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孝道之出路
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
孝顺父母天经地义,然而,现代社会,孝顺的观念虽然依旧深入人心,但是人心却不再把孝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了,甚至于,不孝的心,不孝的行,慢慢滋生。
原因何在?
在于对孝道的理解,从最根本处就错了。
孝道不应该是教孩子的,而应该是教父母的。父母懂得了孝道,孩子不用教就懂了。
那么,为什么古代人都孝顺呢?
第一,古代用道德教化人心,告诉人们百善孝为先。
第二,古代用法律约束行为,父母去世,守丧三年。
从思想到行为,全面覆盖,所以古人孝顺,不仅仅是行为上孝顺,也发自内心的孝顺。
但是,为什么到了现在,就行不通了呢?
因为,这个方法本身就是错的,只不过在古代,信息量太少,民风淳朴,这种方法足以。这也是为何中国自秦以来历经2000年而不散的原因之一。
但是,现代社会,信息量爆发式增长,曾经的愚民如今开了眼界,心中再无对道德的敬畏。法律也再没有对孝道的规范。从思想到行为,孝道对人的约束力急剧减弱,现如今,支撑着人类的孝心的,只有道德,被现代社会信息冲击的摇摇欲坠的道德。于是,孝道的弊端显露了出来。人,只有在嘴上说孝了。
那么,真正的孝道到底该怎么维持?
首先,我们需要认清,孝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而要了解孝,就要先了解爱。也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我们先看动物,大家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动物对于幼崽的保护是优先于一切的,甚至是高于自己的生命。但问题是,动物懂的什么是爱吗?动物都不能做复杂的思考,又怎么可能知道什么是爱?那么,驱使动物保护自己幼崽的原因是什么?是本能。是繁殖的本能。是基因为了延续,进化了千万年,造就的本能。说到底,父母就是基因繁衍的工具,为了让动物父母繁衍,基因进化出了性器官,进化出了刺激点,让动物产生快感,进化出了保护幼崽的本能,以保证下一代独立前能够安全的成长。而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我们会发现,动物有所谓的爱,却没有孝。动物一成年,立刻离开父母,绝没有给父母养老的想法。为什么?因为繁殖完成,孩子成年,父母再没有价值,所以,基因就不会进化出养育父母的本能。
所以,在西方有一种思想,或者是主流思想,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在成年后再没有关系,父母不用养育孩子,孩子不用给父母养老。在西方看来,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强加给孩子的,不是孩子自己要的,孩子对父母的孝道更多的是报恩的心理和社会强加给人的理念。所以,孩子对于父母,没有养育的义务。(这里需要再了解的深入一些,有些论证不够)
所以,我们要清楚,动物,是没有所谓的爱和孝的,动物完全受本能的支配。
那么人呢?很显然,人部分脱离了本能的掌控,比如,人有孝道。
问题来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否只是一种本能呢?比如,为什么人看到小孩子、小动物都会觉得亲切?是因为好看吗?不是的,是本能,是本能让人觉得小孩好看,是基因,让小孩长的可爱。一旦大了,独立了,在不需要父母的照顾了,立刻就不可爱了。比如,恻隐之心,看到小孩受伤了,看到小动物受伤了,立刻就心疼了,想要帮助对方。这是性本善吗?不是的,这是本能。
注意,性本善和本能有本质的区别。什么区别,大人受伤了,恻隐之心就没了,或者减弱了。所以,人不是性本善,而是繁衍的本能,表现出了善的一面。但本能绝不是善。
所以,父母的爱,是受本能的影响的。但同时,我认为这种爱里也夹杂某种高于本能的东西,这里,我称其为爱情。最可靠的证据就是,哪怕孩子大了,父母依然爱着他们。
注意,本能爱和爱情要区分,本能爱,受本能驱使,没有感情在内。爱情,是人作为目前最高级的动物,进化出的高级的复杂的情感情绪。(这里的爱情专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讲到这里,关于孝道就明了了。
人类,受到本能的驱使,如果去除爱的因素,那么与野兽无异,父母孩子之间绝没有爱情,只有本能爱,而且这个本能爱,只维持到孩子成年。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现代社会,成年的孩子,一年到头,除了工作就是谈恋爱,吃喝玩乐,有几天是想着自己父母的?这种说法或许极端,那就换个说法,有几个孩子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而父母呢?有几个不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
问题来了?为什么?
如果人与动物无异,为什么父母会一直爱自己的孩子?如果人与动物有异,为什么孩子却不爱自己的父母?或者说,达不到父母对孩子的爱的高度?
原因就在于爱情。
父母对孩子的爱,先出于本能,后出于陪伴。两者叠加,坚不可摧。反观孩子,孩子对父母,没有本能爱,只有爱情。
正常来说,有爱就足够了,可问题就在于,孩子对父母的爱,太少太少了。是孩子没有人性吗?是孩子不懂爱吗?不是的。原因在于,孩子感受到的爱太少了,以至于对于父母的爱也少了。
究其根本,就是父母爱孩子,却没有让孩子感受到爱,或者说,父母爱孩子的方式,错了。
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孩子都有叛逆期,在叛逆期时,很多家庭父母与孩子对立,严重的时候,孩子根本不爱父母了,只有恨。
再比如,有句名言,叫子欲养而亲不在。看起来是讲的爱,其实讲的是不爱。什么意思?孩子长大了,懂得了父母对自己的那深沉的爱,想要爱父母的时候,父母却不在了。注意,这里说的是,孩子懂了,而不是孩子爱了。
所以,孝道为什么说一开始就错了?
因为,我们不能教孩子要孝顺父母,孩子懂个屁?想要给孩子讲道理的大人都知道,你教不了他,他绝不会听,他哪怕表面听了,心里也绝不以为然。只有等孩子大了,才能懂大人教给他的道理是对的。但是孩子大了,也只是懂得了孝顺父母的道理。
我们只能教父母,教父母怎么正确的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让孩子从小就爱父母。
孝是什么?孝是爱。
父母爱孩子,不需要法律道德的约束,也会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爱父母,不用法律道德的约束,不用讲孝道,他也会尽心呵护父母。
至此,孝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