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增进自闭症机构孩子的良好行为?

2021-08-17 11:58 作者:宜童自闭症学院  | 我要投稿

良好行为是重要的,需要被强化,避免强化不良行为也同样很重要,当您看到孩子做出你不希望再发生的行为时,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式呢?

本期自闭症机构微课,跟随老师一起学习下如何增进孩子良好行为吧~

No.1

故意忽视

故意忽视是指将注意力从孩子的不良行为上移开,主要是保证您并没有无意中用注意来强化孩子的不良行为,这种管教孩子的方法对于减少学前儿童发脾气行为很有效,孩子发脾气时若您加以责备,或给予注意则可能无意中强化了这种不良行为。

试着运用故意忽视来减少孩子发脾气的行为,如果孩子是在一个安全的地方,那么您可以离开那个房间,直到他停止发脾气再回来,或者你转过身去,假装专注于其他事情,当他的不良行为终止时给予充分的关注,但一定不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妥协,给予物质奖励或者是活动奖励。

情境1:

孩子不停地哀求,提要求,无理取闹,大声哭叫时,尽量不要与孩子有互动,不要试图跟孩子讲道理来说服孩子,也不要以讨价还价的方式用其他东西来满足孩子,可以使用故意忽视。

当不得不阻碍孩子的某些行动时;如扔东西、要求抱着呀、乱跑等行为,尽量不要用语言,不要有目光对视,尽量以身体的阻隔和肢体上的辅助来阻止孩子的伤害性和破坏性行为,当孩子的行为渐渐停止情绪趋于平稳时,可以安慰孩子,与孩子有一些互动,尝试要求孩子做一件极其简单的任务;比如:去拿张纸巾擦擦眼泪,当孩子完成指令时可以奖励孩子他喜欢的东西。

情境2

还有一些行为是不能使用故意忽略的,比如自我刺激行为;自我刺激这一类的行为的强化刺激是由自身提供的,所以不接受他人的控制;同时一旦行为发生,孩子马上就能得到满足;所以不可能实现行为不被强化,换句话说只要行为一旦发生,它就直接被得到强化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阻止该行为发生来尽量减少行为受到强化的时间频率和强度,所以当这一类行为发生时可以通过肢体辅助对行为进行适当的阻隔,使行为停止下来,同时可以给孩子发指令引导孩子做其他的事情。

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意识尽量使用正面的语言和肢体上的辅助来让孩子停止行为,绝对不可以使用故意忽略来忽视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比如自闭症机构孩子甩手您可以轻轻地用手把孩子的手臂略往下压,用语言提示说:“把小手放好”。

No.2

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

预防的目的是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所谓的避免并不是只通过一味地退让,满足孩子的需求来避免问题行为。而是通过退让、满足孩子的需求来建议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干预环境,从而有可能让孩子慢慢建立良好的行为。

预防的策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移除引发孩子情绪不稳定的因素(如孩子对声音敏感,在课堂上尽量不使用发生声音的道具)

二、移除导致行为的直接导火索(如果孩子在听到“不行”这个字就会哭那尽量就把负面的词语表达成正面的:现在不能看电视可转变为写好作业就可以看电视了)

三、通过外力的帮助,提高孩子的应对能力,(如孩子对声音敏感,在去到嘈杂场所时,可以给孩子带上耳套)

四、移除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和另一个小朋友说话,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安排孩子和这个小朋友坐得远一点,来使得行为难以发生)

在自闭症机构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就抓住这个好时机,要求孩子做更多的任务,而在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就自然地减少给孩子指令的,这样的话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听话就做更多的任务,而发脾气就不需要做那么多任务,家长一定要主动地掌握训练的节奏,慢慢地建立孩子在训练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完成一定的任务,孩子就可以休息,并且得到他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而工作量与奖励之间的比例一定要按孩子的能力来确定。

虽然自我刺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都十分的困难。但我们仍然可以做出一些预防的工作,对于自我刺激行为的预防,主要从减少孩子接触刺激物的机会和安排孩子从事有意义的活动这两个方向出发,当孩子同时有意义的活动时,要时不时的给孩子注意力,夸奖孩子任何正确的行为,并且时不时的给孩子其他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


如何增进自闭症机构孩子的良好行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