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试攻略丨考研英语三个错误的复习方法,你避开了吗?

2020-03-31 23:34 作者:苏世考研  | 我要投稿


【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同意,严禁转载和抄袭,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 写在前面的话 /


本文为考研英语学习系列分享第三期。文章作者为北大硕士毕业学长,考研英语一80+,考研英语经验分享帮助过近万名学弟学妹英语学习。

考研英语一直被视为不好拿分的科目,在各专业考研中,因为英语未过单科线者比比皆是。为帮助读者加强考研英语的学习,小编邀请学长进行多期关于考研英语的学习分享,本期介绍的内容说明一些典型的考研英语复习的错误方法,教大家避坑。之后还考虑邀请他做“考研英语”的分享讲座。


在前面的文章中提到过,考研英语是一门副课,要花比正课少一些的时间,而且要注意效率,避免低效率的学习方法,只做和真题套路一样,具有训练价值的题目。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而它的反面,就是我们应该避免的,错误的学习方法,或者说不太合适的方法。

在介绍我认为的不太正确的方法前,我先发一个免责声明。我相信各位在看我的文章前,已经从别人那了解了足够多的学习方法了,这些方法各不相同,不同方法之间甚至会出现矛盾的地方,因此不同的人,其方法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他们的学习经验,一定是适合他们自己本身的方法。那这种方法是否适合你呢,我和你都不敢作出百分之百的肯定回答。很多人在尝试别人的方法之后,发现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情况也是常见的。

成事者的经验之谈,是高度浓缩、着重包装之后的阅历总结,万不可作为你自己通向成功不变的信条,只有以别人的经验作为参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变动,在一遍遍试探中动态调整,才是更好的借鉴方式。

那么我现在说的几种错误的学习方法,是以我自身的情况来作出的判断,这是其一;当然,根据存在即合理定理,它也不完全是个人主观的产物,也一定适用于其他某些人,具有某种普适价值,可以拿来迁移学习,这是其二。

废话到此结束,下面说正事儿。

在复习的过程中,“实名抵制”以下几种反面的学习方法。

1.不分轻重日复一日啃单词

凭经验来看,80%的考生的英语复习貌似都始于记单词,他们深觉单词乃英语学习之根本,单词量的大小直接反应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用的单词书五花八门——词根联想记忆、乱序版等等不一而足。仿佛记单词的方法越独特,便越能记住更多的单词,越遵守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单词便越刻蚀在自己的脑海中;仿佛记的单词越多,便越能看懂阅读理解的文章,越看懂长难复杂的句子,便越能答对题目。

第一个因果关系我不去探究,只说第二个,认识的单词越多,其实并不能完全保证你能答对更多的题,并不能完全保证你拿到更高的分数。考研是有套路的,命题人很多时候是在考察你的思维,他们对普通人的思维漏洞了然于心,针对思维的缺陷挖坑埋雷,而非仅仅从辨识单词的角度进行考查。

单词是基础,理解文章才是重点。诚然,认识更多的单词会有助于你理解文章,但是要等把所有单词都认得,这个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记单词真是一件性价比极低的事。想想看,假如每天记50个单词,你需要花多少时间来第一遍,后续又要花多长时间复习,复习肯定至少要做三五遍才行,不然也都忘了。这样,时间成本真是大。不如,在单词量上退步一点,从轰轰烈烈枯燥无味的背单词运动中解放出来,把时间花在刀刃上。不必追求认全所有考纲词汇,即使认全了,考研也会有超纲词汇,你也还是存在不认识的单词。

针对这种问题,我建议放弃地毯式单词学习,针对题目中不认识的单词,要学会猜测其含义。不必猜测得十分准确,猜得其词性、感情色彩、所属类别就可以了,句子的意思大致就理解了。

然而,从繁杂的单词背诵中挣脱出来,并不代表不记任何单词。恰恰相反,我们也仍需要记单词,只是记的量少一些。比如只记往年真题中的单词,或者记高频词汇。这些词往往会在下一年的考试中再次出现,很有记住的必要。

因此,我并非要反对一切形式的记单词,只是反对在追求效率和性价比的考研复习中,还做如此低效的事情。我们的复习应该更旗帜鲜明地体现考研的功利性,抓住真题中的词汇,抓住高频词汇即可。

