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每一个城市都会坐错地铁

好久不见。从寒假开始就没有写周记了,因为一直在断断续续的旅游。今天坐在电脑前,想了十分钟也想不出来到底该取个什么标题。上一篇文章是未公开的年终总结,上一篇周记的重要主题之一是买花,现在这两只白色玫瑰花仍然在我窗前的酒瓶里开着,不说再见的长久。
有时候时间会冲淡伤痛,有时候时间也会冲散表达的欲望。
圣诞节的那天晚上去机场接到了Olivia。旅途的最后一天我走她走过的路离开机场,又闻到了布鲁塞尔机场熟悉而强烈的香氛味。我们一起从布鲁塞尔玩到阿姆斯特丹,又南下横贯了瑞士,再返回巴黎,最后分别于晴朗的巴塞罗那。在巴塞罗那的最后一个傍晚,我们坐在既没有水花也没有音乐的喷泉边的长椅上,看着淡粉色的天空总结了这一趟名为“我去2023”的旅行。
然后发现,我们在每一个城市都会坐错地铁。
我发现太阳是解药。
当我回想这趟旅程,我发现太阳是解药。
我们经历了很多晦暗的风雨,但当我回想时,总还是更多地记起那些太阳。湖面上的朝阳,海面上的日出,彩色玻璃窗外的正午阳光,盘旋山路下的夕阳,铁塔上的落日,雪山间的余晖,古老巷道尽头的白日,想象中的晴朗。
高中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月亮,晚自习的时候站在走廊里,可以看到湿地湖面上的明月,金黄色的梦,总令人想起“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一句。现在住的地方不太能轻易地推窗邀月,而太阳又是更为珍贵的,所以在阴雨里蔓延疯长了许多对日光的爱意。
我还记得阿姆斯特丹夜晚的风雨。浇在脸上让人学会把伞丢开的痛快。冬日西欧的大雨总是猝不及防,所以学会不撑伞是一种聪明的妥协,戴上帽子是最成熟的解法。所以回忆阿姆斯特丹时,我第一记得《杏花》前的眼泪,第二记得在不断上楼的打折店里烤干裤腿的场景。
在瑞士的日子很长,很多时刻都无法被忘记。但莫名深刻的一个瞬间却是在苏黎世市郊的一个火车站等车的场景。深蓝色的静谧天空,站台上妈妈告别爸爸和孩子,并祝他们旅途愉快。我不记得有没有看到树梢上的明月了,大概是有的。
巴黎的旅程有很多节外生枝,比如过敏,比如丢失信用卡。但无论如何,我无法忘记蒙娜丽莎的微笑,就像无法忘记那天早上漫天的朝霞。鲜艳又凛冽的清晨,有直率的美感。
在巴塞罗那的一周是最惬意的一周,虽然我们又笨笨地莫名其妙地把第二个酒店定在了既远离火车站又远离市中心的地方,但海上的日出摄人心魄,即使在离开的那一日,也给予了我最慷慨的橙红色。我离开海边,飞机却又一次滑翔到地中海上空,那种蓝是让人觉得即使葬生于此也不可惜的。
所以我爱上了日出。
现在的窗外是标准的布鲁塞尔冬日——一片白茫茫,像初始画布。那天飞机划破云层降落的时候,我看着灰蒙蒙甚至发黄的布鲁塞尔天空笑了。我觉得好笑,却并不感到悲伤,像做了充足准备的仓鼠,看到现实不出意外地降临,看到奇迹果然没有出现。
那些五光十色的晴朗,足够我反刍,抵御窗外苍白的整个余冬。
现在闭上眼睛不会看到雪山了。它们从我的眼前慢慢淡忘,却在我的心里层峦叠嶂。
现在终于可以说是对旅行有了一些经验了。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永怀良好心态。快乐和顺利,悲惨和坎坷,其实在生命中,它们是占据同等比重的。那么旅行也必然不会只有一种构成。保持乐观地期待所有可能性的降临,与身边的人一起面对和体验这样自然发生的人生,那么一切“经验教训”就都不存在了,因为没什么“错误”是必须要避免的。存在的只是对于不同方式的个人选择。
时间过去太久,我不想也不能够事无巨细地讲述,当时当刻在心里产生的波动大多已经写在了朋友圈里,因此回望时只剩下一些莫名其妙的剩余情绪。
回来又休整了一个星期,再过一周就要开始上课了。现在我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愿望,希望它会实现。
无论如何,我们已经通过这趟旅程正式来到了2023。尽管在旅途中我们频繁地坐错地铁,晕头转向。但好在我们始终没有丢失踏上新旅途的勇气,也没有丢失寻找正确目的地的能力。