放过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抱怨,是因为别人的错误伤害到了自己。
事实上真正伤害我们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的看法。
习惯性抱怨,就像是往自己的鞋子里倒水,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面对生活中的人与事,理解多一点,苛责就少一些;体谅多一点,矛盾就少一些。
换个角度,换个看法,放下别人的错,才能解脱自己的心。
3. 修炼内心,收获幸福
《不抱怨的世界》写道:当我们抱怨时,就是在暗示自己“事情不对劲”“生活不如意”,除了徒增压力,没有一点用处。
一个人是否能感受到幸福,和他当下的内心有直接关系。
人活一世,我们无法把控环境和他人,但至少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向内探求;与其顺势沉沦,不如躬身入局。
4. 培养21天不抱怨的习惯
美国哲学家艾德勒说过:
“习惯是通过不断重复某种行为而产生的,重复次数越多,习惯就越根深蒂固。”
21天就可以培养一个新习惯,而习惯会指引我们的思想和生活。
所以,可以设定一个21天不抱怨的目标。
作家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给我们推荐了一种养成不抱怨的好方法,紫色手环游戏。
给自己准备一个紫色手环,每当想要抱怨的时候,就将手环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上,直到坚持把紫色手环戴在同一只手上持续21天。
当遇到想抱怨的事情,就想想这个计划,然后忍一忍,忍到21天的时候,可能就记不起来要抱怨的事了。
对很多人而言,抱怨无非就是想发泄,或者引起别人的关注。
一次次的重复抱怨,无形中就养成了习惯。习惯既可以养成,自然也可以克服。
通过有意识的避免,很快就能纠正这种不良习惯。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养成不抱怨的好习惯,让自己成为快乐的传导器,抱怨的绝缘体。
没有谁的人生,是十全十美的。
与其抱怨生活,让人生黯然失色,不如寻求改变,把生活过得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