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同人】东方华光亭 第五章 秋收——会战!
秋收是三天前开始的,在这之前,王曜梧已经开始去各家走访,以便安排工作。他发现有个叫粟林鹞的猎手,年龄和他相仿,眼力很好,可以看出草丛中活物的微小动静。秋收的时候靠近妖怪的活动范围,所以王曜梧安排他负责十分重要的警戒。
秋收第一天的早上,乡民们很早就出门集合。王曜梧站在田间的土堆上,布置任务,同时交代遇到妖怪的处置事宜。他设想遇到妖怪袭击,青壮年先摆出防御阵型,再有序后退。防御阵型以三人为一小组,都是熟人,才会更默契一些。虽然王曜梧知道哀兵必胜,但是对于壮丁就难说了,他可不想再看到令人悲伤的跑步比赛。
“今天我们先抢收靠近雾之湖的部分,就是为了出其不意。虽然这样能降低风险,但我刚才安排的也要记住。“王曜梧结束了他的讲话。面前的乡民们虽然是第一次被“领导“,但也都点头接受,有一种隐约的信赖感,尽管王曜梧的日语有山东口音。
人里的这块田野比较小,不能养活全部人,也不用那么多人耕作,这次叫上乡里大多数的壮年,其实是王曜梧为了更快收完而多叫的。
站在土堆上,王曜梧和粟林鹞分别观察两个方向。鹞的目光十分锐利,不时在秋草中指出王曜梧没有看到的野兽。经验丰富的他给王曜梧讲了野兽和妖怪的区别,当然,他也说有时候怨灵会跑到动物身上。
这些野兽并没有过来攻击乡民,半天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中午开饭,是在田间吃的大锅饭。这是杜律溟的建议,他认为这可以让乡民更亲切,饭则是稗田阿弥组织做的。王曜梧完成分饭之后,端着饭碗坐到粟林鹞旁边,心里却犯嘀咕。据他估算,这一顿大概用去三十斤大米,照这么吃,一年起码得断粮三四个月。而且冬天怎么办,这里可是会下雪的。
“粟林,你平时大米够吃吗”
“有时候会不够,能打猎就弥补一下,不能就上稗田先生家要,他家有存粮。”
“能要到多少?”
应该是看出了王曜梧的疑虑,粟林鹞笑了笑,“虽然我不知道这些大米怎么来的,但总之够用,不然乡里怎么能有像盐商这样的家族呢?你们要是缺粮,去要就是了。”
秋收的情况,王曜梧在吃晚饭的时候就和杜律溟交流,杜律溟也会给出一些建议。但是当王曜梧问起日语的学习情况的时候,杜律溟只能露出凝固的微笑,看来,他还要再过几天才结业。
晚饭后依然是调查的时间,王曜梧出门散步,顺便利用乡民的闲暇时间探听情况。在这个时间点,街上行人多了起来,街灯也一盏盏点亮。王曜梧在人群中走着,路过一些人家时便过去嘘寒问暖。两个月以来,乡民们对两位“来客”都熟悉了,没有太大的隔膜。
不知不觉到了龙神广场,不少乡民在那看天气预报——龙神的眼睛。王曜梧也过去看,据乡民介绍,这几天都是晴天,真是利于收稻的时节。他还打探到乡民们深秋以后就十分空闲,又不敢外出,成了家里蹲。当问到有没有意愿出出力,几个年轻乡民十分爽快地表示随叫随到,前提是要保证安全。
这几天都没有妖怪来袭,眼见收割的战线离妖怪之山越来越远,并且露出大片开阔地,王曜梧悬着的心算是放了下来。即使这样,人们依旧快速地收割,如临大敌,看样子今天就可以割完。有一些妇女也来帮忙搬运稻谷。
“曜梧,那几只野猪不太正常。”粟林鹞指向远处。
只见那里有几只野猪在割过的稻茬间乱翻,王曜梧正疑惑时,忽然,它们径直冲了过来。
“各位,松散防御阵型,注意不要被正面冲撞,让妇女先走。”王曜梧大喊道。他也知道猪的厉害,不敢大意,持着木棍站在前面。
人们赶紧放下手中的活,持着农具严阵以待,看着几只野猪越来越近,都有些紧张。鹞第一个发动攻击,张弓搭箭,动作行云流水,只闻一阵风声,一支箭插进野猪的眼睛,令其气势一挫。但很显然,这一箭并不能有什么严重伤害。
野猪冲进人群,在野猪面前的人很识相地躲开,待它冲过去,在侧后方来上一锄头。野猪很快被人群分割包围,像一下撞在棉花上,左冲右突却难以脱身。见此情景,人们胆子也大了起来,开始更猛烈的攻击。持镰刀的也敢靠近刀它,当它回过头时,旁边的乡民用锄头木棍干扰它的攻势,使刚才靠近的人可以拉开距离。
里外喊打声一片,走到大门附近的杜律溟听到了,赶紧过去查看情况,马上也抄起一根锄头,加入了这场大乱斗。在阵型中持续输出的自然是鹞,不一会就又射中十来支箭,箭箭中要害,给野猪添了不少麻烦。
“可惜是竹箭,太轻了。”他抱怨道。
终于,几只野猪被乡民摁住,村里的屠户抄起大刀,了结了它们性命。杜律溟察觉到野猪身上有一股气息冒出,颤抖了几下,消散在空气中。但他仅有的一点知识只能告诉他,这大概是附身在野猪身上的灵被退治了。
“终于结束了。”王曜梧擦了擦汗,气喘吁吁。
“猪的战术可真是古今适用,”杜律溟十分肯定地搬出某猪将的一句话,“几只野猪拖住这么多人。不过,今年冬天可有肉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