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香囊:芳香辟秽,扶正祛邪,芳香开窍,调养心神。芳香辟秽,扶正祛邪 《素问.刺法论

2023-06-09 10:01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香囊:芳香辟秽,扶正祛邪,芳香开窍,调养心神。芳香辟秽,扶正祛邪 《素问.刺法论》中记载:“五疫之至,不施救 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 不可干,避其毒气”,新冠肺炎属疫病,预防其病的 两个重要方面是祛邪和扶正。《神农本草经》中说 “香者,气之正,正气盛则除邪辟秽也”。香可助长 阳气,起到扶正祛邪之功效。《素问?四气调神大 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 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 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松峰说疫》记 载“瘟疫乃天气之邪气,人体正气固,则邪不能干,盖邪气自鼻通于脑,则流布诸经,令人病瘟。 气出于脑谓嚏之,或张鼻以泄之,或受气于室,速 泻于外,而大吸清气以易之,则邪从鼻出,而毒气 自散,此却邪于外之法也。”中药香囊可芳香通络 走窜,香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其挥发出的气味, 通过口鼻粘膜、皮肤腠理、经络穴位使气血流畅, 脏腑安和,从而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正 气。佩戴香囊时,把香囊悬挂于胸前膻中穴处,膻 中穴位居胸腺处,高浓度的药物保持在胸腺部 位,可以补益肺气,增强机体机体胸腺免疫作用。 此亦为增强人体正气。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 新冠肺炎病位在肺脾,外感湿邪首先犯肺,继 而传变于脾胃,脾为湿困,气机不畅,脾气虚弱,又 可影响肺气宣发。新冠肺炎患者早期出现发热、 咳嗽、乏力、纳食差、舌苔厚腻等肺脾之症,藿香、 佩兰、菖蒲、苍术皆有芳香化湿醒脾之效。病邪早 期寒湿困脾,草果可燥湿温中,芳香醒脾,《本草汇 言》云:“草果气味香辛而热,香能达脾,辛能破 滞,热能散寒与湿。”《药品化义》:“藿香,其气芳 香,善行胃气,以此调中...且香能和合五脏,若脾 胃不和,用之助胃而进饮食,有醒脾开胃之功。辛 能通利九窍,若岚瘴时疫用之,不使外邪内侵,有 主持正气之功”,佩兰醒脾气、涤甘肥,早期患有腹 胀、纳差等病人可健脾消食开胃,又可驱除秽浊恶 气。现代研究表明芳香化湿类的中药主要成分是 挥发油,可以刺激嗅、味觉及鼻粘膜,从而促进胃 液分泌,兴奋胃肠蠕动,加快胃肠代谢,以增强食 欲,促进消化,排出肠道积气。 芳香开窍,调养心神 新冠肺炎患者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心脾亏 虚,血不养神。芳香类药物可以醒神、安神,菖蒲、 冰片、苏合香都具有开窍醒神之功效,且苏合香有 辟秽作用。《重庆堂随笔》:“石菖蒲,舒心气、畅心 神、怡心清、益心志、妙药也。”菖蒲开窍安神,振奋 精神,《本草逢原》中描述苏合香:“能透诸窍藏, 辟一切不正之气。凡痰积气厥,必先以此开导, 治痰以理气为本也。凡山岚瘴湿之气袭于经络, 拘急迟缓不均者,非此不能除。”三者皆入心脾经, 清香以助正气、安心神。 芳香解表,益气补肺 芳香类中药多为辛味,以其疏散之性,外走肌 表,开宣毛窍,具有芳香疏泄,宣散表邪之效。在 香囊中选用白芷、薄荷、麻黄、菊花、桑叶、辛夷等 解表药,这些药味辛香,可疏风解表,宣发卫气,开 泄腠理,针对新冠肺炎早期表现为咳嗽、气喘、鼻 塞等风邪犯肺征象。肺朝百脉,开窍于鼻,芳香气 味通过鼻窍呼吸入肺,经血脉流通与其他脏腑联系在一起,其芳香药性可改善脏腑功能,以起到 补肺健脾的功效。 3.5 芳香解郁,调摄养生 疫情蔓延后普通大众恐慌、焦虑、抑郁,芳香 气味可通过嗅觉系统兴奋大脑神经,产生心理 和生理活动,调节紧张情绪。脾胃为气机升降之 枢纽,情绪不节,肝郁互结“木郁则不达”,木亢乘 脾,气机不畅,香附、木香、苏叶、沉香、甘松等皆有 芳香行气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木香:“中气 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 也。”苏叶芳香行气,开胃醒脾,甘松开脾郁、醒脾 气,共奏行气解郁之效,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 来”的状态。 中药香囊中的芳香药物,以“整体观”为基本 点,既可振奋人体正气使其“正气存内、邪不可 干”,又能净化空气,避秽气,是预防疫情的两个重 要方面。中药香囊应用广泛,但由于各省市预防 方案中公布的香囊处方较少,故而搜集的数据较 少,以上数据可供参考。中药香囊主要以芳香辟 秽、化湿解毒、怡情养神为主,正是早期预防新冠 肺炎的重要之举。其制作简单,佩戴方便,可贴身 携带或悬挂于生活居所,值得大众推广和应用,也 是当下提倡的“绿色疗法”之一。

香囊:芳香辟秽,扶正祛邪,芳香开窍,调养心神。芳香辟秽,扶正祛邪 《素问.刺法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