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解说《如何买组装机》(第二期):CPU

简单补充下,也纠正一下关于CPU的问题:
1.Intel之所以散热要比AMD要好,主要是因为架构的设计不同,AMD属于CCD推土机架构,那么热量始终会累积,很难散掉,而Intel的CPU的架构设计,更多的还是核心偏大一些,散热更好压。
2.Intel带有KS的CPU,并不是功耗低,KS属于官方特挑体质的CPU,性能也是最强的,功耗应该是要比顶级的处理器持平,但是性能要更好。这一点需要跟移动端区分开,移动端带S(仅AMD)的确实是属于低功耗的特挑体质版。而且KS的CPU我记得出的很少,属于官方的特挑纪念版CPU,超频能力也是最强的。
3.90类的CPU并不是性能很强悍,而是这类CPU是增加了单核的性能,加大了对应的缓存而已,对于网游的提升更明显,在中国地区属于专卖的CPU,属于黑盒类CPU。
4.Intel K,KF的后缀之所以能超频,是因为这类CPU不锁SA电压,可以超频超内存,但是只能搭配Z系列主板才可以实现超频(B系列主板可以超内存,有一部分可以超频),不带后缀的CPU是属于对应的低功耗版本,锁SA电压的,内存频率也是固定的。T属于锁功耗版本,一般来说,带不带F其实价格差距不算太大。
顺便补充一下Intel移动端后缀的命名,HX属于桌面端的Die开盖类型的CPU,跟桌面端属于同核心同架构,功耗不同,也是仅限游戏本使用;H系列需要做个区分,11代的H要分为H35和H45,H35属于马甲超频版本,H45属于标压的版本,TDP功耗只为45W,才是真正的标压CPU,其他代的H确实是这样的;P系列代表28W低功耗CPU,属于H系列CPU的阉割产物;U系列属于U15类的低压,目前用的也很少,在10代之前,U就相当于现在的P28;Gx也是属于低压类的U。
6.AMD的CPU,说的确实很对,但是有一点没说,AMD的CPU全系都可以开启PBO超频,B系列主板就可以超。而且在5000系列及以下的CPU,无论是否带X,都是无核显的CPU,7000系列全员带2Cu的核显。APU更多的其实是根据移动端的CPU做的,只不过相比移动端的体质会更好一些,核显的发挥是需要内存频率来支撑的。针对消费级的CPU,带X的主要是功耗相比不带X的要高,这一点跟Intel不一样,你可以理解为不带X属于带X的低功耗产品,但是一旦开启超频其实跟带X的功耗非常接近吧。AMD的移动端命名其实跟Intel差不多,HX,H,HS,U其实跟Intel的命名和封装方式差不多,但是7000系列需要注意移动端的命名,一般来说7040系列属于新一代的CPU。
7.其实所谓的CPU一个核心两个线程,是因为开启超线程所致。在9代以前的CPU,基本上除了顶级的i9都是单线程,到了10代开始全员超线程(AMD的超线程从Zen系列开始就是),到了12代开始,大核心负责超线程,小核心负责单线程。
8.功耗问题,TDP在桌面端其实都是摆设而已,如果真正要和电源,主板等搭配,最好看评测,得知烤FPU或者R23的功耗来定需要的电源和主板,比如说H系列最多只能带的动12600K,13400F一类的CPU等等,这些等主板篇再说。
9.除了功耗,能耗比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你像现在的13代包括7000系,其实能耗比做的都是可以的,但论绝对能耗比来说,7000系列更胜一戳,一旦降压,7000系的表现要大于13代,论现在的CPU,最好就是降压超频使用,不然噪音真的是很蛋疼。
10.缓存的话,其实更多的是要看L2 Cache和L3 Cache,这两个决定你的CPU的缓存速度,对于网游来说非常有用,对于3A单机来说,需要看情况,如果是CPU瓶颈或者CPU、GPU双瓶颈可以考虑。有部分主板对于内存是可以开启XMP或者Gear的,需要注意。
11.选哪个CPU,其实还是要看性价比,性能确实是第一位的,在现在的CPU市场下,性能才是首选的第一位,核心数只能说放在第二位,比如说i5-12600K能打i9-11900K,i9-10900K这些逆天级别的例子,这些在现在的玩家群体下,都应该知道要买哪个了,当然其实DIY还是有不少小白用户,可能对于他们来说需要增加学习成本才行。另外就是你的需求,如果说你的需求确实是需要用到Intel的核显,那么你只能选择Intel,反之就需要看性价比考虑,另外,如果说你的显卡是带有双NVENC的,那么你完全可以考虑从Intel和AMD之间取性价比好的U即可,反之的话,最好还是Intel核显喽,毕竟如果要是涉及到直播类的东西,我之前的教程也无数次提过,核显对于直播和视频导出的作用要更大一些,当然如果你是用4070ti以上的卡,可以除外。
12.大师兄说的命名方式,目前来说AMD可以使用,但是Intel只能适用到13代结束,14代开始需要对新的命名方式做出区分,不会以I3、5、7、9结尾,而是变成了U3、5、7、9,其他的命名方式也会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