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传
徐庶,名福,本单家子,好任侠击剑。中平末,尝为人报仇,白垩突面,被发而走。 一《魏略》(太平御览注) 徐庶字元直。少好任侠,为人报仇,白垩(乌各切。)突面,披发而走。为吏所得,乃感激弃其刀戟,更绢巾单衣,折节学问。 一《魏略》(太平御览注) 中平末,尝为人报雠,白垩突面,被发而走,为吏所得,问其姓字,闭口不言。吏乃於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於市鄽,莫敢识者,而其党伍共篡解之,得脱。於是感激,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 於是感激,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始诣精舍,诸生闻其前作贼,不肯与共止。福乃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一《魏略》(裴松之注) 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一《三国志》 初平中,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一《魏略》(裴松之注) 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一《魏略》(裴松之注) 司马德操尝造公,值公渡沔,祀先人墓。德操径入其室上,呼德公妻子,使速作黍,"徐元直向言,有客当来就我与公谈论。"其妻子皆罗列,拜於堂下,奔走供设。须臾,德公还,直入相就,不知何者是客也。一《襄阳记》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惟徐元直(徐庶,字元直。)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造亮,凡三。一《蜀记》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一《三国志》 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一《三国志》 刘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众南行,诸葛亮与友人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於此别。"遂诣曹公。 一 《蜀记》(太平御览注) 先主在樊,率其众南行,诸葛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以此方寸心,今已失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於此别,遂诣曹公。 一《蜀记》(艺文类聚注) 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与韬俱来北。一《魏略》(裴松之注) 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一《魏略》(裴松之注) 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一《魏略》(裴松之注) 庶后数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犹存焉。一《魏略》(裴松之注) 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王莽更之曰和乐郡也,徐州治。城内有汉司徒袁安、魏中郎将徐庶等数碑,并列植于街右,咸曾为楚相也。一《水经注》 灵山东北海中有鼓子洋。岛上有白耐冬花,大可拱把。好事者泛海致之,遇老人驾小舟至,芒履道服,貌甚古。问:“小子何往?”以实对。叱曰:“此非世俗间物,可留伴耐冬人耳。”又云:“即墨有道学先生胡峄阳,为吾通一问讯。”言已不见。其人惊疑,遂反登筏。大风忽起,弃其所获乃已。后访胡峄阳,具道其事。胡怃然曰:此三国时徐庶也,隐居鼓子洋久矣。一《胡氏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