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南秋雨

2022-12-16 22:10 作者:大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  | 我要投稿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题记 往年每逢深秋,大约是叶黄花瘦的时令,我总是想起山上的秋雨和田里听不厌的蛐蛐的鸣唱,今年的秋天亦是如此。秋雨方至,无奈没有上好的位置亲眼观望之,便只能在屋内听着雨声——依然是从小一直听的梦乡的雨声。 入秋尔来已有两月,淋淋沥沥的雨此前却只是下了三五天便收了手,不比五月梅雨季的“家家雨”,也抵不过北国之雨洋洋洒洒的逸态,江南的秋雨似乎只是羞赧的少女,红扑扑的脸蛋见了人便急着要缩回去。最好看尤其数薄暮时候,赶上水汽氤氲尚未完全被夜色吞噬,这时的景色最为可人:山间林间满是簌簌的风激残叶雨打败枝的声响。细小的花瓣喝足了雨水,齐刷刷地蹦下树梢。极目而观,是朦朦胧胧的山林被一层透明的薄纱裹挟着,但倘若细看,这层薄纱似乎又被墨绿色的山林抽丝剥茧般裁了去,浑然只剩下山腰和山脚,其余的地方一律铺着无际的白色,白到你分不清天地山水,孰主孰客。 江水涨了又落,落了又涨,想必街上走街串巷的和摆地摊的人的心情也如这江水一般不平坦,但又无可奈何,恨不得把整个江南蒸腾的雨水统统归还大海,赠给旱地。江上粼粼浮动的灯影此刻也显得颇不安宁了,明明灭灭地宛转在各家门前,这大概是为了防止归家途上的人在暮色里摸不着路,也可能是一种江南雨季约定俗成的习俗——想起这些,脑海中的画面往往少不了密匝匝的油纸伞和长袍青衫、行色匆匆的书生。若是将此场景交给文人们观摩一番,四溢的水花之间准又能谱出一段闻所未闻的历史。 这是江南的秋雨——是再华美的辞藻、墨笔也道之不尽绘之不全的雨。 当达达的马蹄声掠过南国,江南的小城便不再只限于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世界,而是倾注了无数生死离别、喜怒哀乐的一座古城(早前读到郑愁予先生的《错误》所感)。江南的秋雨想来也是如此吧——时长时短,时稠时稀。落在江南的水中,水中就漾开一圈圈涟漪;落在旅人的心中,心中就浮现一缕缕乡愁。雨后,人字形屋檐下酒旗斜矗。店中客人相互推杯换盏,无话不谈,各倾心中之隐,喧闹高歌不绝于耳。店外,青石板高高低低地铺在巷子里,墙角的绿苔,窗下一袭爬山虎,参差缱绻的绿枝,满目尽然被湿润的绿所占据。石板缝隙里的积水碧幽幽地倒映这座伫立了两千年之久的小城,可小城又岂会为一潭水所囿住?“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浮在那水光幻影里的不只有苍翠凝碧的风景,还贮留了旅人们无尽的絮语,被雨水埋在我所看不见的历史的尘埃里。 北国的风光,自主席之《雪》问世,似乎就被打上了肃杀、萧条这样的标签。朔气传金柝、寒声传刁斗的场景不一而足,全然在于北方。而较于南方,文人们总想着用杏花、春雨等景物去形容它,咏唱了数千年的诗词到了今天,也依旧传递着这个湿润且富有生机的江南印象,实也毋需奇怪了。老一辈的人说“春雷生,万物长”,以四季循环的角度重新思考的话,我想后面还应加上一句“秋雨落,万物枯”,这样刚好构筑成一个循环,寒来暑往,又是一番新的景象。梦乡的雨亦然会焕然一新。(但若是仔细一想,你便会觉得我这个“后缀”写得实是浅薄甚至无理。) 这是江南的秋雨——是寓结了生灵情思的风土之雨,也是经由历史之风吹拂千年才雕镂出的雨。 江南之雨,落在四季。无论四季你都能看到,听到,嗅到,抚摸到,甚至是舐到(“舐雨”这一的新鲜概念大概是余光中先生在名作《听听那冷雨》中提出的吧),但四季又各具特色,其中我以为秋雨的特色最为明显,也最令人触目伤怀,故于我也是印象最深刻的雨。秋雨不落,北方的秋气便传不到隔着秦岭的南方。待到柿子红透上了市,橘子换了身黄澄澄的衣裳,成箱摆在地摊上;街边流动的小贩卖的不是短袖薄衫而是厚实的羽绒,我才能渐渐感知到——啊,原来秋天已然来了。匆匆的秋雨正是秋之使者、换季之先兆。 我常常想趁着空山新雨刚落罢的时候,再去一趟山里,寻觅儿时听到过的声音:雨后山果七零八落坠下,伴随着毕毕剥剥犹如海风吹蚀铁丝网般的声音,泉水敲打着砂砾与风雨合奏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还有透过层层草叶便能清晰感知到的虫儿们窃窃私语的声音。我欣喜地捕捉到这些自然的妙响,亦对人间之音抱有求索的欲望:嬉笑怒骂的人声皆可作文章。雨过后的傍晚,人们搬出椅子,尝着晚风的苦涩,唠唠家常,直到皎月高悬才歇。顽皮的孩子只要想去踩水洼,爸爸妈妈就呵斥他们不许进入这个天然“游乐场”。若是这年庄稼收成远超往年了,还会有不知何处传来又是在何处消弭的爽朗的笑声,洪钟般震颤在旷宇之间。 这是江南的秋雨——是饱蘸着岁月笔墨,见证了人事消长的雨。 我曾幻想若能偷得一日清闲,定要去领略王禹偁在黄冈的竹楼中“送夕阳,迎素月”的景致,只可惜那高屋围棋煎茶之乐尽由王公一人占了去,千百年来也鲜有可与之一同在精神上吟赏烟霞的雅士。也罢也罢,同为渺小的生命,我不也正在享有这无边的秋雨吗?天地悠悠,我虽只是万千生灵之中毫不起眼的一个,天公却将这秋雨毫不吝啬地赠与我,怎可怨哉?我既感怀于上天厚恩,却又时常要地想起陶潜笔下的“停云霭霭,时雨濛濛”,想起王维的《渭城曲》,想起陆放翁“细雨骑驴入剑门”……即使是尘埃一粒,败艳一朵,亦可怀有隐逸尘寰之想,送君千里之伤,征途销魂之惘。可如今,我又该去何处觅得这一方清净天地?身居尘世,兜转浮沉,而今却只剩下穷途末想。当年的踌躇满志,也一并随着只增不减的年龄,凋谢在早已憔悴了的时光。 现在我在键盘上敲击着字符,窗外的雨也忽然伴着我敲击的乱奏洒脱起来,胡乱地拍打在窗上。此刻,想必在江南的某处,它也正在闲话相别已久的水乡。 雨啊,雨啊!你是江南的秋雨,是我梦乡的底色,梦乡的摇篮,梦乡永恒的宾友。你给这片扎根在沃土之上的岁月带来生机,带来文明,更带来数之不尽的丰饶和缠绵悱恻的思绪。弹指千年,你的足迹已走遍这片土地,我的梦乡亦成了你的故里。可你不知,在你的气息尚未因冬日的西风散尽之际,这片土地上无数人的心弦早已交扣于你深深浅浅的泪沫中——随你松弛,随你绷紧。 2022年11月29日 时雨霏霏

江南秋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