不过,如果你考研的周期拉的足够长,你有足够的时间花在记单词上,记单词不会压缩你其他科目的复习,那么,你可以忽略我的建议。

2. 自以为是追本溯源读外刊

我们都知道阅读理解的素材,大多来自The Economist 《经济学人》,Scientific American 《科学美国人》,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等等报刊杂志。前文已经介绍过这点,引用前文如下。

英语命题组的老师们,为了培养以及考察,我们学术论文的阅读能力,给我们提供了“原汁原味”训练素材。基于这个特点,很多辅导机构又得以开展新的业务,轰轰烈烈地宣传题源报刊学习,引起一波一波的亢奋。他们似乎有意无意地传达这样一个观点——越接近题源,训练越有效果。照我看,简直是扯淡,题源阅读完全没有必要!原因很简单:首先,真题的题量已经足够用来训练;其次,题源外刊不等于真题。第二点比第一点更重要,真题是由题源改编过来的,真题所用文章并非完全等价于真题本身。作为题源本身,它是外刊,对我们来说,自然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改编之后的呢?相对人性一些,改编是替换掉原文中较生僻的单词,替换掉我们不太习惯的表达方式。所以,真题虽然是由外刊而来,但确是改良后的文章,更友善一些。

况且,题源外刊一般只是阅读材料,没有配套题目,即使有题目,也和真题并非一个套路。照我看,这种训练方法的提出者,真是凑热闹不嫌事多,赚钱不顾学生利益。

题源外刊训练,确实没有必要。

3. 不明就里不做真题刷模拟

考研英语真题,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30多年的真题拿来训练,不可谓之不够。在存在如此大量真题的情况下,而我也确实看到有人拿着《阅读理解精读100篇》、《阅读理解80篇》这类的模拟题在做,他们做的焦头烂额,呼天抢地,5个题目能错4个,动不动就错到怀疑人生。对此,我只想说,十分同情,但何必为难自己呀,模拟题真的不适合训练。

为什么呢?其实和题源外刊是同样的原因。

一是模拟题特别难。模拟题常常是将阅读材料生搬硬造,不加过多的增删改而直接拿来出题,所以其中存在着大量的生单词。模拟题的编写者,通常没有考研命题人这样的精力或能力,能够把源材料加工改造,替换掉生僻的表达方式,对句子和段落进行重新整合,变成更易于理解的表达,终成试卷上的模样。

二是模拟题的套路不对。三十多年的考研真题,命题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其套路和核心没变(后面单独作专题分析)。拿着考查思路不一样或者学得不够像的模拟题来训练,真心不合适。

对于考研英语的训练,其训练重在求精而非只求量,是需要将同一个题反复多次咀嚼,才能消化的。求精自然真题最合适,如果还求量,真题也足够了。把最近10年的真题留着模拟考,前20多年的真题,反复做,做个3遍,也足够了。


以上三种错误学习方法,皆肺腑之言,为自身复习所感而得,现在提出以警示后来者。然而,我相信有些人可能对此三点并不十分认同,这也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考研英语系列分享

初试攻略丨考研英语复习前,你需要先明确哪两点?

初试攻略丨考研英语,为什么没你想的那么难?

往期精彩

你好,我是苏世学社,请多多关照!

复试攻略丨如果考研视频复试,请“抄作业”!

软微丨北清考研里的良心学院,2.5w字软微与软微考研介绍!

初试攻略丨清华7个院系计算机类硕士攻略详解!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软微各专业复试系列公益讲座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20计算机复试分享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20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复试分享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20集成电通复试分享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20金科复试分享第一弹之通识课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20金科复试分享第二弹之投资学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20金科复试第三弹财会公司理财

软微各专业初试系列公益讲座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计算机初试400+学长分享心得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金科初试前10学长分享备考经验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CAT两位大神分享初试独家经验

公益讲座丨北大软微集成学长分享初试攻略

“苏世学社”由数名毕业于TOP3高校的学子发起

深度的学习分享丨咨询前辈丨个性化指导

欢迎独特的你来分享经历或经验,发挥余热



初试攻略丨考研英语三个错误的复习方法,你避开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